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喵出任務】Omicron疫情下的長新冠10問 (上)

【查小喵出任務】Omicron疫情下的長新冠10問 (上)

陳偉婷/報導

台灣經歷Omicron本土疫情大爆發,目前全台累計超過440萬人確診。Omicron傳染性強、毒性較弱,病例多屬輕症,但康復者仍可能受後遺症困擾,坊間也有相當多與「長新冠」相關的傳言與討論,甚至宣稱要吃某些營養品或不吃某些食物,可減少長新冠風險,增添民眾對染疫後生活的擔憂。

查核中心觀察到民眾的焦慮,採訪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台大醫院內科教授王宗道、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嚴鋒、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克威、嘉義長庚腦血管暨一般神經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彥筑、新陳代謝科教授李奕德、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為大家綜整長新冠問答。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

【認識篇】Q1.長新冠是什麼?

齊嘉鈺在國衛院科普Podcast節目中解釋,少數輕度、中度新冠肺炎感染者在體內新冠病毒清除後,仍遇到長期生理的問題,且用傳統的診斷方式看不出異常,讓醫師頭痛,也讓病人很困擾。目前醫學界對新冠後的長期後遺症「定義」還無共識,一般稱為急性新冠後症候群、後新冠或長新冠。

根據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對長新冠(long-covid)的定義,是指感染12週之後仍持續出現症狀,且無法以其他疾病解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則是,初次新冠感染後3個月出現症狀且持續至少2個月;美國CDC的定義則是感染新冠後4週仍持續存在的各種症狀。

齊嘉鈺說,無論是4週或12週,這些感染後的症狀可能持續好幾個月,症狀可能起起伏伏,甚至可能消失後又出現。大多數患者的長新冠症狀會隨著時間過去慢慢改善,但某些人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月甚至一年。

【認識篇】Q2. 長期新冠症狀可能有哪些?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症狀?

呂俊毅表示,長新冠或後新冠症狀的表現非常多元,常見的有明顯的疲累感、輕微發燒、胸悶、呼吸喘、咳嗽、心悸、頭痛、難以專心、失眠、憂鬱、頭暈、味覺或嗅覺異常、腹痛或腹瀉、關節痛、經期異常等等。發生這些症狀的機轉至今仍不明朗。

呂俊毅表示,雖然長新冠發生的機轉仍不完全明朗,但很明顯是確實存在的現象。它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直接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也有可能部分與疫情其他因素有關,例如隔離或防疫措施造成的焦慮有關。當然也有可能不同症狀有不同的機轉。因為長新冠是一種新的疾病,醫學界對長新冠的瞭解還在逐漸累積中。隨著研究與經驗的累積,醫學上對長新冠這種新的疾病的看法有可能會改變。

齊嘉鈺說,長新冠症狀最常見的是疲倦,對其他器官的影響也很廣泛,橫跨腦、心血管、肺部、消化道、免疫系統甚至是內分泌系統。為什麼身體病毒已經清除好幾個月,但症狀仍持續?目前有許多研究嘗試提出長新冠發生原因的解釋,如慢性發炎反應、細胞素作用、殘存在組織裡沒有被完全清除的病毒殘蹟、或是細胞中負責產生能量的粒腺體無法正常發揮功能等,都被推測可能與長新冠有關。

邱南昌表示,得了新冠肺炎後是否留下長期後遺症(長新冠),應回歸一般感染後的情況討論。若病原體侵犯器官或免疫反應造成實質損傷且不容易或需要長時間器官才能修復,就會有長期後遺症。另一些可能導致感覺有長新冠的原因,包括長期臥床或住院引起的身心問題,以及太過擔心引發的心理因素導致的身心症。

邱南昌說,許多傳言的說法往往會讓人以為是只要感染過新冠,就可能有長期的後遺症,但嚴重的感染比較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如因肺部缺氧可能導致腦部受損,但不能過度延伸為輕症患者也會腦袋受傷。如果一味過度強調新冠長期後遺症,也可能造成感染者的身心壓力。

