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文章「呂秀蓮的覺醒 2019/9/2...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大家一起支持救中華民國的韓國瑜」?

【錯誤】網傳文章「呂秀蓮的覺醒 2019/9/2...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大家一起支持救中華民國的韓國瑜」?

事實查核報告#191
網傳文章「呂秀蓮的覺醒 2019/9/2...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大家一起支持救中華民國的韓國瑜」?
發布日期/2019年10月24日

經查:

網傳文章並非前副總統呂秀蓮所撰寫,不是她的論述,也不是新聞報導。

因此,此文章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媒體流傳,標題為〈呂秀蓮的覺醒〉之文章,日期標為2019年9月2日,內容有八點論述,在第一點有提到「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昨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呼籲....」,結論為「在這2020年大選的前幾個月,前副總統呂秀蓮發出良心的呼喚,臺灣的老百姓不要再上民進黨的當,更不可相信紅頂商人見利忘義的鬼話,善良的臺灣老百姓讓我們拋棄省籍情結,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大家一起支持救中華民國的韓國瑜。」

部分貼文會在主文前,另附開頭「這篇較長文章,是綠營呂秀蓮的覺醒,道出臺灣20多年來,四位縂統如何將台灣從由盛而衰的過程,值得看完!」

 

圖1:網傳〈呂秀蓮的覺醒〉文章擷圖

  

圖2:〈呂秀蓮的覺醒〉文章紙本版

查核

爭議點一、此文章原始來源為何?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搜尋,此文章最早於9月3日下午開始被張貼於通訊軟體動態文章,隨後在社群媒體、通訊軟體和「馨華網」等網站流傳此文。

爭議點二、此文是否為呂秀蓮前副總統的文章?

此文在第一點和最後結論有類似新聞報導的語法,第一點提及「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最後結論為「前副總統呂秀蓮發出良心的呼喚」。不過,此文的其他段落都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分別批評台聯黨籍李登輝前總統、國民黨的前總統馬英九、朱立倫、王金平,民進黨的蔡英文、大眾以及郭台銘等人,最後呼籲選民把票投給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

(一)此文是否為呂秀蓮副總統的親筆文章?

查核中心聯繫呂秀蓮競選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呂辦)。呂辦表示,此文非呂秀蓮所撰寫。

呂辦和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皆表示,只要是呂秀蓮前副總統署名的文章,幾乎都是她親自撰寫,不會假他人之手。

施正鋒說,以國史館出版的《非典型副總統呂秀蓮》三冊為例,就是由呂秀蓮前副總統親自撰寫,不是寫手或文膽幫她撰寫。

呂辦說,以「呂秀蓮」署名的文章,若是由辦公室發布,一定會附上她的「簽名檔」,投稿給主流媒體,由於媒體是打字刊出,不會出現簽名檔。

呂秀蓮的署名文章,目前有三個發布的管道,一是「和平中立新台灣」網站,二是「呂秀蓮」和「呂秀蓮和平中立」的Facebook粉絲專頁,三是投稿給主流媒體,不會投書給其他網路平台。

此外,呂於9月15日投入總統選戰,在此之前,她維持每月撰寫一到兩篇文章的數量,但在投入選戰之後,由於行程忙,時間緊湊,迄今未再發布長篇文章。

查核中心檢視此文章的流通管道,是從社群媒體開始轉傳,以上三個發布管道都沒有這篇文章。同時,此文的紙本版,並無呂秀蓮的簽名檔。

(二)此文是否符合呂秀蓮副總統的文風?

呂辦說,呂秀蓮性格謹慎,她對於親筆寫的文章,會再三斟酌和確認,出手時,幾乎不會有錯字。

施正鋒指出,呂秀蓮即使在任內,若有新聞部門彙整她的意見,提供文稿,她必然也再三修改,個性非常謹慎和仔細,不可能出現錯字連篇的情況。

查核中心比對文本,發現此文有許多錯字,以下用紅圈圈出。


圖3:網傳文章錯字與錯誤用語。奇「跡」應為奇「蹟」;「克扣」應為「剋扣」;「鬱悒」應為抑鬱;「實勘可慮」應為「實可堪慮」;「精英」應為「菁英」;「成語」應為「俗諺」;虎視「端端」應為虎視「眈眈」。

另外,施正鋒說,文中提到「台灣光復」、「1949年上海大撤退」等用語,跟呂的歷史觀並不相符合;行文時常冠上「台灣」,在台灣寫文章,不需在文章內一直提台灣,只有在海外寫文章,才必須這麼做。

此外,呂辦說,呂也不會稱台灣為「小國寡民」,不會抨擊前總統李登輝是日本裔的台灣人,也不會罵郭台銘為紅頂商人。

爭議點三、此文是否為呂秀蓮前副總統的相關新聞報導?

網傳文章的最早流傳日期是2019年9月3日,在文中標註的日期是9月2日,內文提及,「臺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昨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呼籲....」。

查核中心調查,呂秀蓮前副總統在9月1日和2日並沒有對外的記者會,最接近的記者會為8月22日的「823東西傳奇」記者會。

查核中心搜尋媒體報導,包括《中央社》、《聯合報》、《自由時報》、《上報》等媒體報導,都未提及文章內的任何內容。

查核中心比對此文,雖然開頭和結尾看似為「新聞報導」,但卻沒有媒體名稱、記者,這並不是台灣媒體的新聞報導。

因此,此文並不是呂秀蓮記者會的相關報導。

結論

網傳文章並非前副總統呂秀蓮所撰寫,不是她的論述,也不是新聞報導。

因此,此文章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