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事實查核工作坊/台中場】報導四:從媒體做查核 一場收視率的實驗

【2019事實查核工作坊/台中場】報導四:從媒體做查核 一場收視率的實驗

記者邱珮文/報導


從媒體做查核  一場收視率的實驗

面對台灣越來越氾濫的假新聞問題,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現華視新聞部經理黃兆徽認為,不專業且慣於抄襲的台灣媒體必須負起很大責任,因此台灣急切需要一個夠強大的公共媒體。她提到自己進入華視後做了一些嘗試,包括成立打假特攻隊、提高國際新聞比例、要求記者落實查證平衡等,這些改變的信心是來自於她在查核中心工作的經驗,最後也在收視率獲得不錯的成績。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在2018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家獲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認證的第三方事實查核組織;為推廣事實查核素養,查核中心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合作,5月25日在台中舉辦「2019假新聞與事實查核工作坊」,會中邀請到查核中心的諮議委員胡元輝以及前總編審黃兆徽,分享過去一年與假新聞、假資訊對抗的心得與經驗。


三方向求證 破解假消息

胡元輝將查核方法歸納出三個方向:當事人、原始材料、專家與權威機構,並分別以實際查核案例說明。首先,他強調向當事人求證是最重要的。以查核中心第一份查核報告:【部分錯誤】網路傳言-黃達夫說:照電腦斷層會讓人病歪歪......?為例,就是查核員親自向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求證,澄清這則訊息是曲解他過去的公開演講內容,破解這個已經傳播10年的謠言。

對於台灣媒體互抄新聞、缺乏查證的情形,胡元輝也以【錯誤】媒體報導「她用公廁洗手乳洗手 竟全身現血瘡、臉腐蝕如殭屍」?【錯誤】媒體報導「烤肉式用刑 中國凌虐新疆人手法曝光」?兩則查核報告為例,說明查核中心如何通過社群媒體聯繫新聞當事人,獲得第一手說法,澄清錯誤報導。

第二個查核方向則是向原始資料求證。胡元輝認為,假資訊之所以吸引人,原因之一是它往往訴諸可靠的報導和權威機構,常見如外媒報導或最新研究發現,因此直接確認原始材料是必要的。他舉例包括【部分錯誤】網傳「BBC將豬油評為10大最有營養的食物之一。…豬油可以清血管、治療肝炎...」?【錯誤】媒體報導「南韓家長爭相讓未成年兒子結紮」?【部分錯誤】網傳「超毒!牛肉麵店、日式餐廳都有的 黑色塑膠碗...高雄醫學大學以 80 多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超過 40 ℃就會溶出三聚氰胺...」?【錯誤】川普推特發文支持郭台銘參選?,都是查核員根據謠言引用的原文報導、研究論文以及推特帳號確認後,證明有誤的查核報告。

最後則是向專家權威機構求證。胡元輝表示,事實分辨必須仰賴專業的見解,不過,要找到真正的專家其實也需要技術。以【錯誤】網傳「非洲豬瘟也會感染牛羊,人類也難倖免」?為例,查核員分別向農委會防檢局、獸醫系教授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多方求證後,才發布查核結果。


有圖不等於有真相

針對許多假資訊或廣告會偽裝新聞形式來增加可信度,黃兆徽向學員分享一般民眾辨識這些假新聞可以利用的小撇步,包括直接從該報導媒體網站進行關鍵字檢索,檢查資料庫特定時間是否有過相關新聞;比對畫面中的排版細節是否與該媒體平時畫面吻合;利用Google「以圖搜圖」功能,檢查新聞畫面是否可能被移花接木等等。

其中,黃兆徽表示,查核中心就曾經藉由以圖搜圖工具,完成【錯誤】網傳總統蔡英文在85度C洛杉磯分店購買咖啡引發中國網民抵制85度C之事件,是因為店家懸掛「本公司未使用中國製商品」布條?查核報告,揭發網傳懸掛布條的照片暗藏著時間錯置的陷阱,事實上,該照片背景為10年前爆發的中國毒奶粉事件,當時85度c為消除消費者疑慮所做的澄清,與現今兩岸政治情勢無關。

黃兆徽強調,有時候,有圖不等於有真相。她分享過去參與製作的318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片段,透過分析學運期間新聞媒體的表現,發現同一場學運、同一個事實,竟然可以有100種說法,不同電視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數字、輿論風向,甚至造不同的神;「在這十幾家新聞台之間轉台,你會發現自己像是活在平行宇宙。」

對此,黃兆徽指出,新聞報導其實是對於事實的選擇、安排、解釋等「意義化」的過程,選擇過程會受到新聞價值、社會意義、媒體立場、甚至個人利益運作的影響,所以同一個現場的30個人可能寫出30種不同角度的報導。她認為,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急切需要一個夠強大的公共媒體,可以抵抗政治與商業壓力,運用新聞專業告訴我們這世界真實發生什麼事情。


媒體抄襲加腦補 為假新聞澆油

黃兆徽表示,她在擔任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期間,一共有兩大發現,其一就是「台灣媒體已經爛到不可思議」。以讓查核中心一舉成名的查核報告:【錯誤】媒體報導:日本關西機場因燕子颱風重創而關閉後,中國優先派巴士前往關西機場營救受困之中國旅客?為例,她質疑,從謠言擴散到查核報告出爐約經過一星期,這期間台灣所有媒體、政論節目都在根據錯誤的事情展開各種討論,反而是由才成立一個月、只有兩名年輕查核員的查核中心向關西機場求證後澄清謠言,她想問,「到底台灣上百家媒體、上千位記者在做什麼?」

