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動態
新冠疫苗將接連問世 疫苗「分配」及「安全性」等不實訊息成各國挑戰
記者何蕙安、馬麗昕/編譯
美國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本周宣布新冠疫苗試驗有效的消息,被稱為黑暗疫情中的一道曙光。但在假訊息大流行之中,這道曙光卻也可能引發新一波疫苗不實訊息,影響人們接種意願,甚至製造社會混亂。
發布日期:2020-11-13
【美國2020總統大選】美國查核組織破解五大類作票舞弊傳言
記者何蕙安、李采寧、劉姿吟/編譯
美國大選仍在緊鑼密鼓開票中。今年由於郵寄選票爆量拉長開票時間,隨著開票結果膠著,以及昨(6)日搖擺州賓州、喬治亞州先後由民主黨翻盤,美國社群平台上充斥著大量關於作票、舞弊的不實訊息,絕大多數是質疑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陣營。
專注研究網路不實資訊的非營利組織First Draft觀測到,在推特為主的社群平台上,出現大量使用文字標籤「#stopthesteal...
發布日期:2020-11-07
【美國2020總統大選】投開票日選情詭譎 不實訊息大爆發
記者何蕙安/編譯
2020美國大選受到大量郵寄選票影響,開票結果迄今尚未出爐。關注不實訊息的《BuzzFeed》記者珍‧李維妮可(Jane Lytvynenko)形容,「不確定性」使得美國形成了完美的「資訊真空」局面,大量的惡意不實訊息趁虛而入。
發布日期:2020-11-06
【美國2020總統選情之夜】選務不實訊息蠢蠢欲動 美國查核組織和媒體嚴陣以待
記者何蕙安/編譯
美國2020總統大選開票日就在美國時間11月3日(台灣為11月4日),由於新冠疫情導致郵寄投票數量大幅升高,耗時的開票程序預計將延長計票時程,使得選舉結果可能無法在當晚出爐,甚至不排除花上數日至數周才會明朗。美國媒體與查核組織憂心,不實訊息、惡意謠言與錯誤報導,都可能威脅美國民主。
美國各家媒體近期提到2020大選當日的情況時,不約而同地使用了「不確定性(...
發布日期:2020-11-03
【拆解中國資訊戰】中國攻擊模式「去中心化」 在地協力者對台傷害大
記者劉芮菁、馬麗昕/報導
台灣民主實驗室發表中國資訊戰的年度分析報告,台灣民主實驗室執行長、臺北大學犯罪學系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指出,資訊戰的攻擊以「內容農場」模式和「在地協力」模式造成的傷害最嚴重,並以「中間選民」最容易受影響。
台灣民主實驗室於10月24日,發布英文版年度分析報告,主題為《震耳欲聾的耳語–中國資訊操作與台灣2020總統大選》(原文為Deafening Whispers-...
發布日期:2020-10-29
匿名者Q陰謀論崛起 成美國民主社會「最急迫威脅」
記者何蕙安/報導
今年在美國快速崛起的陰謀論「匿名者Q」(QAnon)攻擊選舉公正性、傳播新冠謠言、美化暴力,逐漸從網路世界轉為對真實世界的危害。網路與不實訊息研究機構Graphika研究主管梅蘭尼.史密斯(Melanie Smith)警告,「匿名者Q」已成為對於美國政府、公共機關與民主程序的信任感的「最急迫威脅」。
史密斯15日在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舉行的「不實訊息與陰謀論」聽證會上,...
發布日期:2020-10-28
【杭特拜登筆電郵件門】杭特硬碟陰謀論滿天飛 美查核組織追查隱身的行動者
記者陳慧敏、何蕙安/編譯
【說明2020/10/27】杭特筆電硬碟門的事件仍在發展中,若有後續進展,本文亦會更新。此事件仍待更多真實(facts)被揭露和釐清,以得到真相,本文呈現到迄今所知情況。
《紐約郵報》10月14日獨家報導「杭特筆電郵件門」事件後,美國右派陰謀論網站隨後發布自製影片 ,宣稱白宮掌握杭特筆電裡上千張兒童色情照片;與此同時,當初提供《紐郵》...
發布日期:2020-10-27
從論文到IG貼文、科學家到網紅 科學傳播的新挑戰
記者馬麗昕 / 報導
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科學新聞」重回社會的目光,在社群媒體興起的脈絡下,科學知識普及、科學傳播看似更加容易,然而,當今媒體在「傳播」科學時,角色為何?科學新聞的界線又該如何拿捏?將艱澀的學術論文,轉譯成時下受年輕人歡迎的Instagram貼文,成為科學傳播新的挑戰。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Taiwan,簡稱SMC)...
發布日期:2020-10-26
【杭特拜登筆電郵件門】美國媒體與查核組織步步為營 打新聞硬仗
記者何蕙安、陳慧敏/編譯
美國2020總統大選倒數三周,美國保守派八卦報《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宣稱得到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提供的筆電硬碟資料,當中包括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次子杭特‧拜登的私人信件,進而指稱拜登父子涉嫌「通烏門」。
擅長操弄選戰議題的川普前首席顧問班農(Stephen Bannon)是發動故事的主角之一。他除了共同發動此話題,...
發布日期:2020-10-21
疫情時代 台灣傳播學者拆解COVID-19假訊息
記者劉芮菁/報導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團隊分析COVID-19疫情假訊息,其研究指出,疫情初期「病毒」多半和「武漢」、「中國」兩個字彙連結,但後期開始和「美國」、「義大利」等字彙共同出現,顯示不實訊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政治」的輿論操弄。
國防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孫懋嘉/劉芮菁攝影
發布日期: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