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察室】日本即將排放福島核廢水 5大關鍵QA

【議題觀察室】日本即將排放福島核廢水 5大關鍵QA

記者/馬麗昕、陳璽安報導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即將排放經處理過的含氚核廢水「ALPS處理水」,引起環保團體以及周邊國家爭論。查核中心觀察到,從今年6月開始,日本東電陸續完成核廢水排放設備,中國開始有大量抖音影片、資訊渲染「日本排放核廢水很毒」、「日本已經排放核廢水」、「海鮮不能吃」等,影片也流入台灣社群,許多資訊混雜、渲染引起台灣民眾擔憂及關注。

針對各種混雜的資訊,查核中心採訪專家、環保團體和原能會,並整理媒體報導和公開資料,從含氚廢水的處理現況、現有對於人類食用海鮮風險的科學證據、未來關注風險等層面,提供民眾正確科學資訊。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喔)

本文將帶大家瞭解以下議題(點標題可直接跳轉):

Q1:日本目前已經開始排放核廢水了嗎?

Q2:日本要排放的核廢水跟一般核電廠排放的核廢水有何不同?

Q3:核廢水有其他處理方式嗎?傳言說可以用混凝土埋入地下??

Q4:傳言說排放含氚廢水會汙染海鮮?人類食用海鮮有健康風險嗎?

Q5:排放後什麼時候會到台灣?對台灣影響?

Q1:日本目前已經開始排放核廢水了嗎?

目前排放含氚核廢水準備進入最終階段,預計最早今年8月24日開始排放。

根據《中央社》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天召集相關部會首長開會,決定最快8月24日開始將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的「核處理水」排放入海。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電廠已於今年6月30日前完成排放相關的輸送、稀釋及排放設備。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7月5日宣布,日本政府的排放計劃符合國際原總的安全標準,對人體所造成的健康影響輕微至可以被忽視;根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5日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將針對最早8月開始排放的時程,展開調整並與各國對話。

因此,目前排放含氚核廢水準備進入最終階段,預計最早在8月24日開始排放


圖1: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水道/達志影像

Q2:日本要排放的核廢水跟一般核電廠排放的核廢水有何不同?有放射物質嗎?

外界對日本排放核廢水有許多擔憂,原能會認為廢水中的放射物質遠低於國際標準、無礙安全;但環團對官方說法持保留態度,專家也指出,核廢水中的其他放射物質是否有妥切處理是應該關注的議題。

原能會:即將排放的是因福島核災產生的核廢水,與一般核廠排放的冷卻廢水不同。日方將福島核廢水處理後,氚以及60多種放射物質均會低於國際標準,稱為「含氚核廢水」(又稱ALPS處理水)

原能會指出,日本即將要排放的含氚核廢處理水,是因福島嚴重核災而產生的放射性廢水,有多達60多種放射性物質,與一般核電廠設施所排放的冷卻核廢水不同。一般核電廠排放核廢水,是在運轉或維修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約有20幾種核種,但會經過蒐集、處理、蒸餾、分離、固化再排放。

原能會解釋,福島第一核電廠2011年3月11日發生嚴重核子事故後,因冷卻水注入、地下水與雨水滲入受損的反應爐,接觸爐心與燃料碎片所產生的放射性廢水。所以裡面的放射性核種除了氚以外,還有60幾種的核種。


圖2:福島第一核電廠/達志影像

之後,日本將此廢水經過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過濾處理,使核廢水中除了氚外的放射核種都符合日本排放標準,而氚則會經過稀釋以符合安全標準。

此外,由於氚無法去除,因此,為使水中的「氚」濃度符合日本政府訂定的排放基本方針,小於每公升1500貝克,排放前會抽取海水稀釋,日本預估會稀釋100倍以上,此時廢水中所有的核種都將被稀釋100倍以上,因此排放水中氚以外的所有核種會更遠低於法規限值。

另外依照東京電力公司的輻射影響評估結果顯示,排放作業對人體造成的輻射劑量為每年0.000002~0.00003毫西弗,約為日本天然背景輻射每年2.1毫西弗的百萬分之1至7萬分之一,也遠低於法規限值每年1毫西弗。

環團、專家:須關注其它放射物質是否確實處理

澳洲阿德萊大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湯尼・胡克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6月21日舉辦的「日本排放核廢水線上科學記者會」上指出,根據現在日本的排放標準,每公升水的氚含量為1500貝克,這遠低於日本其他核能設施6萬貝克、其他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每公升1萬貝克。

胡克說,目前世界上的核能設施釋放氚已經很多年了,因此對於福島核廢水的排放,「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整個廢水處理過程中,是否確實去除其他污染性的放射元素,在排放時只留下氚。」

