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台中浮屍案觀察】輕生案被當政治攻防工具 專家籲正視自殺防治議題
【高雄、台中浮屍案觀察】輕生案被當政治攻防工具 專家籲正視自殺防治議題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2022年縣市長競選期間,網路流傳「高雄浮屍錄」圖卡,列出37天內8具浮屍,嘲諷高雄是「幸浮城市」。2024年,網路再度流傳5月底至6月底台中各事故統計圖卡,並稱「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又是台中,台中成為真正的『幸浮城市』了」。由網路風向可見,背後蘊藏各種不幸故事的浮屍案,被帶風向者拿來做黨派之爭,成為攻擊市長、市政與治安的工具,而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問題,在諸多政治口水中反被模糊。
先高雄後台中 浮屍案成網路熱議
查核中心觀察到,近期網路熱議台中浮屍議題。有網友將5月26日至今的台中市浮屍、墜樓、墜橋等事故製表,傳言諷刺「米花市紀錄」、「媒體都不敢報」、「有媽媽市長真幸浮」、「這就台中市長民調高居第一的原因」、「慶記之都的稱號當之無愧」、「晚上都不敢出門了」等。
圖1-2:網傳台中社會案件紀錄圖卡
而這類傳言及圖卡,除了透過FB流傳,推出剛滿一年的新社群平台Threads也是重要傳播管道。以關鍵字搜尋可找到大量關於台中浮屍案的串文與留言,也有網友持續補充台中市新增的命案事故。檢視傳言帳號,可發現大多是政治立場比較鮮明的粉絲專頁、社團或個別網友。
跟隨這些傳言而來的論述又可分成兩種,其一是「台中市長盧秀燕跟媒體關係好、市府壓新聞,所以媒體都不敢報」;其二則是「不滿有人炒作高雄浮屍案,所以現在也要炒作台中社會案件」。
查核記者根據網傳台中市事故圖卡所列資訊搜尋新聞,可發現雖然網友宣稱「媒體不敢報」、「市府壓新聞」,但其實每一案件都可以在各主流媒體找到相關報導,因此,「媒體都不報」敘述與事實不符。
台中市政府警察局受訪時也表示,經調查,網友列出的浮屍、墜樓等幾乎都是自殺案件、並非刑案。由於擔心產生模仿效應,媒體即便報導也會較低調,推測這可能是部分網友產生「媒體都不報」感受的原因。
圖3:2022年網路流傳「高雄浮屍錄」圖卡
其實,將浮屍案用作政治攻防起源於2022年縣市長競選期間。2022年3月6日至9月24日,高雄市愛河、蓮池潭等地共發現21具浮屍,其中8、9月在37天內就出現8具浮屍,網路開始流傳「高雄浮屍錄」圖卡,嘲諷高雄市不愧是由暖男市長執政的「幸浮城市」,也有網友聲稱「案情不單純」。
由於當時選戰即將進入白熱化階段,高雄市浮屍案也成為政治攻防焦點之一,部分政治人物並多次透過媒體、網路及競選造勢場合等管道談論此議題。
浮屍案被用來政治操作,讓專業人士憂心忡忡。2022年10月,由於不滿部分政治人物一再拿浮屍案做文章,有超過百名醫護及自殺防治工作者具名連署,呼籲停止將輕生議題用於選舉操作。
輕生案件難單一歸因 不應與政治掛勾
對於網路傳言風向多偏向「市長施政不力、市民不幸福只好走絕路」,專家認為不宜將自殺原因單一歸因。
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臨床心理師陳淑欽表示,自殺不會是單一原因,通常原因可能涵蓋生理(bio)、心理(psycho)、社會(social)三個面向。在生理層面,如果個案疾病纏身,脆弱度就會增加;心理層面,可能會受到憂鬱等心理狀態影響;社會層面則包括環境、媒體報導等。以上三面向也會交互影響。
陳淑欽舉例說,從一整年自殺統計的波動,可以看出氣候等環境因素對情緒、心理狀態確實易造成影響。每年5月底、6月通常是台灣進入夏季、天氣開始悶熱的時候,依統計,這段時期確實較容易出現自殺的高峰。此外,正值季節轉換的4月、9月期間,自殺率的波動也比較明顯。
另外,陳淑欽指出,以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每年6月公告的死因統計結果摘要中,自殺身亡標準死亡率來看,台中市近兩年(2022、2023年)的自殺死亡率其實均略低於全國平均,僅從近1、2個月的統計並無法看清全貌。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武宗也認為,不宜輕易將自殺原因單一歸因。做自殺研究時一定要做社會心理解剖,回溯過去3到6個月自殺者的社經狀況等變化,才有辦法找出合理原因;找出真正原因後,將有助於完善未來的自殺防治教育宣導做法。
