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政大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發表《台灣媒體素養計畫》調查分析報告
陳柏樺/報導
本文章有教材檔案,需登入並填妥個人資料後下載,前往登入
您收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怎麼樣才能聰明不受騙? 除了透過查核組織打假,更重要的是提升個人媒體識讀能力,培養好的媒體識讀。 本問卷目的在於瞭解民眾的媒體使用與素養,採匿名填寫,請您放心填答。 本調查由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媒體素養研究室執行, Google.org贊助經費。
測驗請點連結或掃描QR Code
也歡迎您提供寶貴建議,請洽:政大傳院媒體素養研究室
我們亦提供PDF版問卷供教學使用,歡迎於文末下載。
記者陳柏樺/報導
「一位不會用AI工具,但有五年職場經驗,另一位是很會用AI工具的社會新鮮人,大家覺得老闆會傾向雇用哪一位?」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技術長莊哲昀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託辦理的講座中,對台下聽眾拋出問題,他接著說,「研究發現,大多數企業主認為AI技能對於未來就業很重要。」
為提升民眾媒體素養,NCC委託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辦理一系列網路素養培訓課程,七月起在全台各地及離島巡迴授課。9月24日的課程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華立廳舉行,約50位民眾參與,其中大多數為年長者,課程中參與者及講者互動十分熱烈,笑聲不斷。此次課程亦邀請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參與,以「假訊息防衛戰」為主題,提升民眾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並學習辨識、戳破不實訊息的工具與技巧。
「過去我們在談縮減數位落差,AI時代,我們更要注意AI帶來的落差。」課程上半場由莊哲昀先分享「數位時代必學的AI小工具」,教導參與民眾應用現代科技解決日常問題。
「粉紅色海豚?這是真的嗎?」「該不會是芭比的粉絲吧?」參與「近未來數位公民」課程的學員看著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粉色海豚」的查核報告,在線上聊天室議論紛紛。7月18日晚間的「處處有詐騙!如何用資訊判讀守住荷包」課程中,主講的查核中心教育主任陳柏樺介紹近期幾則「動物」相關的查核報告,引起學員熱烈討論。
圖:臺灣大學堉璘行動小組與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社團法人臺北市中山區大直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規劃里民工作坊,提升民眾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023大專校院暨高中職生媒體素養短影片競賽「給我五分鐘」徵件開跑!
數位時代的傳播力無遠弗屆,當我們討論AI是否取代人類時,或許我們更該退一步想:「非數位原住民,他們如何獲取資訊?管道是否充裕?是否正確?」
您對於長輩圖、Line群發訊息、影片有何想法呢?認為這是熱心資訊,又或是假訊息搖籃?這群臺大學生認為社會必須打破藩籬,溝通有其迫切性,決定採取行動,啟動「跨年齡對話」。
3月15日,臺灣大學堉璘行動小組、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新北市永和區得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為期半天的里民工作坊,提升民眾使用Google Lens、Line的能力,並增進媒體素養、事實查核觀念。
為促進臺大學生反饋社會能力、回應社會發展需求,「堉璘-臺大人才培育計畫」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媒體識讀等共18項行動目標為主軸,期待學員從自身可以解決的議題範疇開始,發展成回饋社會的計畫方案,發揮本校對社會的正面力量。
臺灣大學堉璘行動小組由機械系王楷傑、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童昱宸、資管系巫芊瑩、電機系翁茂齊、外文系邱禹傑共同組成,而與新北市永和區得和社區合作,乃始於行動小組成員資管系巫芊瑩的地緣關係,「我就住在對面!」媒體素養不應打高空,而應從身邊的親朋好友做起,更能達到社會共好目的。
網路與社群平台上各種真假訊息紛雜,人手一機的現代公民該如何聰明不受騙?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二月十日下午受邀至新北市中和區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在「閱讀講座」中分享判讀訊息真偽的基礎「防身術」。演講內容將擇期於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星期講座」節目與國立臺灣圖書館「線上演講廳」播出。
(圖/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
▍「今日菲律賓,明日全世界」 菲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呼籲正視假新聞
#活動報名 https://lihi2.cc/6xRCy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媒體《@rapplerdotcom》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在「2022 亞洲新聞論壇」中提到,現在新聞業面臨的3大困境以及4種應對方式:
🆘新聞業3大困境
💪新聞業4種應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