綠色公民聯盟指出,福島的核廢水跟一般核電廠的核廢水不同,一般核電廠的核廢水並沒有直接碰到反應爐與燃料棒,但福島核電廠是爐芯融解,燃料棒也碰到水,是非常高濃度的輻射汙染水,兩者差別很大。雖然日本政府會將核廢水經過處理,但目前從日本環團得知的資訊是,處理水中仍有氚以外的輻射物質。因此,實際上排放的處理水含有什麼物質、安全性如何,都需要持續相關研究調查數據。

Q3:核廢水有其他處理方式嗎?傳言說可以用混凝土埋入地下?

針對福島核廢水處理方式,日本原考量過其他方案,最後再考量成本等因素後,仍選擇以海洋排放為最終處置方式。對此,環保團體認為這是讓環境去攤平處理成本,紐澳專家也認為應反思其他處置的可能性,以及未來核能可能帶來的核災風險。

日本政府:地層注入、地下埋設、水蒸氣排放都曾是處置考量方案

針對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儲存的含氚廢水後續處置方式,日本經濟省「多核素去除設備處理水小組委員會」在2020年2月10日提出全面性檢視結果,共提出5種處置方式,包含:地層注入、地下埋設(混凝土)、海洋排放、水蒸氣排放及氫氣排放。

但後續日本政府以成本、技術、法規等角度評估,後於2021年4月宣布將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第一核電廠內儲存的含氚廢水。

環保團體:排放海裡是讓環境攤平處理成本

綠色公民聯盟表示,日本政府曾評估幾個方案,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先用混凝土固化,但基於成本與其它因素,日本政府最後選了現在這個方案。

綠盟指出,以環團的觀點評估現在的方案,過濾排放海裡是最便宜的作法,讓環境來攤平處理成本;相較之下,環團更傾向先將這些核廢水儲存在陸地上,待未來研發出更好的過濾技術後再處理、排放。


圖3:台灣公民團體2020年連署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取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

紐澳學者:排放海洋雖是最終處置方式,但仍應反思其他可能性

澳洲阿德萊大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湯尼・胡克,以及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大衛.克羅夫切克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6月21日舉辦的「日本排放核廢水線上科學記者會」上也提醒大家,大家應該反思是否只有「排放含氚廢水」一個可能性。

胡克表示,儘管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認為濃度已經在安全標準之內,「我們仍應反思,這些廢棄物是否應該被釋放到環境或海洋中」?

胡克也說,其實有其他研究者提出把氚水結合到混凝土,或作為其他用途的可行性,例如建設海提,但這會面臨到放射性廢棄物的監管問題。

克羅夫切克則擔心,日本開了將核廢水排放海洋的先例後,是否會造成未來許多國家跟進?

克羅夫切克說,處理核廢水的選項中,純化、濾除、排放到海洋是其中一個選項,其實可以思考把氚元素蒸發為氣態,或是固定成固態來存放的可能性。「日本作為排放核廢水先例,未來也有可能世界上其他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會排放核廢水。」

但克羅夫切克也提醒,如果今天選擇了不處理,繼續貯存核廢水在核能電廠中,也無法保證再一百年、一千年之後,遇到地震和海嘯等天災時會不會造成更大的核輻射污染。或許要思考的是,若當今我們仍需要核能作為電力來源,建立核電廠的時候就更需要謹慎評估災害會造成的危害。


圖4:2023年2月拍攝的福島縣雙葉町附近的城鎮住宅,它是為開始搬遷的居民建造的生活基地。福島第一核電站就位於雙葉町/達志影像

Q4:傳言說排放含氚廢水會汙染海鮮?人類食用海鮮有健康風險嗎

對於氚的危害,現有的科學證據不多。專家指出,氚不會穿透人體,且沒有如重金屬般的生物累積性,因此與其它放射物質相比,氚相對安全,但是目前的研究與實驗很難斷言氚對人體、環境有何風險。以輻射活性與濃度推斷,經海水稀釋後,含氚廢水對海洋生物、食用海鮮的風險應不高。不過專家與環團提醒,仍要持續關注含氚廢水是否確實經過處理,以及保持後續的監督機制。

專家:相較其他放射物種,氚相對無害,不會像重金屬持續累積體內。

根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整理的專家意見,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蕭仁傑指出,評估輻射物質對人體的實際風險,須考量人體暴露在輻射物質的種類、強度與時間。相較於其他放射性核種,氚水是較無害的放射性物質。

