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Fact 12在巴西】科技平台資金斷炊、AI科技衝擊 全球查核組織思索創新做法
記者何蕙安/里約熱內盧報導;責任編輯/陳偉婷
一年一度的事實查核峰會6月25至27日在巴西登場。時值科技平台支持力度減緩、AI科技影響、外界對事實查核的攻擊也不見緩解,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總監霍蘭(Angie Drobnic Holan)在里約熱內盧呼籲AI公司應立即與查核組織合作,同時也提醒查核工作者必須重新檢視工作方法與溝通語言,讓「事實」更為吸引人。
Global Fact是全球最大的事實查核盛事,由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主辦,今年邁入第12屆。本次峰會是睽違9年、繼Global Fact 3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辦後重回中南美洲。今年吸引全球來自80個國家、約400個查核記者與會。

Global Fact12在巴西舉辦別有意義:擁有超過2億人口的巴西,長期為不實訊息挑戰掙扎。政治光譜高度極化,民眾廣泛使用通訊軟體WhatsApp接收資訊,前巴西總統波索納洛等政治人物由上而下的傳播錯誤資訊,最終導致2023年巴西大選結束後,相信選舉舞弊的抗議者攻擊巴西最高法院、國會與總統府的暴動事件。
過去幾年,曾經命令X封鎖散佈假訊息的帳號、下令X暫停營運的巴西大法官莫拉斯(Alexandre de Moraes)已經成為該國對抗假訊息的代表人物。莫拉斯25日出席Global Fact 12開幕演講,強調科技平台的自律機制已證實無效,呼籲平台要挺身捍衛「有責任的言論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 with responsibility)。

與民眾連結、刺激參與 事實查核的自省之路
2024年的波士尼亞峰會上,霍蘭帶領全球130家查核組織發布〈塞拉耶佛宣言〉,重申事實查核是「為公眾討論提供事實基礎,是體現言論自由、而非言論審查」——一年過去了,不只原先的挑戰未解,社群平台的態度丕變與AI技術為這個相對年輕的新聞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
「未來是否能打造一個基於事實基礎的民主,取決於我們能不能在堅守自我價值的同時,持續改進作法。」面對當前的重重困難,霍蘭在里約熱內盧提醒事實查核工作者自省,重新檢視工作與溝通方法,以免讓民眾感到疏離與高高在上,反而離事實與真相愈來愈遠。
霍蘭說:「我們必須把握機會,讓真相變得更吸引人且更容易取得。」

