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虛假資訊、影響公眾認知:以國家力量進行的訊息操弄

散播虛假資訊、影響公眾認知:以國家力量進行的訊息操弄

文/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羅世宏

在當代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中,資訊戰已成為國家之間競爭影響力的主要手段。無論是選舉期間的政治宣傳、虛假訊息的傳播,還是藉由操縱輿論來影響國際事件,國家力量在背後支持的虛假資訊操作(state-sponsored disinformation)正以更加精緻和隱蔽的形式進行。這些操作利用社交媒體、自動化工具、付費影響者(網紅)以及生成式人工智慧(AI)等技術,對全球政治穩定構成空前挑戰。

 虛假資訊操作的全球擴張

根據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OII)的研究報告,全球已有80多個國家被發現參與虛假訊息操作。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美國等,透過機器人帳號、虛假帳號及付費網紅來操縱選舉、壓制異議聲音,或是散播假新聞,以影響國內外輿論。這些虛假資訊不限於社交媒體平台,更滲透到WhatsApp、Telegram等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在全球南方國家尤其普遍。

非洲大陸成為國際資訊戰的重點之一。中國與俄羅斯在非洲的虛假資訊操作相當成功,部分原因來自當地強烈的反美情緒。根據《The Conversation》於2024年9月4日的報導,安哥拉、衣索比亞、南非和尚比亞等國有許多民眾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敘事深信不疑。俄羅斯的敘事在非洲大陸更受歡迎,尤其是關於烏克蘭戰爭與西方制裁的虛假說法,得到超過70%民眾的認同。


圖1:越來越多文化、經濟和政治活動在網路上進行,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OII)的使命是研究這一轉變,解決線上生活對社會的影響。/截自《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官網

非洲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受到殖民主義的欺壓,如今這些不滿情緒仍然深植於民眾心中,從而為俄中兩國的虛假資訊提供了溫床。俄羅斯與中國各自強調其在非洲的正面角色:俄羅斯作為捍衛主權與傳統價值的保護者;而中國則以發展夥伴的身份出現,掩蓋其在非洲造成的負面影響。

舉例來說,俄羅斯的資訊操作主要集中在烏克蘭戰爭,主要敘事是「烏克蘭戰爭係北約東擴的結果」,並指控西方經濟制裁是當前全球糧食與能源危機的主因。這些敘事得到非洲民眾廣泛認可,儘管多家事實查核組織早已證明這些說法並非事實。

相較於俄羅斯,中國的資訊操作更多集中於其在非洲的經濟與基礎設施項目。中國透過其國家媒體,如中國環球電視台(CGTN)和新華社,將自身描繪為非洲發展的合作夥伴(例如「一帶一路」),並淡化其對當地政治、經濟的負面影響(例如「債務陷阱」)。這些資訊經常與反美的虛假敘事相結合,在非洲多國獲得民眾信任。

南非的例子尤其具有代表性。即使南非在2022年封鎖了俄羅斯國營電視台「俄羅斯今日」(Russia Today,簡稱RT),但俄羅斯的敘事依然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俄羅斯得以利用「記憶外交」(memory diplomacy)——強調俄國在非洲解放運動的歷史貢獻,從而鞏固當地民眾對俄國的支持。

中俄的虛假資訊與影響力操作

除了在非洲的情報戰,中國更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其虛假資訊操作,並運用更高級的技術手段來達到其目標。美聯社於2024年9月28日的報導指出,中國利用偽冒的新聞網站和虛構記者,試圖操控全球輿論。它炮製了一個模仿《紐約時報》的網站,雖然外觀十分相似,但卻發布充斥親中共言論的虛假內容。

這些偽冒的新聞網站影響不限於美國,還擴散到南太平洋等地區。2022年,美國駐太平洋地區的資深外交官科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向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做證時指稱:一篇散布美國在烏克蘭進行生化實驗的虛假新聞,是由中國與俄羅斯合力推廣的。

這些虛假新聞操作並非毫無破綻。以「威爾森・愛德華茲(Wilson Edwards)事件」為例,中國媒體曾大幅報導這位「瑞士病毒學家」的言論,藉以指責美國防疫不力;然而,最後瑞士政府證實這位所謂的專家,根本不存在!


圖2:中國媒體曾大幅報導瑞士病毒學家威爾森・愛德華茲的言論,藉以指責美國防疫不力;然而,最後瑞士政府證實這位所謂的專家,根本不存在!/截自《半島新聞》官網

根據《全球各地由國家在背後支持的虛假資訊》(State-Sponsored Disinformation Around the Globe)一書的分析,國家資助的虛假資訊有三大特點:戰略計劃、資源優勢,以及複雜難於破解。首先,這些操作並非隨機進行,而是由國家精心策劃,系統性地企圖干擾目標國的資訊生態。其次,國家擁有龐大資源優勢,包括技術、專業人才及對媒體的滲透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大規模影響輿論。最後,國家支持的虛假資訊,往往混合真實資訊與虛假內容,製造出「半真半假」的敘事,讓公眾難以辨別,從而增加其可信度。