蕭仁傑說明,因其放射的β粒子能量較低,不會穿透人體,唯有大量吸入氚水才會傷害人體,但問題是需要攝入多少氚才會對人體或海洋生物產生危害?海洋生物與食用海鮮會攝入足量的氚水導致健康受損嗎? 雖然這方面的研究證據有限,但是過去曾有實驗將鯉魚魚苗飼養在每公升5萬貝克的含氚水,與飼養在一般水的魚苗相較,並沒有顯著差異。

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清江指出,氚在魚體內約2天排出,在人體則是8-10天會排除,氚是一種容易排掉也相對安全的放射物質,並不會像重金屬一樣持續在體內累積。因此,目前應不必擔憂吃魚會影響健康。

專家:有小規模實驗證明氚並不會累積在魚群中,但仍需更多研究佐證。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也舉其他實驗指出,根據日本福島大學在福島附近海域的調查,顯示銫137在魚類及頭足類體內累積的濃度,與每公斤海水貝克數相比高達14倍到111倍之間,平均值大約為56倍;而氚在魚類及頭足類體內的濃度則與海水相近,為海水濃度的百分之88至百分之130之間,平均為百分大約之97。顯示相較於其他放射物質銫137,氚並不會累積在魚群體內。

但吳朝榮強調,這只是小規模的調查實驗,目前仍缺乏大型的實驗證據。

澳洲學者胡克也說,雖然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容易進入食物鏈,但目前可能還需要足夠多的研究,才能回答氚會不會通過食物鏈累積在生物體中。


圖4:韓國、中國、台灣等地民眾擔心排放核廢水會影響到食用海鮮健康風險/達志影像

專家:含氚廢水對人體的影響研究極少,但以輻射活性、濃度來看,日本氚廢水對海洋生物不會明顯提升風險。

蕭仁傑說,人類直接暴露在含氚廢水,或是食用氚廢水污染的海鮮造成傷害的前例幾乎沒有文獻證據。曾有加拿大文獻指出,暴露於氚環境下的核電廠附近居民,並無增加放射性物質所引起癌變風險;但另一方面也有英國研究指出,核武試驗後釋放氚於環境中可能增加幼童白血病風險。

但蕭仁傑強調,福島核電廠預計排放的氚廢水,輻射活性遠遠低於人類核試爆產生的量,目前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儲罐中的氚幅射活性約為1拍貝克(PBq, 1PBq = 1015 貝克),這輻射活性量遠低於 1960 年代核試驗後全球大氣仍殘留的 8000 PBq。若現存於海洋中的氚水含量沒有危害海洋生物,福島核電廠排放出來的氚廢水,經過海水稀釋、擴散後,也不會明顯提升海洋生物與人類食用海鮮的風險。

儘管氚對海洋、人體危害有限,但環保團體仍對此擔憂;專家也提醒,核廢水除了氚元素仍含有其他有害放射物種。因此,持續監管才是最重要的。

綠色公民聯盟表示,對於日本排出的處理水,環團的擔憂來自三個部分,第一,福島核廢水比一般核廢水的輻射濃度高很多,不確定到底能處理到什麼程度;第二,即將排放的核廢水量很大,且福島的爐芯問題還沒解決,也就是說核廢水的量還在增加中;第三,這是一個長期的排放計畫,不只排一次,長期下來的影響如何?如何保持長期的監測機制?這些都是問題。

綠色公民聯盟表示,這是全球第一次處理這麼大量的輻射污染水,即使經過處理後排放符合法定標準,但也不代表對環境無害。到底這些處理水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對海洋會造成什麼污染、是否真的有足夠充足的相關研究與評估,這些問題都還有不確定性。

吳朝榮也指出,其實氚是一種自然產生的元素,已經存在世界好久。現在的問題是,核廢水中不只有氚、還有其他62種放射性元素,,例如具有長半衰期的碘-129和鍶-90,可能留在體內並最終進入甲狀腺。當然日方已將放射物質去除,也通過國際原能會審查,只要能夠保證放射性元素鍶-90、銫-137、碘-129、鈷-60等已經被去除,排放水進入海洋是沒有問題。因此,核廢水是否有經過妥善處理才是重點,持續的監管,以及監管制度是否完善才是最重要的。

Q5:排放後什麼時候會到台灣?對台灣影響?