「我們是在『教導』民眾,告訴他們哪些資訊有幫助;還是在進行對話,聆聽民眾的擔憂並解釋我們的工作方法?」
「我們是使用一成不變的文字,寫一些例行的新聞故事;還是我們在尋找新的、有吸引力的敘事方式,來激發讀者互動參與?」
「我們是否不斷在思考用什麼語言與民眾建立連結,而不是讓人感到疏離?」
「我們是否願意冒險、哪怕可能失敗,但仍持續嘗試來改善我們的影響力?」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總監霍蘭(Angie Drobnic Holan)
今年獲得特殊貢獻獎的阿根廷查核組織《Chequeado》創辦人祖瑪(Laura Zommer)也強調「創新」與「合作」。她認為,查核組織仍應持續堅持「解釋複雜議題」的志業,但須在讀者慣用的平台、頻道與習慣的形式來傳播資訊。
為了達到該目的,她鼓勵查核組織在有限資金下嘗試各樣創新做法,包括與媒體、網紅等任何有助於與讀者建立社群與信任關係的角色合作。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認為Global Fact 12帶給她許多啟發,呼應了她多年來思考事實查核對社會的意義。在她的心目中,事實查核的價值並非「直接告訴讀者答案」,而是拆解事實查核的流程,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與找尋答案。
「很多事情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但我們可以站在事實基礎上、多元的思考。」陳偉婷說。
在救世耶穌像的俯瞰下,全球約400位事實查核工作者2025年在里約熱內盧探討查核組織如何以創新、合作、且堅持品質的的方式永續經營,並應對財務、AI科技、攻擊等挑戰。
以下是今年Global Fact的觀察與亮點:(可直接點按跳轉)
觀察:科技公司集體缺席 TikTok成唯一平台代表
科技平台與查核組織過去幾年處於複雜的合作關係。查核組織一方面批評社群平台針對假訊息防制沒有足夠作為;但另一方面,營運資金又仰賴科技公司的查核項目與獎助金計畫。不過,經過數年的緊密合作,隨著美國政局變化,社群平台對事實查核的態度已經明顯轉向。
Meta率先在今年1月開出第一槍,宣布停止美國第三方查核項目;擁有YouTube、WhatsApp等熱門社群平台的Google也在隨後退出歐盟自律機制。就在Global Fact12舉行的兩週前,Google在一篇網誌裡低調宣布停用ClaimReview標記系統,意味Google旗下平台的搜尋結果將不再優先顯示與搜尋關鍵字相關的查核報告。
科技平台與查核組織的關係降溫也反映在今年的峰會。除了TikTok,主要科技平台今年不再贊助活動,也沒有派人參與,過往Meta、Google、YouTube等科技公司代表在台上與台下查核組織對話的畫面成為歷史。
TikTok在今年峰會期間舉行了一場關於Footnotes(暫譯:社群註解)的說明會,並向現場查核記者搜集這個在4月開始美國試行的新措施。TikTok代表在巴西強調,不會以Footnotes取代專業事實查核記者。
目前外界持續關注Meta是否會在2026年終止美國以外的查核項目(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是Meta的第三方事實查核項目夥伴)。一旦終止,屆時TikTok將成為唯一仍有與查核組織合作的查核項目的社群平台。
根據IFCN年度報告,2024年約有18家受訪組織參加TikTok的查證項目,規模遠小於Meta(約87家受訪組織)。
觀察:查核組織發展受創 急求永續經營解方
社群平台與事實查核保持距離,不只影響平台用戶取得準確資訊,也直接衝擊查核組織營運。IFCN 4月發布的調查報告已經顯示,查核組織將有查核報告減少、裁員或結束營運等趨勢。
在里約熱內盧,更多組織進一步分享他們的近況——也有組織受限資金無法與會。
美國組織首當其衝,包括《Lead Stories》、《法新社》、《PolitiFact》都裁員或是停止與外部記者合作,《Check Your Fact》停止營運,《今日美國》(USA Today)關閉事實查核團隊。連IFCN也無法倖免,在今年第一季裁員。

就連多個美國以外查核組織也傳出裁員與縮小規模,如英國的事實查核服務與科技公司《Logically》早在今年2月就大幅裁員,並在近日傳出破產重整。
除此之外,東歐、非洲與拉丁美洲——甚至是台灣的媒體與查核組織也受到美國政府凍結援外與公共傳播資金衝擊。如美國自由之音旗下、主要在台北營運的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也在2025年5月停止營運。
這樣的困境使得「如何永續經營」成為里約熱內盧峰會的最熱話題。經營有成的大型查核組織如西班牙《Maldita》、英國《Full Fact》強調並提醒其他同業「數據」的價值——這些查核組織手上經過查證與整理的高品質數據,正是AI公司夢寐以求的訓練資料。
美國《PolitiFact》現在正在嘗試組成新的部門,以查核專業為私人或非政府組織的文宣或研究提供查核服務。
一些組織也強調與非營利組織、學術單位、私人公司合作,例如與大學合作,使用校園的空間作為辦公室;或是與一些大型專業服務公司洽談公益服務。如《Full Fact》正接受一家諮詢公司公益服務,為其規劃與打造推銷AI工具的策略與對象。
亮點:全球事實查核機器人上線
Global Fact 12並非都是一片愁雲慘霧。當巴西查核組織《Lupa》創辦人塔達戈勒(Cristina Tardáguila)站上舞台,宣布籌備一年的全球事實查核機器人(Global Fact Check Bot)正式上線,現場爆出掌聲。
曾任IFCN副總監的塔達戈勒一年前在塞拉耶佛第11屆峰會喊話全球查核組織,利用查核組織擁有查核報告等數據的優勢,合力打造一個以查核報告為AI訓練資料的跨語言「超級聊天機器人」,對抗市面上AI對話工具提供錯誤資訊、而且擅自取用查核組織資料的情況
塔達戈勒強調,這是全球第一個由事實查核記者主導管理的AI工具,目前有來自IFCN認證查核組織、IFCN與EFCSN(歐洲事實查核標準聯盟)共60家組織參與,涵蓋全球五大洲共58個國家。機器人初期可支援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等10種語言。
目前查核機器人的建構仍屬初期,塔達戈勒邀請其他查核組織加入合作項目,希望能支援50個語言,未來可能透過機器人盈利。
亮點:首屆事實查核「金標獎」由法新社拿下
IFCN每年在Global Fact頒發事實查核獎,除了表揚查核記者的影響力、創新形式與合作等三個獎項,今年新增「金標獎」,主要鼓勵「嚴謹調查、透明、平衡與清晰的優秀查核報導」—今年由《法新社》一篇揭露「透過散佈中菲對峙假訊息牟利」網絡的調查報導拿下。
2024年上半年,法新社菲律賓查核團隊發現社群平台出現大量與南海爭議有關的貼文,不少貼文誇大甚至虛構中國與菲律賓衝突事件,並暗示兩國已瀕臨戰爭邊緣,散播這些內容的帳號的追蹤者超過千萬。法新社的跨國團隊最終追蹤並聯繫到位於泰國、在幕後經營操縱該網路的人。