【解讀長新冠研究】Q3  目前與長新冠有關的實證研究很多,解讀時應該注意什麼? 確定有因果關係嗎?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王宗道表示,所有長新冠研究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病毒不斷在變,過去新冠可能會造成嚴重併發症,但現在的Omicron株看起來傳染力更高,但症狀比較輕,整體威脅性降低。

其次,王宗道說,國際新冠疫情有許多黑數存在,當檢驗愈來愈方便,民眾在家就可以檢測,無症狀或輕症的病人並不一定會通報,也不會成為確診數字之一,因此研究收案的多半都是有確診、有住院的患者,會看到比較嚴重的數據。第三,實證研究必須講求證據力,最好的實驗設計是隨機抽樣,但疫情研究就算再嚴謹、排除多樣變數,都可能有想不到的變項會影響結果,也會影響研究的證據等級。

王宗道表示,在認知上述三個研究限制下檢視與長新冠有關研究,應注意研究的收案時間、追蹤時間、研究時是過去盛行的病毒株,還是現在流行的Omicron株。若是過去病毒株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套用目前的病毒株,有待更多資料證實。

邱南昌表示,解讀長新冠研究結果時,需仔細看研究方式是否有對照組、比較方式是什麼、研究的對象為何、研究的時間長短等。長新冠的相關研究若沒有對照組(沒被感染者族群)來比較,就容易失真,得到比例過高的結果。在目前少數有對照組的研究中,有些兩組沒明顯差異,但也有得病者有較高比例有問題。一方面得病者可能真的器官受損,另一方面可能也較有過度擔心的影響。

邱南昌說,許多相關研究採用問卷方式調查,題目的設計、問題的問法有時也會有誤導情形發生。研究對象的選擇也常影響結果;理論上得病時表現越嚴重,器官受損機會就較大;但有些雖自認病情不嚴重,從醫療角度卻可能有未自知的併發症。大部分的後遺症隨時間會改善,所以介入調查和追蹤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結果。

邱南昌建議,民眾對於長新冠的態度應為:感染後確實有長期後遺症的可能,但不要過度恐慌,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解讀長新冠研究】Q4. 誰容易得到長新冠?

齊嘉鈺表示,今年3月著名的細胞雜誌刊登一篇重要研究,該研究針對200多名18歲至89歲新冠肺炎確診者(大部分有住院、少部分是輕症),追蹤2至3個月後發現,有24%病人出現1至2種新冠症狀、37%出現3種以上症狀,剩下約4成完全沒有症狀。而出現超過3種症狀者,絕大部分有下列四種因素,研究人員認為,這4種因素似乎與感染幾週後出現症狀的風險增加有關。

這四種因素為,第一,感染初期血中病毒量高;第二、感染者出現某些自體抗體,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第三、EB病毒再活化。絕大多數人都曾感染過EB病毒,之後病毒在身體呈現休眠潛伏狀態,因為感染新冠又被喚醒。第四是第二型糖尿病患。

齊嘉鈺說,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這4個指標似乎可用來預估長新冠風險。有些專家也認為,若病毒量高與長新冠有關,就可及早提供抗病毒藥物,當病毒愈早被消滅,理論上也愈不會誘發自體免疫攻擊自身組織。EB病毒的再活化也看似有理,因為EB病毒向來也被認為是造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可能原因之一,因此有些專家也在思考給予病人抗EB病毒的治療。

不過,齊嘉鈺也提醒,上述研究參與的病患人數不夠多,追蹤時間也不夠長,還需要更多證據來驗證這些推論。

齊嘉鈺說,美國CDC和其他一些研究機構也整理一些他們觀察到與出現長新冠相關的因素,包括:第一、任何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都可能經歷長新冠症狀;雖然重症病人更常發生長新冠,但即使是輕度或甚至沒有任何症狀的人,仍可能發生長新冠。第二、是否曾經接種疫苗與長新冠有關,許多研究發現,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的風險,也就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在感染後比較容易出現長新冠後遺症。

此外、在感染新冠之前就已經有一些潛在健康問題的人、中壯年齡層似乎更容易出現長新冠。研究發現,長新冠病患絕大部分是35歲到69歲者,平均年齡是43歲,女性的發生率比較高,有研究發現長新冠患者有6成是女性。

相關閱讀:
【查小喵出任務】Omicron疫情下的長新冠10問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