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癌瘤作用非常好」?

【錯誤】網傳「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癌瘤作用非常好」?

事實查核報告#559
網傳「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癌瘤作用非常好」?
發布日期/2020年7月17日

經查:

一、人體會自己平衡酸鹼值,酸鹼體質的說法無科學根據。

二、芋頭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他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可以抗氧化,但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三、免疫球蛋白是由人體自行合成,傳言宣稱「芋頭的黏液蛋白可產生免疫球蛋白」無科學根據。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指出:

「為什麼吃芋頭就不會得癌症?
請看清楚了: 
其一:芋頭是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讓癌細胞根本沒有生存的環境; 
其二:芋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癌瘤作用非常好。
其三: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接觸過新鮮芋頭的人都知道,芋頭削皮時那些黏液,沾到身上很癢),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這一點在我們的傳統中醫藥典中都有介紹。 
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芋頭對人體的好處!」

此傳言亦有加長版,宣稱:

「廣西荔浦村,全村3653人,從來都沒有一個人得過癌症。對於籠罩全球的癌症,廣西荔浦村的無癌紀錄,引起了外界的關注。美國頂尖醫學團隊長期駐村進行科研,考察周邊地理環境、氣候以及村民的起居飲食習慣,得出一個結論:這個村沒有癌症,僅僅是因為他們經常吃芋頭!

芋頭,味甘,性平,能散結、軟堅、解毒,每日吃芋頭15~30克,對治療甲狀腺癌、肝癌、淋巴肉瘤等都有很好的功效。據說,荔浦村較貧困,唯一比較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就是芋頭,村民幾乎以芋頭為主食,才讓荔浦村沒有人患癌。

芋頭是鹼性食品:

根據研究,有85%癌症病患屬於酸性體質。因此,體質維持在弱鹼性就能有效預防癌症。而芋頭正是鹼性食物,能中和體內酸性物質,調整酸鹼平衡,讓癌細胞沒有生存的環境。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幾乎都是鹼性食品。

防治癌瘤:

芋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並有輔助治療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複的作用。

增強抵抗力:

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對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來防治腫瘤及淋巴結核等病症。」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3:此傳言亦有媒體報導的加長版,前面宣稱中國廣西「廣西荔浦村」吃芋頭而不會得癌症。

查核

爭議點一、中國廣西省是否有「廣西荔浦村」?人口是否為「3653人」?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檢索,找到中國廣西省「荔浦市」政府網站。根據〈荔浦市簡介〉指出,截至2019年底,荔浦市人口為38.5萬。


圖4:荔浦市政府網站擷圖。

因此,荔浦並非3000多人的小村莊。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芋頭是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讓癌細胞根本沒有生存的環境」,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在第164號報告中已查證,酸鹼體質的說法無醫學根據,人體血液的酸鹼值恆定於「7.35-7.45」之間,不會因為飲食就引起血液酸鹼值大幅度改變。

另外在第506號查核報告中,也有專家指出,「食物的『酸鹼性』並不是指食物的味道,而是食物吃到身體裡代謝成『酸性』或『鹼性』。食用食物之後,人體會自己平衡酸鹼值,因此,關心食物的酸、鹼性意義不大。」

爭議點三、傳言宣稱「芋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防治癌瘤作用非常好」,是否屬實?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專責營養師吳益銘指出,芋頭有95%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大概佔4%,其他含有一些維生素、纖維質,以及鉀、鈣、納、磷、鎂、鐵等礦物質,其中最多的礦物質是鉀。另外,芋頭的維生素、礦物質會比一般根莖類植物(例如馬鈴薯)多。

吳益銘說,芋頭的這些成分可以增加抗氧化能力,但以目前研究來說,沒有治療或對抗腫瘤的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陳星諭指出,芋頭裡含有一些維生素、礦物質,其中單一成分對免疫功能有關,但不代表「芋頭」就可以增加免疫功能。傳言把芋頭中的單一成分擴大解釋。此外,芋頭也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爭議點四、傳言宣稱「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這一點在我們的傳統中醫藥典中都有介紹」,是否屬實?

陳星諭說,芋頭中的黏液蛋白全名叫「芋頭糖蛋白凝集素(Glycol-protein taro lectin)」,它會影響到神經細胞,造成皮膚發癢。但是傳言宣稱此黏液蛋白「能產生免疫球蛋白、產生抵抗力」,沒有科學根據,在傳統中醫藥典也沒有這樣的敘述。

陳星諭指出,在《本草綱目》中,對芋頭的描述是「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寬腸胃」是指可以讓腸胃功能變好,「療煩熱」是指改善營養不良的問題,「破宿血」、「去死肌」則是在古代沒有抗生素的環境裡,補充營養可以讓身體變好,加速傷口癒合。因此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補充營養。

吳益銘說明,曾有研究指出,在細胞實驗中芋頭的黏液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但這僅限於細胞實驗,目前沒有進一步的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可以證明芋頭有抗癌效果,而且芋頭黏液的成分在加熱後就會流失。因此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可以宣稱「芋頭的黏液蛋白可以預防癌症」。

吳益銘說,免疫球蛋白是人體自行合成,芋頭的黏液蛋白和人體的免疫球蛋白沒有直接相關。

結論

一、人體會自己平衡酸鹼值,酸鹼體質的說法無科學根據。

二、芋頭的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他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可以抗氧化,但沒有預防癌症的效果。

三、免疫球蛋白是由人體自行合成,傳言宣稱「芋頭的黏液蛋白可產生免疫球蛋白」無科學根據。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錯誤】網傳「葡萄屬於強鹼性食品...一位服務於公賣局台北啤酒廠的張先生...依照呂革令博士的建議,少吃酸性食物,多吃鹼性食物...發現腫瘤已呈現萎縮狀態」?

【錯誤】網傳「陳惠仁教授強調...熱苦瓜~只殺癌細胞!切2~3薄苦瓜片放在杯子裡, 加入熱水,會變鹼性水...苦瓜汁能調整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