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總統大選】美國學術資安團隊研究:美大選的挑戰來自境內謠言傳播者

【美國2020總統大選】美國學術資安團隊研究:美大選的挑戰來自境內謠言傳播者

記者何蕙安/編譯

美國大選不實訊息監測與研究團隊「公正選舉夥伴」(Election Integrity Partnership,下簡稱EIP)近期出版的美國大選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陣營動員支持者搜集舞弊證據與創造論述,這種「參與式」的傳播方式成為該次大選不實訊息綿延不斷的關鍵。

EIP是由華盛頓大學知情公眾中心(Center for an informed public)、史丹佛大學網路觀察站(Stanford Internet Observatory)、社交媒體研究機構〈Graphika〉與大西洋委員會數位鑑識實驗室(DFRLab)組成,宗旨為偵測與減緩意圖傷害選舉公正性、阻止選民投票的不實訊息活動。

EIP從2020年9月開始監控網路不實資訊,將偵測到可能影響選舉公正性的訊息個別歸檔建立內部報告(Tickets),至同年11月19日累積達639篇,歸類為153個事件,其中涉及2190萬則推特推文。EIP將過去幾個月的觀察與研究彙整成近300頁的研究報告〈漫長導火線:不實訊息與2020年大選〉,於3月初發布。

研究團隊指出,選戰前期的圍繞著「被偷走的選舉」(stolen election)的諸多誤導與錯誤資訊,慢慢融合成「#停止偷竊(選舉)」行動,涵蓋線上動員與線下示威抗議,這些不實訊息的積累破壞了部分民眾對於大選結果的信任,最終導致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被闖入事件的發生。

美國境內不實訊息的巨大漏洞

EIP指出,美國總統大選涉及全國上萬個地方選務辦公室,還有中央情報局、司法部、國防部與國安單位等諸多個聯邦機關,但卻沒有一個單位擁有處理美國本土不實訊息的權責,造成了一個巨大漏洞。

EIP建議,在愈來愈多具滲透性的國內外不實訊息發生情況下,美國急需建立一個橫跨政府、公民社會、媒體與社群平台的合作機制。

捲動不實訊息的兩股動能

研究團隊把不實訊息的傳播略分為「由上而下」(Top-down)與「由下而上」(Bottom-up),前者指由擁有高曝光度或網路聲量的社會名人如政治人物、網紅散播訊息;後者則是指源自廣大大眾的論述。 

研究團隊指出,2020年大選的不實訊息的傳播與製造是「參與式」的,是由「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兩股動能交織。由於選戰期間無所不在的「選舉被竊」的論述,川普支持者積極前往開票所搜集與分享「證據」,這些證據成為「上層」政治人物與網紅傳播的素材,拿來向他們廣大的追隨者與閱聽群傳播,形成不斷彼此強化的資訊生態系。

EIP表示,相關資料顯示,許多最終被證實為不實訊息的原始資訊,最初上傳的民眾其實立意良善,他們可能因為政治動機引發的「確認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錯誤解讀其所經歷的事件,而真的相信自己目擊選舉舞弊。

例如,有人懷疑有可疑人士偷偷搬運選票,拍下影片上傳,結果證實是攝影記者搬運器材;還有人是投票時拿到奇異筆,誤以為奇異筆畫記的選票會無效,因此自拍影片分享經歷。該影片受到快速流傳,成為轟動全美的「奇異筆門」,隨後選務機關即使說明和澄清奇異筆並不會影響選票機讀票,但「奇異筆門」卻已成為深入人心的訊息。


圖1:2020美國大選網路資訊「由上而下」(左)與「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擷自報告

反覆傳播者(Repeat spreader)扮演重大推手

為了辨識出在大選期間主要傳播不實訊息與選舉事件的行動者,RIP研究團隊利用推特工具篩選出被轉推超過1000次的選舉事件原始推文,統整出21個美國大選期間的「反覆傳播者」。

研究團隊強調,不排除與研究限制有關(研究人員優先監測搖擺州不實訊息、專注在英語與西班牙語不實訊息等),但辨識出的21個反覆傳播者帳號皆為保守派或是持右翼政治觀點,且全部支持川普。

