事實查核報告

【錯誤】網傳圖片宣稱「左邊的女孩在摩洛哥放羊 右邊的女孩是20年後的她 她是法國教育部長」?

一、查核中心諮詢拍下小女孩照片的義大利攝影師賈科莫・皮羅齊(Giacomo Pirozzi),他證實這位女童不是前法國高等教育暨研究部長瓦洛貝卡森。 二、成年女性照片為法國前任教育部長瓦洛貝卡森,她1977年出生於摩洛哥,5歲移民到法國;小女孩照片攝於2005年,瓦洛貝卡森時年已為28歲。可知小女孩照不是她本人。 兩張照片並不是同一人,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事實釐清】網傳「運動健身也要講究時段!白天太陽升起後至下午適合運動,晚間適合調息。」?

一、中醫師指出,以中醫觀點來說,白天需要養氣,晚上需要養陰。建議民眾晚上不太適合做過度激烈的運動,可以做舒緩的運動,如瑜珈、走路等。 二、復健科醫生說,以現今生活型態,民眾只要把握穩定運動的習慣,早上或晚上運動影響不大。但應把握「睡前兩小時避免高強度」的運動原則,避免影響睡眠。 三、專家建議,冬天氣溫較低,若太陽尚未升起就出門,室內外溫差大,引發造成血管收縮,心血管患者要特別注意。

【錯誤】網傳「薑汁或薑黃加蜂蜜加強保護肺部,軟化並咳出黏痰不受冠狀病毒侵佔肺部」?

一、中醫師指出,薑汁與薑黃沒有幫助咳出黏痰的作用;蜂蜜雖能幫助排出黏痰,但如果病患本身痰已經很多,服用蜂蜜反而會生痰,造成反效果。 二、醫師指出,傳言做法缺乏實證,且有黏痰不代表有新冠病毒。 三、專家指出,將痰咳出並不能清除細胞內的新冠病毒,也無法治癒新冠肺炎。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火星探測器恆心漫遊者,2月18日傳送回地球的4.71億公里之外火星地表的視頻和聲音...」?

一、網傳影片是好奇號拍攝的火星全景畫面,與近期毅力號登陸火星事件無關。 二、網傳影片中的聲音並非毅力號錄下的火星聲音。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影片指出「一位外國人無意中拍到的..蟾蜍禮佛」?

一、資深剪接師指出,網傳影片以剪接上來看,像是把一支影片多處修剪刪除,保留疑似「膜拜」的動作,才能呈現此影片的效果。 二、專家協助檢視影片,影片中蟾蜍發出的叫聲,是受威脅或驚嚇而要求放開的「釋放叫聲」,再檢視其前肢往前爬,後肢卻沒動作,因此,推測該蟾蜍的後肢恐受固定,影片不是自然情境下的蟾蜍行為。 影片經變造,且蟾蜍叫聲與肢體動並非自然情境下的行為,因此,傳言稱影片為「無意中拍到的蟾蜍禮佛...

【錯誤】網傳影片稱「俄羅斯航班SU1492緊急迫降未成功」、「美國聯合航空波音777-200客機爆炸實況!」?

【報告將隨時更新2021/9/27版】 一、2021年2月20日,美國聯合航空一架波音777「328號客機」在飛行途中發生右引擎起火故障事件。傳言提及的航空事故為真實事件。 二、2019年5月5日,俄羅斯航空SU1492客機因電子系統故障,緊急迫降失敗而發生空難。傳言提及的空難為真實事件,但非近期發生。 三、網傳「飛機爆炸」影片是電玩遊戲改編之動畫,並非真實的飛機爆炸畫面,與上述事件無關...

【錯誤】網傳〈我在德國的租賃媽媽〉一文...中國寄宿學生因為沒幫忙家事,被德國法院罰500歐元?

一、德國民法典1619條確實規定,跟父母同住且受父母扶養的子女有協助做家事的義務,但並沒有罰則與具體適用年齡,法院也不會強制執行。 二、德國民法典1619條只適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留學生並不適用此法。 傳言稱「一名中國寄宿學生因為沒有幫忙家事而受罰」的情節,並不符合事實,因此,為「錯誤」訊息。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CNN 太離譜報假新聞,以為在講英語的地方就沒人聽得懂中國話嗎」?

網傳影片的出處是影片創作者擬仿《CNN》製作出的影片,並不是《CNN》的新聞畫面。 因此,傳言以此影片宣稱「CNN太離譜報假新聞」,為「錯誤」訊息。 【查核中心聲明】本報告僅查核網傳影片與網傳訊息。

【錯誤】網傳「星巴克總裁說:如果你支持傳統婚姻就不要買我們的咖啡」?

一、網傳圖文的原始新聞事件為,星巴克前執行長霍華.舒茲2010年4月13日於日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該發布會旨在推廣即溶咖啡。他並未在此新聞發布會提及傳言內容。 二、星巴克前任執行長舒茲和現任執行長詹森,在公開場合和社群平台不曾發言指出「如果支持傳統婚姻就不要買我們的咖啡」。 三、星巴克前執行長舒茲曾在2013年股東大會,回應股東提問,指出星巴克在各面向擁抱多元,...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千萬要記得:不可在汽車噴灑酒精,車鑰匙轉動車子後,會引火爆炸!」?

【報告隨時更新 2022/4/21 版】 一、網傳影片中,車子的爆炸畫面出自影集《毒梟》(Narcos),並非真實畫面。 二、專家表示,使用酒精引燃的條件包括:空氣中酒精濃度介於3%-19%、靠近火源。影片中,男子僅在車內噴灑酒精,「鑰匙轉動車子後直接爆炸」的機率較低。 三、專家提醒,民眾在室內噴灑酒精,應盡量遠離火源,防引燃風險。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頁面

訂閱TFC電子報

SIGN UP TO TFC NEWSLETTER 📨
* 必填欄位/ required
選擇你想訂閱的電子報/ Sign up to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