有關事實查核中心每一篇查核報告都會隱匿媒體名稱與記者姓名,黃兆徽解釋,中心對媒體的定位是站在善意提醒的角色,重點是告訴社會大眾什麼是真實。另外,她也認為,報導出錯絕不能全歸咎於記者個人,因為新聞產製的流程十分複雜;以電視新聞為例,記者採訪前須與主管充分溝通、通過編採會議討論、採訪後的稿件也會交由召集人、採訪主任多次審查,層層把關之下,如果還會出錯,後台編輯也要為其疏忽負責。

比起不專業的記者,黃兆徽認為,台灣媒體有一項更嚴重的問題—「抄襲」,各家媒體為搶即時,還來不及查證、甚至來不及動腦思考,就先複製貼上;這也是造成台灣假新聞氾濫的原因之一,因為一則新聞出錯,打上就被放大幾十倍,也更容易被讀者相信。不僅如此,以查核中心經常遇到的「英國研究」錯誤報導為例,她追溯其演變過程,發現這些錯誤報導,通常起因於第一家台灣媒體的小編斷章取義國外新聞;而第二家見獵心喜的媒體抄襲同時還加油添醋;接著,第三家媒體為了超越前兩家新聞,又再添加自己的詮釋,就這樣越傳播越偏離事實。

黃兆徽強調,對於記者而言,親自去蒐集資料是很基本的。同樣在事實查核中心,她嚴格要求查核記者不能用網路資訊來否認網路資訊,必須向當事人或者專家求證第一手資料;不過這也是該組織與台灣其他查核網站的差異,雖然具有專業性卻速度較慢。

儘管媒體爛到超乎她的想像,黃兆徽表示,她在查核中心工作期間還獲得另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那就是台灣社會公民的力量比想像中還大。查核中心成立之初,經常被抹上政府色彩,甚至被誣衊為政府「東廠」也看到類似的力量。面對臉書粉絲專頁湧進的種種質疑和謾罵,查核中心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很難一一回覆,但是,她發現常會有熱心理性網友認真閱讀查核報告後,幫忙標註重點、回應質疑以及分享轉貼,久而久之打造出基於事實進行對話的環境。她認為,查核中心的臉書專頁已經漸漸變成一個理性討論的空間,他們收到很多網友認真來詢問正確資訊,而不是來找麻煩。


落實新聞查證 成功的收視率實驗

在意識到台灣假新聞亂象以及媒體失能後,黃兆徽決心重拾新聞工作,接下華視新聞部經理的擔子,她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台灣媒體,在就任後幾個月內嘗試許多改變。在新聞編排上,她尋求與事實查核中心的合作,放大彼此的能量、增加國際新聞比例、結合日常與深度報導等;在採訪工作上,則不斷要求記者做到查證、客觀與平衡。對於後者,她坦言,記者過去可能一則新聞報一個人,很快就完成了,現在她要求記者補充查證、與其他陣營做平衡,這些工作必定加重記者壓力。但是,她強調,這本來就是記者該做的事,不能因為大家都忘了新聞該怎麼做,就這樣因循苟且下去。

她回顧今年4月發生地震時,傳出台北101旁松仁路地裂的消息,華視編輯部在第一時間取得影片,但是尚未收到官方說法,當其他電視台已經發出即時,他們內部討論決定先請記者現場確認,結果發現所謂的裂痕其實是修補路面使用的填縫膠劑。對此,黃兆徽指出,從謠言散佈到查證澄清只花了記者不到半小時,「你看我們損失半小時的收視,可是賺到的是社會的信任,我覺得這樣是划算的!」她認為,這樣處理新聞的信心是來自在事實查核中心工作的經驗。

談到收視率,黃兆徽也十分無奈。她表示,對記者而言,收視率真的很殘酷,電視台彼此會互相監看,掌握什麼樣的新聞才有收視率。像是去年發燒的韓國瑜現象就不能只用中國買新聞去解釋,而是「因為他真的有收視」,一播到就收視上揚,各家電視台不論藍綠,自然陸續增加他的新聞。黃兆徽強調,比買新聞更可怕的是觀眾的收視習慣,如果民眾對媒體環境不滿意,該做的不是關掉電視,而是轉到有品質的媒體支持。

關於她在華視做出的諸多改變,黃兆徽表示,華視收視率一度下降到過去的七、八成,「觀眾發現這一台看不到婆婆媽媽打架,流失的速度就很快」,但是,口碑是會慢慢累積的。她曾經一口氣切了八條同婚議題新聞,原本同仁擔心太過冒險,結果當天收視很高,如今,華視已經慢慢拉到一些優質觀眾,近期收視率也有進到全國前三名。

黃兆徽認為,華視的這些嘗試都被其他電視台看在眼裡,當大家發現這條不太一樣的路竟然有收視率,最後甚至可以帶起良性循環,讓其他人也願意開始嘗試。

她也提到,去年選舉期間有很多外國媒體、智庫拜訪查核中心,他們都對台灣面臨中國因素和假消息威脅感到憂心忡忡,但黃兆徽自己是樂觀的,因為她已經在看到很多願意理性思考的人民,她相信,台灣只是缺乏一個強大、能夠讓民眾信任的媒體,而這是她如今正在努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