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巴馬到賀錦麗:「出生論」陰謀論捲土重來

從歐巴馬到賀錦麗:「出生論」陰謀論捲土重來

文/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羅世宏

針對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出生論」(Birtherism)陰謀論最近捲土重來,與過去歐巴馬(Barack Obama)遭遇的種族攻擊如出一轍。這些質疑與虛假訊息的目的,是為了削弱有色人種的政治合法性,加深美國社會內部分裂。

「出生論」陰謀論是「出生地懷疑論者」(Birther)相信或編造的一套理論,其本質是種族主義的工具,先前用來攻擊歐巴馬,如今被套用於賀錦麗。

CBS記者布萊恩・蒙托波利(Brian Montopoli)早在15年前就曾報導指出,「出生論」陰謀論始於2007年歐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當時有人質疑他並非生於美國的「天生公民」(natural born citizen),而是出生在肯亞,因此不具備擔任總統的資格。

為了釋疑,歐巴馬競選團隊公布出生證明,證實他於1961年8月4日出生於夏威夷。然而,這並未能平息出生地懷疑論者的懷疑,他們堅信證明是偽造的。

圖1:歐巴馬的出生證明,證實他於1961年8月4日出生於夏威夷。

經過主流媒體和一些有聲望組織的詳細調查,包括查閱1961年刊登在夏威夷報紙上的歐巴馬出生公告,均證明「出生論」陰謀論毫無根據。然而,此陰謀論依然持續蔓延,並得到一些保守派媒體和知名政治人物的支持,例如麗茲・錢尼(Liz Cheney)、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等。還有共和黨國會議員提案,要求總統候選人應提交出生證明。

種族偏見、移民排斥讓「出生論陰謀論」生生不息 

這類陰謀論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部分原因是陰謀論者堅信「真相總是被隱藏」,認為公開資訊都是被扭曲的,而「真實」的資訊只有少數人知曉。陰謀論不僅給人一種掌握「秘密知識」的優越感,還能凝聚他們之間的團結意識。蒙托波利曾指出,共和黨內部一直對如何應對這些陰謀論者感到困惑:若支持陰謀論,將助長不實資訊;若反對,可能會疏遠激進選民。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則是這場持續多年的「出生論」陰謀論運動最顯眼的領導者。

另一方面,正如歐巴馬,賀錦麗的「天生公民」身份也因為她是有色人種而被質疑,顯示美國社會中仍存在深層的種族偏見和移民排斥心理。在拜登總統任內,針對賀錦麗的「出生論」陰謀論再度出現。這些質疑表面上是在法律上爭論她是否有資格擔任美國副總統,骨子裡卻是對她父母移民身份的敵意。深諳此道的川普曾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他「聽說」賀錦麗沒有資格擔任美國副總統,與他先前針對歐巴馬的攻擊如出一轍,都是試圖質疑對手的出生地,及其父母的移民背景。

根據《BBC》的報導,賀錦麗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父親是來自牙買加的黑人移民,母親則是印度裔移民。這些基本事實在法律上足以證明她是「天生公民」,有資格擔任美國副總統。然而,川普及其支持者卻試圖質疑其身份合法性,趁此激化種族、移民問題,將種族偏見作為政治工具。

圖2:今年9月初,網路流傳一張宣稱是賀錦麗在牙買加的出生證明。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證,有官方資料證明賀錦麗出生於加州,傳言挪用一張有疑點的出生證明,錯稱賀錦麗出生於牙買加,因此為「錯誤」訊息。/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賀錦麗的黑人身份也遭質疑

儘管賀錦麗具有黑人血統,但她的黑人身份卻遭到部分美國黑人社群的質疑。部分批評者認為,她與非洲裔美國人歷史的連結不夠緊密,未能完全代表美國黑人社群的文化與歷史經驗:美國非裔黑人社群的身份認同往往與奴隸制、民權運動等歷史密不可分。例如,日前接受《衛報》訪問時,美國黑人歌手珍妮・傑克森(Janet Jackson)說賀錦麗「不是黑人」

