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動態】2020-2022台灣選舉不實訊息趨勢回顧(下)

【研究與動態】2020-2022台灣選舉不實訊息趨勢回顧(下)

特約研究員李惟平;主編何蕙安

(本文編譯自2023年11月13日刊出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英文文章 “A brief review of disinformation spread during elections in Taiwan, 2020-2022 (Part II)”,作者是李惟平)

本系列的第一篇檢視了過去三年台灣選舉常見的不實訊息趨勢與樣態。在這個系列的第二篇,我們將深入檢視個別敘事,包括選舉作票、政府政策、國防、對美疑慮等主題相關的不實訊息。

A pie chart with text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圖1:2020-2022年選舉主要不實訊息主題所占比率。右表從上至下:選務作票、政府政策、候選人相關訊息、國防、對美疑慮、與公投議題相關、兩岸關係、治安、國際關係、教育系統敗壞、抗議活動、政治人物(非候選人)相關訊息

🔎 與選舉作票相關的不實訊息敘事

如圖一所示,「選舉作票」是過去三年選舉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中最常見的不實訊息主題。此類主題常見的敘事包括「與投票過程相關」的不實資訊、對「計票作弊」的錯誤指控,以及指稱「候選人賄選買票」(見圖二)。

2019年時台灣為了抵抗境外勢力,例如來自中國的影響,通過《反滲透法》。有些不實訊息偽稱,執政黨利用反滲透法來壓抑與選舉相關的言論。有些摻有陰謀論的不實訊息甚至指出,如果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是國民黨的韓國瑜勝出,執政的民進黨將會以反滲透法推翻該次選舉結果。

A graph with text and blue bars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圖2:選舉作票主題的相關不實訊息敘事類型與則數(X軸為事實查核中心針對該類訊息發布的查核報告數)。由上至下:投票過程、壓抑言論自由、國家認同、計票作弊、陰謀論、賄選

在投票日之前,指稱投票流程有問題的假訊息就已在社群媒體廣為傳布。有些訊息提供不確實的投票資訊,故意讓投票流程看來相當費事,讓選民不想出門投票。例如有訊息聲稱,長期住在海外的台灣民眾必須符合其他要求,才能具備投票資格。還有一些傳言想讓民眾對於投票過程的公正性喪失信心,進而懷疑選舉結果。比如有些不實訊息說,選票或是投票箱已被動過手腳。

在過去三年的選舉中,包含類似不實要素的傳言,不斷以文字或是變造影像的方式,重現在台灣社群媒體之中。

在投票日過後,關於投票流程作弊的傳言更是甚囂塵上。除了聲稱選票上有隱形墨水、票箱似乎被開了可疑開口以利作票,或者計票電腦系統被安裝了後門程式外,另一個常見的傳言樣態是「總票數不合」。此類不實訊息大玩數字遊戲,指稱為了讓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或執政黨勝出,於是有人竄改選票張數或是計票數。但這些不實資訊其實是誤用數據或是扭曲了與計票過程相關的資訊。

🔎 攻擊政府政策的不實訊息敘事

在過去三年台灣選舉中,第二常見的主題是「攻擊政府政策」的不實訊息,特別是與性別、教育、社會福利相關的資訊(見圖三)。這些不實訊息對象多是擔憂傳統社會價值及教育品質敗壞的台灣民眾,或是擔心社會福利可能縮水的退休人士。

A graph of blue bars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圖3:政府政策主題的相關不實訊息敘事類型與則數(Y軸為事實查核中心針對該類訊息發布的查核報告數)。由左至右:性別政策、政府財政政策、教育政策、社會福利、國旗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國內政策議題眾多,「性別議題」卻在過去選舉中成為不實訊息的重要類目,包括性別認同或性別平等等議題。雖然台灣自2019年起,就已合法化同性婚姻,且台灣社會對於同性婚姻以及性別平權也有相對不錯的支持度,但在選舉年間,社會上對於性別議題還是存有異見。而這些歧異,給了訊息操弄者良機,得以針對那些對於近年性別議題發展方向不滿的人,煽動恐懼與怒氣。

舉例而言,有則在過去三年來常會反覆出現的不實訊息說,台灣政府政府出錢資助台灣同志遊行(該遊行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同志遊行)。這則流傳於LINE以及臉書的訊息顯示了一張遊行者扮裝的照片,並加以文字評論:「這個政黨還能支持嗎?今天花三千萬元邀請世界各國同性戀者到台北遊行,殘害我們的下一代,你能接受嗎?」。事實上,台灣政府以及執政的民進黨,從未贊助過這項遊行。


