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1/6/14-2021/6/20】闢謠TOP10

2021-06-21 每週謠言TOP10

北農確診 民眾關注蔬果傳播途徑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確診者昨日(6月20日)達45人,台北市府已前進開設快篩站,跟北農確診的傳言從6月17日起就開始延燒,傳言要民眾別去某一通路,打中民眾對蔬果運輸是否可能為傳播途徑的擔憂。查核中心採訪台灣和國際專家均指出,在國際上,各國政府都高度關注蔬果銷售是否為傳播途徑,目前的共識是傳播可能性極低,民眾採購後,要清潔雙手,另蔬果可沖洗外包裝,再用清水清潔蔬果,就無病毒傳播疑慮。

宗教傳言廣傳 捏造訊息且錯誤百出

查核中心觀測到,近期一週另一則跟宗教相關的傳言,也引發民眾廣傳,內容假借冠名慈惠宮、天上聖母三媽指示,說明天起要作法收瘟神,要民眾別穿黑衣服等。查核中心查證,慈惠宮和祭拜三媽的多家宫廟均無傳言提及情事,全台慈惠堂已暫停法事,也不曾有作法收瘟神的活動;收瘟神是跟王爺信仰有關,跟媽祖信仰無關。

查核中心採訪民俗專家,專家指出,在傳統民間信仰中,瘟神有賞善罰惡的功能,民眾透過祭典與懺悔行善,恭敬地送走瘟神,讓瘟神帶走疫病。然而,傳言卻片面強調瘟神施放瘟疫,用意在製造恐懼,此外,黑色在民俗信仰中有北方的意思,也是神明靈力的代表色。傳言說瘟神喜歡黑色、瘟神喜歡靠近黑色,均無根據。

疫苗擴大接種 民眾關注施打注意事項

近期一週擴大民眾接種,接種疫苗前後相關注意事項的傳言,也成為民眾最廣傳的類別。查核中心已發布多則查核報告,其中,「打完疫苗不能使用看牙的麻醉劑」,查核中心採訪專家,專家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或是新冠疫苗會干擾麻醉、加重麻醉風險,任何情況使用麻醉藥物本來就都有風險,但手術麻醉的風險與接種疫苗無關。

查核中心採訪台灣麻醉醫學會。台灣麻醉醫學會指出,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接種新冠疫苗者,若有緊急手術,並未禁止使用麻醉藥物,至於非緊急常規手術,臨床醫師會考量「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和「麻醉後的副作用」可能產生混淆,而建議暫緩需要麻醉的醫療項目,如需要麻醉的腸胃鏡檢查或醫美等,但對於暫緩多久,國際並無定論。

打疫苗前後要注意哪些事項,查核中心另外整理與發布為〈施打新冠疫苗心慌慌 查小喵幫你問專家〉。

錯誤防疫政策訊息

針對防疫措施,近期一週有兩則錯誤訊息,一是指稱簡訊實聯制有8億會進唐鳳口袋、民眾下個月就會收到帳單,實際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6月提出第三次追加預算案,編列8億元,是要支付給電信業者,並不會進入唐鳳口袋,也不是由民眾的電信費帳單支付。

另一則傳言則是流傳高雄市政府公文,指稱「不打國產疫苗都要罰 違憲」,此公文與「打國產疫苗完全無關」。

舊謠言重傳

另外有三則舊謠言重傳,一是泡茶葉水可以殺死新冠病毒,因此,建議民眾多喝茶,這傳言是起源自中國一名醫師介紹日本科學研究,但此科學研究是泡茶葉水是否能不活化新冠病毒,無法直接推論為「喝茶可以殺死病毒」。另一則為假借冠名「新加坡衛生部」的錯誤傳言,錯誤指稱COVID-19是細菌,而這是舊謠言從去年流傳迄今,甚至也在多國流傳。

在疫情不實訊息佔據Top10排行榜之際,「台電回饋金」舊傳言在夏季敗部復活。台電節電獎勵活動採取登錄制,截止日期是12月13日,要有實際節電行為才能取得,並非登記就可以取得的補貼。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參考報告

【⚠️】北農18名新冠確診,…暫時不要去全聯?

【❌】慈惠堂與天上聖母三媽說不要穿黑衣,瘟神會纔繞?

【❌】接種新冠疫苗禁止使用麻醉劑,會對生命構成危害?

【❌】打完疫苗要躺下休息,不要吃退燒藥?

【❌】公文:強迫全國接種國產疫苗,不打疫苗要開罰?

【❌】茶葉水中的病毒有90%被殺死,靜置3分鐘能殺死100%?

【⚠️】進超商等掃描QR code發簡訊,8億就入唐鳳的口袋?

【❌】台灣改為Ct30以上都算陰性,於是後來確診數一路下滑?

【❌】新加坡是第一個對COVID-19屍體屍檢的國家,不是病毒而是細菌?

【❌】台電回饋金採登錄制6/30前要登入,7/1就截止申請?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