當中包括川普與他的兩個兒子、共和黨政治人物、極右翼媒體《The Gateway Pundit》與《Breitbart》,與兩位福斯新聞的主持人等。21個帳號中有15個是有「藍勾勾」的推特認證帳號。以川普為例,他的追隨者有8896萬人(編註:川普推特帳戶已遭移除),不實訊息事件相關的總轉推數達193萬。

如前所述,這些「藍勾勾」認證帳號扮演了「由上而下」的傳播不實訊息角色,將一些網友分享的單一事件、有時候是很合理的選民擔憂或是誤會,以帶有誤導性的方式傳播出去,例如扭曲或誇大解讀、或是錯誤的日期與地點。

此外,這些反覆傳播者通常也會放大彼此貼文的聲量。一旦有一個誤導論述進入這個社群網路,該論述就會在彼此重疊的觀眾群中快速傳播流傳。


圖2:選舉事件推文被轉推超過1000次的「反覆傳播者」帳號。綠色為美國前總統川普與兩個兒子,黃色為極右翼媒體,藍色是匿名者Q支持者帳號/擷自報告 

社群平台與事實查核面臨挑戰

EIP表示,在選舉期間,社群平台對於違反社群政策的內容採取了許多手段,包括封鎖帳戶、降低傳播、禁止分享、加註標籤等,但這些政策卻不一致,政策語言也常常不夠清楚。

此外,這些干預也常常遭遇逆火,被指控言論審查或是帶有政治意圖,進而破壞了人們對事實查核的信任,或是讓用戶移動到其他更少內容管控與查核的平台,如Parler。

不只如此,社群平台的舉動有有時會被陰謀論者解讀為是在「遮掩事實」,反而被用來佐證陰謀論的論述。且一旦平台出手標示不實訊息,有時反而讓一些他們希望阻止的論述被更多人關注。

研究報告強調,事實查核的角色對資訊生態系愈來愈重要,但事實查核也無法完全捕捉所有的不實訊息。在EIP建立的639篇資訊報告中,僅有42%的論述已被查核,剩下58%沒有被查核或是無法查核,另外一些則涉及鼓吹暴力、跟查核無關。

研究團隊也指出,「不可反證」(non-falsifiable)的論述也為事實查核帶來巨大挑戰,例如宣稱來自「匿名吹哨者」或「朋友的朋友」的消息、關於軟體或選票機偷偷轉換選票的說法,事實查核機構根本無從反證。這一類難以查證的陰謀論說法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持續流傳,成為惡意不實訊息行動的工具。

研究幕後:EIP動員120個研究員

在2020年7月16日組成的EIP,從同年9月3日起開始監測網路上有「阻擋民眾投票或是破壞選舉公正性」之虞的資訊。團隊在選前每天12小時輪班監控,每班約5至20人;到了選前一週,網路監控時間更是拉長至一天16至20小時,且動員所有120個分析師。

研究團隊指出,在選前兩個月,EIP總共建立了269篇資訊報告,而在選舉前一晚至選舉隔日短短三天內(11月2至4日),團隊一口氣產出了240個新報告(選舉當天11月3日一天就有142個報告,佔總體的22%),可見相關資訊的爆量增長與流動。這些資訊來自研究人員的監控,也有政府單位與公民團體的提報。

為了應對選舉日後的大量案件,EIP成立了五個工作小組,分別監控各州與區域、特定群體(如個別族裔群體、黑人、西裔、華裔等)、網紅與首投族、政治極端主義社群、直播平台等。

EIP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研究團隊優先監測搖擺州的資訊生態系,且主要關注美國主要的使用語言英語與西班牙語,所以可能無法涵蓋所有的資訊,而且可能有低估其他語言不實訊息的情況。

推薦閱讀

〈【美國2020總統選情之夜】選務不實訊息蠢蠢欲動 美國查核組織和媒體嚴陣以待〉2020.11.03

〈【美國2020總統大選】美國查核組織破解五大類作票舞弊傳言〉2020.11.07

〈社群平台直播影片 不實訊息活動新戰線〉2020.11.23

參考資料

Election Integrity Partnership <The Long Fuse: Misinformation and the 2020 Election> (報告總結、完整報告、發表會影片)

首頁主圖:2020年12月8日在美國最高法院外的「停止偷竊(選舉)」(Stop the steal)的抗議示威。(路透社/Erin Sc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