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悄悄增加燃煤機組」?
【錯誤】網傳「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悄悄增加燃煤機組」?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4/10/22版】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林口、高雄大林電廠悄悄增加燃煤機組,明年還要增加」?這其實是流傳已久的錯誤訊息。
一、台電表示,林口電廠和高雄大林電廠目前並無新增燃煤機組的計畫。未來規劃陸續上線的機組,均為燃氣機組。
林口電廠早在2014年將舊燃煤機除役,並在2016-2019年陸續商轉3台「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高雄大林電廠在2018-2019就開始商轉2台「超超臨界燃煤機組」。
二、專家指出,台灣整體的能源方向不會再新增燃煤機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能源使用效率高,相較於舊燃煤機組,能用較少的煤,發一樣的電,且能降低碳排量。
三、此傳言最早於2016年開始流傳,但之後在2021年4月,2024年10月多次流傳於社群平台。
因此,傳言稱林口電廠、大林電廠要增加燃煤機組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近期流傳訊息稱「北部人要注意了,林口電廠已經悄悄増加800MW的燃煤電廠,今年要開始發電了,一年要燒二百多萬噸的煤炭,明年面還要增加一組800MW…高雄大林電廠也在增加燃煤的800MW機組,明年開始發電,高雄人也要注意了…..」
圖1:社群平台擷圖
查核
查核點: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近期悄悄增加燃煤電機,明年還會再增?
查核中心採訪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表示,傳言說法不正確,林口電廠、高雄大林電廠目前並無無任何新增燃煤機組的計畫。未來規劃陸續上線的機組,均為燃氣機組;傳言是從2016年開始流傳的錯假訊息。
林口電廠:在2019年前即啟動3台超超臨界燃煤機 近期無新增
台電解釋,林口電廠在2014年已將過往的雙燃料機舊1機、舊2機除役。
之後陸續新增三台「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林一機、林二機、林三機),分別在2016年、2017年、2019年就開始商轉,之後就沒有再增加燃煤機的計畫。
圖2:林口電廠/台電官網擷圖
高雄大林電廠:2部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早已商轉 未來規劃燃氣機組
台電解釋,早在2012年將運轉超過40年的大林舊一號機、舊二號機除役,並且更新改建為2部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大一機、大二機),在2018-2019年開始商轉至今。
另大林舊三號機、四號機燃重油機組於2017年除役,2022年拆除完成,未來將改建為2部燃氣複循環燃機組;大林五號機天然氣機組亦於2022年除役,目前轉為緊急備用機組。
目前大林電廠運轉中為2部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以及大六機天然氣機組,沒有再新增燃煤機組計畫。
圖3:高雄大林電廠/台電官網擷圖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增加燃煤數量?不符合現實狀況
台電表示,燃煤機組有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目前大多是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其是燃煤效率最高、排碳、PM2.5等數量最低。
根據台電官網近5年火力發電化石燃料耗用量,火力發電化石燃料包括媒、燃料油、柴油、天然氣。
近5年的燃煤量大致維持在2600-2800多萬公噸/年,且2023年2600多萬公噸是近5年來燃煤數最低的一年;另根據台電預估,今年燃煤數量大約是2400多萬公噸。天然氣使用量快速增加。
圖4:近5年火力發電化石燃料耗用量圖表/台電官網擷圖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謝秉志說,目前台灣整體能源方向,不會再新增燃煤機組。因應減碳,新增電廠以燃氣電廠為主。
至於超超臨界是否會增加燃煤量?謝秉志解釋,使用超超臨界機組,相較於原先的亞臨界機組,是「增進能源使用效率」的減碳作法。
謝秉志解釋,超超臨界機組的鍋爐運轉,是螺旋式的循環燃燒,有效將熱氣保留於鍋爐內, 提高鍋爐效率,減少燃燒不完全物的排放;且超超臨界機組每發一度電僅需使用「0.366 公斤」的燃煤,相較於亞臨界機組「需0.434 公斤」的燃煤用量,有效降低燃煤使用量。
謝秉志說,也就是說,其實超超臨界機組反而是用比較少的煤,發出一樣多的電,所以能源使用效率變高,單位排碳量降低。
環團:「偷偷增加燃煤機」說法難成立
查核中心過去曾採訪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辦公室副執行長王梅玲。她說,此傳言是舊聞。高雄大林電廠最新增加的「超超臨界燃煤機」大一機、大二機分別在2018年、2019年就開始商轉。
至於傳言提到的「台電悄悄增加燃煤機」,王梅玲說,難以直接證明台電內部會不會「偷偷的進行增燃煤機組計畫」。但按照正常流程,如台電要在高雄大林電廠增加燃煤機,會先在地方鄰里開說明會,說明會完之後,才會進到環評階段。通常說明會階段時,地方環境保育團體就會接收到資訊,然後進一步關注議題。王梅玲強調,但到目前為止,高雄並沒有接收到這樣的資訊和訊息。
傳言從2016年即開始多次流傳
經查核中心檢索,此訊息在2016年就開始流傳,傳言描述確實符合當時林口、大林電廠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商轉的時空脈絡。如2016年林口電廠林一機開始商轉,2017年林二機開始商轉;高雄大林電廠大一機2018年開始商轉。
然而,該訊息在2021年大量流傳,當時查核中心已發布查核報告澄清;另在今年10月再次大量流傳於社群媒體。
圖5:社群平台擷圖
(記者: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