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訊

【新加坡聯合早報】臺灣假信息氾濫導致社會缺互信 逾六成民眾希望政府立法打假

【2023年5月19日 聯合早報/新聞/中國/臺海局勢】

【查核開箱文】五角大廈附近爆炸AI假圖 三招查證不受騙

記者陳培煌/報導 一張五角大廈附近爆炸的AI生成假照片,竟然讓美股聞訊後下跌近10分鐘。AI生成圖片越來越逼真,民眾更需要掌握數位識讀心法,養成查證訊息的好習慣。看到讓自己震驚的影像訊息,可以先檢視圖片的合理性,並且到平日信賴的可信媒體查證有無此新聞。

【2023/5/15-2023/5/21】闢謠TOP10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觀測到: |疫情傳言隨第四波疫情再起 近期有第4波疫情,查核中心觀測到,疫情相關的傳言又再起,近期熱傳的是假借冠名「清冠一號研究員」的傳言,這則傳言有多處錯誤,經過專家說明,觀察新冠病毒變異過程是突破率愈來愈強、傳染力越來越高,不過,其毒性變弱,致重症、死亡率都降低。 至於重複感染,專家表示,國外、台灣都有重複感染者,通常重複感染者的症狀通常較輕微,...

【2023假訊息年度大調查】又是選舉年!當政治查核效力有限,應優先與「中間選民」重點對話

記者陳慧敏/報導 圖說: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政治系攜手合作,進行第2年的假訊息大調查。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政治系攜手合作,進行第2年的「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調查,今(5月19日)於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一樓國際會議廳舉辦調查發布。調查顯示,民眾對假訊息的意識增加,動手查證的經驗也增加,在假訊息防治上,...

【2023假訊息年度大調查】對假訊息「病識感」提高!民眾期待立法但仍缺「社會共識」

記者陳偉婷/報導 圖說:假訊息大調查已來到第2年,邀請官產學各界意見領袖進行深度討論。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2023年假訊息年度大調查結果,發現有83%民眾在過去一年曾收過假訊息,且多數民眾支持政府立法管制假訊息。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志柔說,從調查發現,民眾對假訊息的「病識感」提高,有病識感就有機會對症下藥。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則說,立法管制假訊息是應該討論的議題,《...

【2023假訊息年度大調查】愈闢謠反而「信者恆信」?政治澄清效力因政治傾向「打折扣」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政治系攜手合作,連續2年進行「假訊息現象與事實查核成效」大調查,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3%民眾在過去一年曾收過假訊息,有9成的民眾支持立法要求社群建立假訊息自律機制,顯見假訊息防制仍是台灣社會關鍵議題。調查也發現,事實查核的確可以明顯改善人們對假訊息的錯誤認知;但是闢謠效果會因政治傾向而存在差異。...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平台為王」的時代,新聞何去何從?新聞議價有何解?(逐字稿大公開)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新聞真假掰】節目資訊 播出時間:每周日 17:05-18:00 收聽方式: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官網 60 天隨選收聽 📌邀訪來賓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劉昌德 📌完整訪談內容Podcast  

【2023/5/8-2023/5/14】闢謠TOP10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觀測近期一週的傳言,有三類傳言值得關注: |善用自然科學知識闢謠 上周末恰逢母親節,查核中心觀測到,一則「小鳥反哺餵食鳥媽媽」的影片,影片是體型較小的鳥哺餵體型較大的鳥,搭著母親節氣氛引發熱傳。實際上,這是則影片是杜鵑鳥寶寶被「托卵寄生」在粉紅鸚嘴鳥的巢中,體型較大的反而是幼雛。 查核中心近期發布的另一則查核報告,傳言也是把自然界現象錯誤解讀。傳言宣稱南高屏在5月初飆出高溫...

【華視:莒光園地】中共對臺認知作戰專題

【 2023.04.13莒光園地|112年4月第2週-01】

頁面

馬上訂閱TFC電子報

獲取最新事實查核動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