陳武宗說,自殺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會選擇自殺,一定是有無法處理的困難與處境,但對遺族而言,卻要一輩子承受生命逝去的痛苦。
陳武宗表示,或許網路傳言一開始是出於對市政的不滿情緒,但當有心人操作議題,將自殺案件與選舉掛勾,或是用作政治攻防手段,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
媒體都不報?世衛:自殺新聞越少越好
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教授吳佳儀表示,浮屍案成因多元,有可能是意外落水,也有可能是自殺輕生,後者會因為媒體的渲染效應及熱點效應易引起模仿,因此,無論是2022年的高雄或現在的台中浮屍案,媒體原本就不該大肆報導或多加臆測,應該更謹慎、負責任地處理相關新聞。
吳佳儀說明,關於自殺新聞的處理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有列出「8不6要」媒體規範,據此,媒體所報導的自殺新聞應掌握正確報導規範、越少越好,且盡可能提供自殺防治及醫療或諮商專業求助管道資訊,並教育民眾自殺保護因子等。另,根據《自殺防治法》第16條,媒體不得因過度或不當報導助長自殺之情形。
媒體報導確實會勾動社會大眾,吳佳儀表示,當美國報業罷工時,民眾自殺率隨之下降,而奧地利對自殺案件零報導,也讓自殺率明顯下降。過去經驗也發現,只要媒體有出現自殺案件或相關畫面,就會影響自殺率。例如90年代香港出現第一樁燒炭自殺案,當時香港媒體大量播放炭盆等影像,引起各地仿效;一些影視劇若有致命自殺畫面或情節,對青少年也恐有不良影響。吳佳儀說,國內外文獻已有證據證實影視劇對青少年可能產生「維特效應」(自殺模仿現象),但長期的影響仍待更多研究證實。
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臨床心理師陳淑欽也說,2020年11月正值大學期中考週,當時有一名台大學生尋短,但在多家媒體持續報導下,5天內台大又出現另2名學生輕生,媒體將連續事件列表,並稱「頂大學生自殺潮」;期間,台灣各校也陸續出現學生輕生事件。她指出,學生在期中考週都處於高壓狀態,承受壓力的情況下,再加上媒體報導推波助瀾,個案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陳武宗提醒,自殺行為有時會互相模仿,因此討論自殺議題時須謹慎並同時傳遞尊重生命的訊息,以免造成負面效應。
分析地點再補強漏洞 阻止悲劇重演
陳武宗曾擔任高雄市政府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委員會委員,他表示,在2022年高雄出現數起浮屍案後,高雄市衛生局邀集專家討論如何防治,並到現場勘查。當時媒體也有報導指出,為了避免憾事再度發生,高雄市警察局下令愛河沿線的7個分局加強巡查、增設監視器,並主動關懷弱勢、獨居長者與神色異常的民眾。
2024年5月底、6月初,在台中市發生兩起民眾因故投湖案後,台中市政府警察局除指示派出所加強巡邏、加設安全提醒告示牌外,也和建設局研議在容易失足的地點加設欄杆預防民眾落水,並阻止民眾過度靠近湖邊。
陳淑欽也指出,地方政府可以做的是地點分析,並據此來補強,例如在特定地點安裝監視器、增加巡邏、加強照明、安裝護欄等,也許就可以阻止悲劇發生。她也舉例說,日本有一處海濱常有人尋短,因此崖邊一座電話亭裡貼滿了求助電話號碼等各種自殺防治訊息,希望能給想不開的人一個重來的機會。
陳淑欽說,當看到自殺新聞,不應把自殺原因太過簡單化,甚至拿來當作抨擊工具,而是應該藉由這個機會,多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她也提醒,如果看了自殺新聞覺得情緒低落、可能受到影響,就應該要刻意避開,不要沉溺於當下情境,才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