該書中特別指出,2016年美國大選中的俄羅斯干預,顯示這類操作的精密與廣泛性。根據美國的《穆勒報告》,俄羅斯利用數百個假帳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大規模資訊干預,企圖影響選民偏好。儘管該報告未能直接證明川普團隊與俄羅斯之間有密切聯繫,但該報告詳細記錄了俄羅斯透過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的虛假資訊操作,並且顯示出其在規模與策略上的高度協同行為​。

這樣的現象不只發生在美國。台灣在2020年選舉期間,也遭受來自中國的虛假資訊攻擊。台灣的網路空間與社交媒體充斥著親中共的敘事,企圖削弱台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信任。

雙重標準的美國資訊戰策略

然而,虛假資訊的操作並不限於中國和俄羅斯,美國也曾使用類似操作。根據2024年6月《路透社》的調查報導,美國軍方在COVID-19疫情期間,秘密執行一項反疫苗宣傳行動,目的是抹黑中國的疫苗外交,試圖削弱中國疫苗在全球、特別是在菲律賓等國的聲譽。這些操作透過虛假的社交媒體帳號進行,企圖讓當地民眾對中國提供的醫療物資、個人防護設備及疫苗產生不信任感。

在這項秘密行動中,美國軍方使用至少300個假的推特帳號,散播如「中國疫苗無效」等虛假訊息,並聲稱中國的疫苗含有豬明膠,這使得穆斯林社區對其疫苗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這些假帳號幾乎都是在2020年夏天創建的,而且內容以 #Chinaangvirus的口號為核心。#Chinaangvirus若用菲律賓的他加祿語(Tagalog)發音,意指「中國就是病毒」。這些虛假訊息在社交媒體上散播,影響了菲律賓人接種中國疫苗的意願,導致疫苗接種率偏低。

路透社在報導中批評,美國軍方此一行動不僅悖離公共衛生的基本原則,更將菲律賓民眾的生命置於風險之中。這項虛假訊息操作被揭露後引起各方譴責,特別是這些虛假訊息導致疫苗接種率的下降,從而加劇COVID-19在當地的傳播。美國的這種行為,與其一貫聲稱反對虛假訊息和保護全球健康的立場,形成強烈的反差,暴露美國在資訊戰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也損害了全球公共衛生與防疫的信任基礎。

這種雙重標準的現象,也動搖了人們對疫苗的信任。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這種操作更是雪上加霜,因為這些國家的防疫工作,本來就面臨疫苗供應短缺,與民眾對接種疫苗有疑慮的雙重挑戰。


圖3:2024年6月《路透社》的調查報導,美國軍方在COVID-19疫情期間,秘密執行一項反疫苗宣傳行動,目的是抹黑中國的疫苗外交。/截自《路透社》官網

AI與虛假訊息結合:資訊戰的未來挑戰

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虛假資訊的製作和傳播手法變得更為精密。生成式AI如ChatGPT和DALL-E,能夠迅速生成大量虛假文章、圖片、照片與影片,這些虛假資訊與真實訊息混雜在一起,讓一般民眾難以辨別真偽,也使得虛假訊息的操作變得更加隱蔽,更加難以監測。

2024年10月,OpenAI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揭露,俄羅斯等國利用生成式AI技術來製作虛假新聞及圖片,並透過社交媒體散播。例如,俄羅斯某些機構利用ChatGPT生成虛假文章,聲稱烏克蘭戰爭中的「惡行」是西方媒體所編造的,並使用DALL-E生成虛構的戰爭圖像,以吸引更多人點擊和轉發。這些由AI技術生成的虛假資訊,幾乎能夠做到與真實報導無異,使得它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範圍迅速擴大。

AI的應用對虛假資訊的影響如此巨大,讓人不得不正視這些技術被惡意使用的可能性。即使這些AI生成的內容尚未對大型社交平台構成嚴重威脅,但其潛力無限,尤其是在選舉等敏感時刻,這些工具可能成為虛假訊息操作的「核武器」。

根據《華盛頓郵報》近日的報導,Open AI專門研究虛假資訊威脅的首席研究員班・尼莫(Ben Nimmo)指出,包括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在內的國家利用生成式AI技術來散布虛假訊息,並試圖影響美國總統選舉。其中,俄羅斯和伊朗利用ChatGPT生成政治虛假資訊,並試圖加劇美國的黨派分歧,甚至使用AI生成的圖片來增強其宣傳效果。這些操作雖然在目前尚未發揮廣泛傳播的效果,但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未來的影響不可忽視。

此外,這類AI技術也被應用於全球南方國家,特別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選舉操縱和政治宣傳。這些國家通常面臨資訊管道有限的挑戰,AI生成的虛假內容在當地的影響力往往更加顯著。

有國家力量在背後支持的虛假資訊操作已不再是單一特定國家的行為,而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無論是中國、俄羅斯、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這些資訊戰的操作已經對全球的政治穩定構成嚴峻威脅。尤其在選舉和重大政治事件期間,虛假訊息的操控能夠影響公眾認知,從而左右選舉結果和國際政治局勢。

--

本專欄匯聚名家觀點以饗讀者,其意見不代表本會立場。

閱讀更多

【名家專欄】從歐巴馬到賀錦麗:「出生論」陰謀論捲土重來

【名家專欄】「海地移民吃貓狗寵物」:川普讓網路極端言論,躍升為主流政治論述

【名家專欄】政治語言與事實查核:2024年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