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外的戰場:以伊衝突中的假訊息對台灣的啟示
6月13日,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中東緊張情勢升級。美軍21日介入,空襲三處伊朗核設施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伊暫時達成停火協議,「12天戰爭」戲劇性地落幕。然而,戰火之下,資訊戰場卻未曾停歇。
6月13日,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中東緊張情勢升級。美軍21日介入,空襲三處伊朗核設施後,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伊暫時達成停火協議,「12天戰爭」戲劇性地落幕。然而,戰火之下,資訊戰場卻未曾停歇。
地震末日預言反映人們對不確定性的焦慮,更反映科學知識傳播的困難。本篇文章採訪專家,試圖解構7月5日地震預言的偽科學,以及現代科學地震預測的侷限。地震專家說,地震預言比科學語言更吸睛,但防災意識不能靠預言帶動,在地震之島台灣,主動學習防災科學知識才能與地震共存、不驚慌。
記者/馬麗昕、陳璽安;美編協助/卓育麟 1963年,一台牛車運送大型計算機電腦,穿梭在台灣街頭,這裡面有多少故…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2024美國大選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勝出,由於台美關係密切,這場備受全球關注的政…
馬麗昕/記者;責任編輯/邱家宜 一支深偽(Deep Fake)影片不足為奇,但如果同時有大量深偽影片冒用台灣政…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邱家宜 在台灣,死刑、廢死等相關議題持續引發廣泛的社會爭議與討論。日前王信福等37名死…
記者/馬麗昕;美編/卓育麟 ;責任編輯/陳偉婷 2024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在不實訊息的世界中,「選務作…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黎巴嫩多地在9月17日幾乎同時發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近3千人受傷。《路透社…
記者:許雲凱、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二戰後台灣留有多少日本人?歷史資料自然會說話。然而,當錯誤的人口資訊不…
記者/曾慧雯、馬麗昕;責任編輯/陳偉婷 夏秋之際,民眾喜愛走入山林享受大自然,然而大自然也危機四伏,考驗著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