「影響力獎」頒給地主隊、巴西《Aos Fatos》在2024年的聖保羅市長候選人的即時查核。5位候選人連續接受電視節目採訪,《Aos Fatos》與電視節目合作,即時查核候選人的言論,並由電視主持人當場反駁候選人的錯誤說法,或是當場補充相關脈絡資訊。
「創新形式獎」由印尼查核組織《Tempo》的遊戲「反詐騙蝙蝠俠」脫穎而出,遊戲可以根據玩家的選擇,顯示十個不同的常用社群平台訊息,玩家需要辨識該訊息是「可信任」或「可疑」,教導玩家如何辨識詐騙訊息。
美國西班牙語查核組織 《Factchequeado》以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與《FactCheck.org》、《PolitiFact》、《Univision》等多家媒體與查核組織的合作查核行動,拿下「合作獎」。 《Factchequeado》是阿根廷查核組織 《Chequeado》創辦人祖瑪在美國成立、專門針對西語族群的查核組織。
亮點:10年有成 充滿活力的巴西查核組織
今年Global Fact在巴西舉辦,由《Lupa》、《Aos Fatos》、《Estadão Verifica》、《UOL Confere》等4家IFCN認證的巴西查核組織共同協辦,也讓世界看到巴西查核組織的活力、創新性與團結。《Lupa》、《Aos Fatos》不約而同在今年慶祝組織成立10週年。
過去幾年,巴西查核組織陸續走過新冠疫情、巴西總統大選、巴西國會暴動事件等艱困考驗,並不吝分享巴西對抗不實訊息的經驗。巴西查核組織也積極透過科技應對資訊問題,例如《Aos Fatos》多年前即投入研究如何以科技輔助工作,包括開發AI資訊監測工具、聊天機器人,其代表作還包括備份14萬筆國會暴動事件相關的影像資料,紀錄錯誤資訊的影響力與證據。

過去10年,《Aos Fatos》總共發布超過1.9萬篇查核報告,其中1.5萬篇是查公眾人物的錯誤資訊。在里約熱內盧的舞臺上,《Aos Fatos》創辦人兼執行長奈隆(Tai Nalon)也播放預告片,宣布《Aos Fatos》將發布系列影片,解析數位平台如何成為政治溝通的主要工具,以及數位假訊息如何被用於政治奪權。
另一家慶祝十週年的《Lupa》,也有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包括揭發巴西市值最大公司的環境醜聞的調查報導,以及詐騙專頁,同時也推出紀錄片,紀錄《Lupa》10年的軌跡與代表作。
推薦閱讀
【TFC雙週報 no.77】來自巴西里約的呼喚 事實查核者仍願為真相而戰
【Global Fact 12側寫】永續經營與應對AI挑戰 事實查核圈的兩大哉問
【2024年事實查核形勢報告】科技公司紛畫界線 加深查核組織營運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