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影片是一群痛心疾首的家長們在與教育部長座談會上公布了民進黨蔡英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灌輸我們台灣的孩子們:『同志教育』...國中到高中的教科書更教育我們的孩子們『性愛技巧』和『約砲網站』」?
【錯誤】網傳「影片是一群痛心疾首的家長們在與教育部長座談會上公布了民進黨蔡英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灌輸我們台灣的孩子們:『同志教育』...國中到高中的教科書更教育我們的孩子們『性愛技巧』和『約砲網站』」?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01/13版】
在台灣,同性婚姻已經合法,但同婚與性平教育是有待凝聚共識的社會爭議。從2016年開始,網路不時出現與性平教育有關的傳言,近期有一則傳言搭配影片宣稱,台灣從幼兒開始就強加性平教育,且說國中、高中課本有教性愛技巧並有約炮網站。查證結果如下:
一、網傳影片發生於2016年12月,當時是討論與修改同性婚姻法前夕,影片中有家長對性平教育提出質疑。網傳影片不是近期事件,且影片所述教材內容與現今國小、國中、高中性平教育內容不相符,傳言引用過時影片,易誤導為近期事件與現在的教材內容。
二、專家指出,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均不曾出現「性愛技巧」與「約砲網站」內容。對於「同志教育」,在2018年公投後,已修法改為「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但在目前教科書的篇幅有限。
三、教育部的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指出,幼兒園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歷程中認識自己的性別、並辨識性別的多元角色。專家解釋,幼兒性平教育並無觸及同性、異性戀議題。
傳言將2016年的影片,宣稱為現今的事件,且網傳內容與目前教育現場實務不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主要是針對傳言的流傳脈絡,與傳言提及內容是否屬實進行查核。
【更新說明 2023/1/16】為求內容精確,更新爭議點三,感謝專家協助指正。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自2022年12月12日流傳一段訊息,稱:「一群痛心疾首的家長們在與所謂「與教育部長座談會」上公布了民進黨蔡英文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灌輸我們台灣的孩子們:『同志教育』,並在課本中灌輸「同性戀正常人格行為」的反人類主義!
更可怕的是:國中到高中的教科書更教育我們的孩子們『性愛技巧』和『約砲網站』!更惡劣的是在『幼兒教育』就開始實施所謂『性平教育』,強加幼兒教育『同性戀是正常人』的觀念!...不幸的台灣百姓們,你們可以清楚看到憂心忡忡的家長在控訴:民進黨的教育系統在教育著我們的孩子們『男男、女女的性愛技巧⋯』!真是夠了!」
傳言同時搭配一支長度為5分鐘的影片,影片中一名女子說:「...這燒燙燙的,105年,目前正在上。」接著提到國中課本中有性別光譜、交約會打砲的同志網站等等。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的事件背景為何?是否為近期事件?
網傳影片的事件與背景為何?
影片1分35秒至1分39秒處,畫面中的紅布條寫有「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有約」的字樣,以此作為關鍵字檢索,可發現此影片在早在2016年12月12日就被上傳到YouTube頻道,影片標題為「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有約座談會 (臺中 2016年)」。
以「家長會長與教育部有約」檢索社群平台,並檢視2016年發布的貼文,可發現網傳影片在2016年12月流傳時,均明確指出這是2016年發生的事件。再以「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有約座談會 2016」可找到民間團體網站上傳的活動影像,以及比對活動舞台、活動場地、與會人員的面貌與衣著等,可確定為同一事件。
查核中心同時找到《中國時報》在2016年12月11日的報導,新聞照片即為網傳影片擷圖,報導中指出,民間團體在2016年12月11日舉辦「第二屆全國家長會長與教育部有約」座談會,來自各地的120個家長會長參加,教育部長潘文忠、次長林騰蛟與會。
可知,網傳影片的內容發生於2016年12月,並非近期事件。
網傳影片的時空背景是否與2022年12月、2023年1月的時空背景相符?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影片,內容為一位家長針對105課綱的健康課本,提及「972法條尚未通過,反對性平教育、同志網站等訊息進入教科書,「這些網站都教約會打炮」。
此反對意見家長所關注的性平教育、同志婚姻等議題,從2016年以來已有更新與進展,包括2018年針對「修改民法972條」以及「校園性平教育」此二議題的全民公投提案。
而在2018年的全民公投後,立院停止民法972條的修正案,並於2019年5月公布並施行俗俗稱同婚專法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明文規定同性可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
而2018年通過的全民公投第11案,主張國中及國小階段不應實施同志教育。
(二)查核中心採訪長期推動性別教育議題的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其成員包括各級學校教師與關心性別教育議題者。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指出,在2018年公投之前,《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即明訂學校性平教育應包含同志教育。但在公投之後,《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因應公投結果修法刪除「同志教育」一詞,改為「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發生於2016年12月,其所倡議的議題,與現今(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時空脈絡不相符。
爭議點二、傳言國中高中教科書教導同志教育、性愛技巧和約砲網站,傳言說法是否屬實?專家如何解讀?
2016年的教科書有沒有約砲網站與性愛技巧之內容?