日本排放含氚核廢水後,專家估計,第一批氚水最快1年左右會抵達台灣海域。儘管從過往監測調查結果來看,東亞國家核電廠排放的氚水對台灣海域影響有限。但專家提醒,這是全球首次排放核災產生的核廢水,台灣仍應即早監測海域以及魚群,才能有所因應及準備。

原能會估計1-2年內第一批含氚廢水會抵達台海域,專家認為更快。

原能會指出,根據原能會與交通部氣象局合作的模擬評估結果顯示,除受北太平洋主要洋流影響外,含氚廢水亦會受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渦流驅動,約1-2年第一波較大濃度的含氚核廢水將會影響台灣海域;最大濃度則約發生在排放4年以後,但最大氚濃度仍將遠低於臺灣海域氚環境背景平均值以及輻射儀器偵測極限,對台灣的影響應有限。


圖5:原能會模擬含氚廢水到台灣海域的時間/擷自原能會網站

對於日本排放含氚廢水何時會到台灣,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則認為更快,「第一批含氚廢水最快1年內就會到台灣。」

吳朝榮解釋,日本含氚廢水排放至海流後,同時會經如環流、渦旋、擴散等途徑抵達台灣。就像是跑操場,有的廢水會繞外圈,有的繞中圈,有的會繞內圈,同時間出發,但會因跑的圈子不同,會於不同時間陸續抵達台灣。

吳朝榮解釋,最表面的是環流,日本含氚廢水經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系統,估計從日本北方到加州外海所需的時間大約2-3年;而從加州向西經北赤道洋流至菲律賓外海,最後向北流到台灣海域,大約是7-10年間。但這只是最外圈的環流系統,再經過海洋稀釋,且氚的半衰期為12年左右,屆時氚的濃度將更低,估計對台灣影響相對較小。

最值得注意的是,是氚水進入內圈的小規模環流系統,到台灣附近海域的速度會更快,大約1年內就會抵達台灣,且其濃度較高,屆時更需要密集監測海域及魚群。

吳朝榮舉例,如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爆發後,火山噴發的浮石在2個月左右,就向西移動1300公里抵達沖繩海域,噴發4個月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在東、西部海岸和漁港都能看到大量的浮石。

「這些實際觀測案例,在在說明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比預期來得快,顯示海洋中有除了已知的環流、渦漩、擴散等傳輸方式外,還有其他未知、更快速的傳輸方式。」


圖6:福島海域漁民/達志影像

專家指出,根據過往監測,各國核廠排放的氚水對台灣海域影響有限

義守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清江指出,東亞地區(中、日、台、韓)的核設施每年排放1400兆貝克以上的氚,北太平洋西部水體中氚活度仍在0.3貝克/公升以下,屬天然背景值變動範圍,遠低於偵測低限值。

日本311事故當時3-6月緊急排放的氣、液態氚活度約3400兆貝克,但是都因低於偵測極限,台灣都未測到。而未來擬排放的含氚廢水約為每年22兆貝克,
其實對台灣實際影響應該是低的。

陳清江指出,根據輻射偵測中心109年度完成擴大鄰近海域海水氚分析樣品共 115 件,結果顯示台灣鄰近海域與沿岸海水之氚活度皆低於最低可測活度(小於2貝克/公升)。證明東亞地區,中、日、台、韓的核設施每年排放1400兆貝克以上的氚,對台灣鄰近海域沒有影響。

專家:台灣應即早展開密集監測,未來仍應持續關注

吳朝容強調,這是人類第一次排放核災產生核廢水,且大約1年內就會抵達台灣,因此,台灣相關單位應即早密集監測,不能因為還有時間而拖緩監控時機。

綠色公民聯盟表示,由於這是一項長期的排放計畫,也是地球上首次遇到的狀況,微量輻射的累積可能會在5年、10年後才在漁獲中看到,到底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目前還很難說,只能說這不是自然界中會出現的物質劑量。

原能會則指出,未來氚水排放後,台灣會依海域按季、分區抽驗代表性魚種監測,若漁產品的銫-134與銫-137檢出異常值,將立即提高該魚種檢驗頻度,若超過衛福部公告的容許量(每公斤一百貝克),將通報並依食安法追查流向、禁售及回收,後續也會提高漁獲區域檢驗件數,釐清個案與探究因果。

食藥署:鎖定特定水產品加強監測

食藥署與原能會自去年開始合作,研發食品中氚殘留的檢測方式,同時召開專家會議,對水產品抽樣檢測氚含量,自去年第4季抽樣25件水產品,加上今年截至目前抽樣的27件,品項包含日本海藻、牡蠣、白甘、青甘、海參、章魚、蟹類、沙丁魚、秋刀魚、鯖魚、鮭魚、北寄貝及海鰻等13樣。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從科學研究來看,也沒有足夠證據證實食品中的氚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食藥署未來會加強監測,目前監測結果均無發現風險改變,提醒民眾不用過度恐慌。

參考資料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日本將排放含氚核廢水」專家意見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日本排放核廢水線上科學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