圖4:宣稱台灣政府花3000萬元舉辦同志遊行的臉書貼文/擷自查核報告

某些不實傳言則是連結性別與教育議題。一則不實訊息挪用了一件完全無關的事件,指稱教育部鼓勵年僅12歲的兒童進行變性手術,並在最後以挑釁口氣追問:「教育部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此類假訊息以不實事件批評政府損毀傳統價值觀。其他哀嘆「教育墮落」的不實訊息還包括「政府開放讓學生在校園持有毒品」,或聲稱「政府選用罵髒話的教科書」等。

至於主攻社會福利的不實訊息,則是針對退伍軍人或是退休公教人員。這些族群在過去享有不錯的年金利率,但因為近年來的年金改革,退休金收入較當初預期減少。針對退休人員的不實訊息宣稱,政府把錢都花在無謂的計畫或工程上。有些錯誤傳言則說軍公教人員領取的退休金還少於政府對於遊民的補助。另有傳言捏造假事件,聲稱政府將要剝奪退休人員年金福利。製造這些傳言的人似乎相當了解一些退休族群對於政府長期以來的不滿,並善於利用這些不滿情緒炮製敘事,激起更多怨氣。

🔎 煽動恐戰以及對美疑慮的不實訊息敘事

我們在此系列的第一篇曾經指出,在2020總統大選之時,關於台灣國防及疑慮美國對台態度的不實訊息並不多。但是此類訊息數量在2022的地方選舉時增長(見圖四)。這類不實訊息增加的可能原因之一,是2022選前幾個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裴洛西訪台,並引發中國環台軍演

A graph of a number of people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圖5:2020、2021、2022年選舉期間不實訊息類別趨勢。從左至右:選務作票、國防、對美疑慮、政府政策、抗議活動、政治人物(非候選人)、國際關係、治安、候選人相關訊息、教育系統敗壞、台灣經濟情況、新冠疫情措施、食品安全、與公投議題相關、兩岸關係、基礎建設等相關訊息。(Y軸為該類不實訊息在該年所有類別不實訊息中所佔比率)

這些以國防為題的不實訊息以中國軍演以及戰爭陰影為背景,企圖傳達「戰爭將近」的訊息。有些不實傳言宣稱目擊到台灣與中國疑似在空中交戰,或者台灣政府將要徵兵或進行巷戰演練,積極備戰。

其中一則在社群媒體廣傳的傳言顯示一張軍人正將武器推入窄巷的圖片,配以文字:「好政府藏富於民,壞政府藏炮於民,譲人民『攬炒』一起死!....」。也有相同圖片配以不同文字:「…這就是蔡政府接受美軍所指導的戰術戰法嗎? 附近的房舍還敢住人嗎?」

這些都是不實傳言。該照片其實是攝於新北市舉辦的眷村文化節活動,當時軍隊正在展示35快砲。但不實訊息的製作者卻扭曲了這張圖片的背景原意,以此做為「戰爭如此逼近日常生活」的假證據,還暗示美國也參了一腳。

在2020-2022選舉期間關於美國介入台灣的傳言,並非著焦於台海戰事爆發時,美國會不會協防台灣;反而是意圖煽起反美情緒,指稱美國將會掠奪原本屬於台灣民眾的資源及福利。

比如一則不實訊息宣稱,民進黨政府與美國政府簽約,允許住在亞洲的美國退伍軍人可享用台灣退伍軍人的健保福利。另一則假訊息則說,2022年的台灣政策法 草案(註一)不但沒有要求美國幫助台灣對抗中國人民解放軍,反而還允許美國政府將台灣資產的所有權以及人才轉為美國所有。另一則從YouTube流傳至社群媒體的不實訊息影片則佯稱,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表示,美國會在必要時摧毀台積電。

🔎 結論

在這篇分析中,我們檢視了過去三年選舉及公投中流傳的常見不實訊息敘事:

  1. 在選舉作票類的不實敘事中,選前傳播的不實訊息主要攻擊選舉流程,例如選票及票箱作假。選舉之後,不實訊息製造者將焦點轉至計票流程,偽稱計票流程堪疑。

  2. 選前攻擊政府政策的不實訊息則是著焦性別、教育,以及社會福利。這類不實訊息針對的族群包含對於性別議題較保守的民眾、擔心教育的家長,以及退休軍公教人員。

  3. 從2022年起,關於台灣與中國衝突,或是煽起厭美情緒的不實訊息數量增多。這類不實訊息以假造的戰爭影像或是戰爭將臨的徵象,企圖挑起台灣民眾恐懼情緒。該類訊息宣稱美國不但不會幫助台灣,還會瓜分台灣民眾資源。

以上這些2020-2022選舉期間不實訊息趨勢以及類別,有助於我們了解未來假訊息可能的趨勢。我們的觀察及研究都顯示,不實訊息製造者常會以舊訊息為基礎,加入新的元素,讓似曾相似的訊息再度流傳。了解這些過往訊息樣態,將有助於我們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1] 美國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已經批准2022台灣政策法草案。但這部草案並未單獨通過成為法律。部分條款則是併入爾後通過的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