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頻道命名和主題都暗藏學問?志祺七七分享百萬訂閱的影音製作秘訣

🎦YouTube 頻道命名和主題都暗藏學問?志祺七七分享百萬訂閱的影音製作秘訣

 

 

 

 

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自2018年開播,截至2022年3月已累積超過97萬的訂閱數。線上內容市場競爭激烈,又必須面對網軍攻擊和廣告影響,如何能夠堅持原則並脫穎而出?「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創辦人張志祺接受𝙋𝙤𝙙𝙘𝙖𝙨𝙩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時,分享從頻道命名開始就藏有學問的「YouTuber成功法則」,他鼓勵有志者及早投身YouTuber社群,並保持耐心,朝著頻道定位經營下去。

圖:YouTuber張志祺(右)接受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Podcast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左)專訪。

什麼主題的影片容易在YouTube爆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在YouTube上架將近四年,推出超過1,800部影片,張志祺分析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跟「國際新聞」和「心理健康」相關的主題,其次是談論退流行事物的《時代的眼淚》系列,也吸引很多網友的共鳴,此外,把YouTuber圈內爭議事件搬上檯面的《YouTube觀察日記》,也很受到觀眾喜愛。

特別的是,頻道中的兩岸議題經常登上熱門影片。張志祺說,發想的緣起,除了出於團隊的好奇心,也是因為察覺到臺灣人普遍對於中國了解不多,「『牆到底擋住了誰』,這很有趣。」「志祺七七」製播《左邊鄰居觀察日記》系列,聚焦中國的話題性時事,而公開談論兩岸議題,是否擔心被貼政治標籤?張志祺認為,只要議題夠重要,就有製播的價值。

張志祺表示,政治意識型態極端者是社會上的少數,只是較常在網路上發言,「『志祺七七』頻道有點像『偏大眾光譜型』的存在,裡面的討論很多,例如公投議題,影片下方的留言(比例),跟最後投票結果接近。」

儘管張志祺對經營頻道的想法是希望廣納不同意見,但他也坦言曾遭遇網軍攻擊,面對攻擊,他首重「安定團隊內心」。「我們會回到原則——這件事有沒有傷及我們這個頻道的原則或信任。」張志祺抱著「大家都是一國」的心情,從和觀眾的互動中,琢磨更好的呈現角度,也曾因為議題切入方向與大眾關心的面向有所不同,便重新錄製,嘗試不同的討論方式。

置入性行銷也是網紅、YouTuber必須面對的兩難,既要收入,又不能落入拿人手短的困境,張志祺直言不排斥接廣告,但一定會明白標示「含有付費宣傳內容」的標籤,影片資訊欄也會揭露合作單位,讓觀眾不必臆測,甚至在廣告開始前,還會提醒觀眾。「只要確認這東西(產品、服務)是真的、有哪些特點,也是我們觀眾需要的,就好好寫個200字左右的稿念出來。」張志祺說。

至於誰能來下廣告,張志祺表示,只要對方願意接受頻道的多元觀點,不會刻意排除特定對象,「我們的原則是講清楚,講這個議題一定會包含立場不同的討論以及完整的論述。更激進一點,我們通常會去找反對的人,好好採訪他,看看這個論述有沒有什麼問題。」

媒體素養的習慣來自「慢新聞」 張志祺:「等一下」讓很多事情改變

訪談中,張志祺不時提出「多元觀點」的重要性,他認為「媒體素養」是一種習慣,好習慣得按步就班養成,包括放慢接收資訊的步調,「停、看、聽」不同的說法,「其實『志祺七七』沒有很時事、沒有跟得很快,我們都滿慢的,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讓大家知道,你就等一下,等到各種觀點出來的時候,再對照一開始的想法,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會變。」他表示,團隊會將資訊、觀點的碰撞跟演變,整合起來,「這就會養成一個習慣——我現在看到這東西先不要急著轉傳,先思考一下。」

「思辨」是張志祺在創業與經營頻道的過程中,很重要的學習與轉變。他近年也在線上平台開設付費課程,教資訊設計的架構性思考,也教社群和YouTube頻道經營。

YouTube頻道的成功法則是什麼?張志祺透露,YouTube是以創作者為核心來連接內容,因此讓觀眾清楚創作者的角色很重要。他以「阿滴英文」為例,頻道的命名就是以一個角色加一個主題的組合,明確點題。

頻道名稱和服務目標釐清後,張志祺的經驗是,影片中要不停地堆疊問題意識,才會吸睛。「如果是做遊戲、娛樂型的影片,『到底誰會勝出』是核心問題意識,或『接下來遇到、發生什麼好笑的事』,這也是問題意識,怎麼持續堆疊問題意識會是關鍵。」至於知識型影片,張志祺分享,「志祺七七」會在每一段的開頭點出主題,結尾時會承上啟下,帶出下個段落的探討議題。

成為YouTuber的第一堂課 張志祺:現在就投入這個社群裡面

對於有志經營頻道者,張志祺則建議:「如果真的想做,就快點開始做,而且要投入這個社群。」他回憶初入行時,不太了解YouTube生態,因此做出不合市場文化的內容,張志祺提醒有志者多參與YouTuber社群,「年輕人就要來社群年會,有任何機會跟這些人(YouTuber)連結時,展現野心跟動力,趕快去認識。」此外,張志祺認為成功的YouTuber要認清受眾跟目標,並且持之以恆,「關鍵是耐心,通常走到最後的人都經營超級久,爆紅的很少數。」

更多關於百萬訂閱的影音製作秘訣,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這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教育總監黃兆徽所主持的Podcast節目。節目陸續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為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希望達成「群體免疫」,讓大家都和假訊息說掰掰!

請搜尋「新聞真.假掰」,或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

【立即收聽】

新聞真.假掰 — 假訊息Bye Bye|EP06|志祺七七談百萬訂閱的影音製作秘訣:專訪張志祺(YouTuber、青年創業家)【中】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非聽不可的相關訪談】

志祺七七來了!想當 YouTuber 容易嗎?如何確保訊息真實?知識型網紅工作大解密:專訪張志祺(YouTuber、青年創業家)【上】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0tdizi9003b0hzxb40g6gfc/platforms

你的一舉一動,都是臉書的賺錢工具?幫孩子來一劑假訊息疫苗:專訪黃哲斌(專欄作家)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ywvdupiag560993vjy86wud/platforms

【其他精彩訪談回顧】

俄烏戰爭改線上?假訊息滿天飛 臺灣人必須看懂的「資訊戰」:專訪沈伯洋(民主實驗室理事長)(上集)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7447086?i=1000552907703

人流、金流、資訊流,從俄烏戰爭拆解中共認知作戰手法與因應之道:專訪沈伯洋(民主實驗室理事長)(下集)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0ix42trayvr0972bkeo55ov/platforms

「PTT創世神」如何用AI迎擊資訊戰網軍?專訪杜奕瑾(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vtabkc0cn7081913m3x01j/platf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