(一)網傳影片的事件為2016年12月11日,而教育部也在當時發布新聞稿回應此事件,並說明,105年課綱的國小教科書的「健康與體育」重點皆在教導國小學生了解自己的身體、青春期的身心變化、預防性侵害與性騷擾等;國中階段則進一步了解傳統上對青春期各項生理現象的錯誤迷思,高中階段則是分別在「健康與護理」納入養成健康性觀念、尊重不同性取向、兩性健康交往的能力等核心能力之培養;及「公民與社會」的人己關係與分際、性別平等、情愛關係、人權議題及性別光譜等內容。
對於事件中提到的「國二教科書教導同志網站」,在國中小的教科書並無該家長反映的認識同志網站內容;而高中教科書中,有附上網站的內容僅見於育達版的健康與護理教科書附錄,其中納入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教育部性平教育資訊網、國民健康署青少年性福e學園、全球華人同志網站。
(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指出,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皆不曾出現教授「性愛技巧」的相關內容;至於「約砲網站」,也不曾出現在國小、國中與高中教科書,推測應是指影片拍攝當時(2016年),某版教科書或教師手冊上有同志諮詢熱線的資訊,而同志諮詢熱線曾舉辦過約砲相關主題的講座。但同志諮詢熱線是倡議同志人權、服務同志社群的合法立案組織,所舉辦的講座亦皆以教育、支持同志社群為目標,其網站並無約砲功能。
目前學校性平教育的教學內容為何?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指出,目前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中,國小須「認識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國中須「接納自我與他人的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高中須「肯定自我與尊重他人的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突破個人發展的性別限制」。
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說,現行國中小教科書的上述相關內容很少,目前國小教科書課本內容僅止於「認識男女兩性的生理性別」,並未涵蓋「生理性別的多元面貌」、「性傾向的多元面貌」、「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性別認同的多元面貌」等內容。國中教科書僅康軒國中一年級課本提及「性傾向的困擾」,其餘兩家出版社在國中教科書中皆未提及性傾向相關內容,要到高中的課本才會介紹同志的相關內容,篇幅也不多。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說,根據《性平法》與課綱,學校性平教育應教學生認識及尊重不同的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與性別認同,其中自然也應涵蓋LGBT+族群,但現行的國中小教科書內容,相關內容不多,傳言說法與教學實務有相當落差。
爭議點三、台灣幼兒教育階段的性平教育內容為何?
台灣幼兒教育階段的性平教育內容為何?
查核記者檢視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其中指出,幼兒園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歷程中認識自己的性別、並辨識性別的多元角色。
根據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幼兒園性平教育課程的目標共有六項,包括:「認識自己的性別」、「認識性別的多元角色,避免形成性別歧視與偏見」、「建立相同或不同性別者平等和諧的相處方式」、「參與各種活動和運用各種資源,不受性別限制」、「肯定自己與尊重他人的特質,不受性別的限制」、「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針對不同目標,不同年齡的幼兒也有不同的學習指標,例如「辨識性別的多元角色,避免形成性別歧視與偏見」這一項課程目標,對於3-4歲的幼兒,是要學習覺察不同性別的人都可做各種的家務分工,而對於4-5歲的幼兒,則要學習覺察不同性別的人可以有多元的職業及角色活動。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表示,幼兒園階段並不會教到異性戀或同性戀的概念,傳言的敘述與幼兒教育內容有不小的落差。
結論
在台灣,同性婚姻已經合法,但同婚與性平教育是有待凝聚共識的社會爭議。從2016年開始,網路不時出現與性平教育有關的傳言,近期有一則傳言搭配影片宣稱,台灣從幼兒開始就強加性平教育,且說國中、高中課本有教性愛技巧並有約炮網站。查證結果如下:
一、網傳影片發生於2016年12月,當時是討論與修改同性婚姻法前夕,影片中有家長對性平教育提出質疑。網傳影片不是近期事件,且影片所述教材內容與現今國小、國中、高中性平教育內容不相符,傳言引用過時影片,易誤導為近期事件與現在的教材內容。
二、專家指出,國小、國中、高中教科書均不曾出現「性愛技巧」與「約砲網站」內容。對於「同志教育」,在2018年公投後,已修法改為「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但在目前教科書的篇幅有限。
三、教育部的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教學示例指出,幼兒園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歷程中認識自己的性別、並辨識性別的多元角色。專家解釋,幼兒性平教育並無觸及同性、異性戀議題。
傳言將2016年的影片,宣稱為現今的事件,且網傳內容與目前教育現場實務不符,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主要是針對傳言的流傳脈絡,與傳言提及內容是否屬實進行查核。
補充資料
性平教育相關傳言從2016年來從未間斷,但與事實均有一定程度落差,其它傳言版本的查證結果如下:
查核中心在編號10查核報告與編號93查核報告中,均查證過類似的性平教育傳言。
編號10查核報告發布於2018年8月,當時的傳言宣稱「國中教科書將教『性解放』、『性愛自拍』、『師生戀』、『人動物交合』等『禽獸不如政策』」、「教導國中學生如何性滿足」、「統計性伴侶人數」等,當時查核團隊實際檢視107學年度國中課本,並未看到傳言宣稱的內容,相關課文僅提及「對性與愛的規範是要彼此得到對方的尊重,並在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性與愛。」「性伴侶愈多的人,愈容易感染性病,所以忠實單一性伴侶更能減低感染性病的風險。」等語。
編號93查核報告發布於2021年9月,當時的網傳影片引導觀眾瀏覽某網站,並宣稱高中「健康與護理」課本收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資訊,是「教學生要少量吸毒再轟趴」。
經查,該高中課本僅收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電話資訊,課本內容並未有吸毒、轟趴等相關資訊。
而網傳影片指稱的網站,為同志諮熱線協會的子網站,目的為提供男同志性愉悅和性教育的資訊,並以藥物減害(harm reduction)概念,提供藥物正確資訊,教導自我保護,該網站未鼓勵用藥。
參考資料
中國時報〈家長反對校園設性別友善廁所 教育部:取得共識才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