除了來自黑人社群內部的質疑,賀錦麗也遭到來自保守派政治對手和媒體的攻擊。根據《Axios》的報導,川普本人曾公開揶揄賀錦麗「突然變成了黑人」,質疑她在政治上利用黑人身份以獲取選民支持。這類質疑與先前針對歐巴馬的「出生論」陰謀論有異曲同工之處。正如《Vox》報導指出,在賀錦麗和歐巴馬的身份問題上,保守派利用陰謀論和種族偏見來挑動選民情緒,企圖透過似是而非的資訊操弄,削弱他們角逐美國總統大位的合法性。

圖3:美國黑人歌手珍妮・傑克森(Janet Jackson)日前接受《衛報》訪問時,說賀錦麗「不是黑人」。/擷自《衛報》官網

出生論、種族主義與性別偏見交織的陰謀論

早在出馬競選總統之前,2011年川普就曾經領導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試圖透過質疑歐巴馬是否出生於美國,來削弱其參選的合法性。即便歐巴馬出示了完整的出生證明,證實他出生在夏威夷,陰謀論依然持續擴散。這類陰謀論不僅針對個人,最終還試圖削弱有色人種參與美國政治的合法性。延續其對歐巴馬的種族主義式的批評,川普透過散播與其身份相關的不實訊息,試圖打擊賀錦麗的政治影響力。

美國憲法明文規定,總統與副總統必須是「天生公民」。此一條文最早出現在美國憲法第二條,並在第十四修正案中得到進一步闡明,即任何在美國出生的人,不論其父母的國籍或移民身份,都自動享有美國公民的身份。此一條款在歷史上多次被用來質疑某些候選人的資格。例如,1968年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喬治・羅姆尼(George Romney)也曾因出生於墨西哥,且出生時父母尚非美國公民,而遭受質疑。

2020年,身為川普支持者的法律學者約翰・伊斯曼(John Eastman)曾在《新聞週刊》(Newsweek)撰文質疑賀錦麗的「天生公民」身份,聲稱她的父母在她出生時並非美國公民,因此她可能不符合「天生公民」的要求。儘管法律界一致認為這種主張沒有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院長埃爾溫・切梅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甚至在接受訪問時以「荒謬」一詞抨擊這種質疑,但此一不實訊息仍然持續在保守派群體中流傳。

針對賀錦麗的陰謀論攻擊,不僅涉及種族問題,還涉及性別問題。做為一位有色人種女性,她在美國政壇中代表著雙重少數,因此也成為種族與性別歧視的雙重目標。《路透社》的事實查核報告指出,賀錦麗的照片被惡意修改,且與虛構的卡邁勒・阿魯什(Kamal Aroush)──謠傳出生在利比亞的一名男性英國公民的形象並列,用來渲染賀錦麗並非以真實身份(真面目)示人。這些虛假訊息企圖以摻有性別暗示的言論來質疑她參選的合法性。

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在2021年的報告中指出,針對女性政治人物的線上攻擊蔓延全球,賀錦麗所面臨的攻擊是典型案例。這些攻擊是針對女性領導人的性別歧視,特別是有色人種女性,她們在爭取平等的過程中,往往遭遇更激烈的排擠與攻擊。 

圖4: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在2021年提出報告,探討網路上性別(gender)與性(sex)的假訊息對女性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威爾遜中心官網

政治操弄與媒體責任

其實,「出生論」在美國政治史上並不新鮮,也經常成為政治鬥爭工具。根據網路新聞媒體《Vox》的分析報導,早在1881年,切斯特・艾倫·阿瑟(Chester A. Arthur)以副總統身份接任遇刺身亡的詹姆士・艾布拉姆・加菲爾(James Abram Garfield)成為第21任美國總統時,就有謠言稱他出生於加拿大,從而質疑他擔任總統的資格。

 如今,「出生論」再次浮現,反映美國社會中的種族關係緊張。隨著更多有色人種進入政治主流,甚至可能出現首位加勒比海裔與南亞裔女總統之際,用陰謀論包裝的質疑聲浪愈加頻繁。包括川普在內的,推動這類陰謀論的要角們,不管有沒有事實依據,只管透過謠言來迎合支持者情緒,並鞏固自身政治利益。

針對賀錦麗的陰謀論不僅是政治鬥爭的工具,還暴露了媒體與政治人物在虛假訊息傳播中的角色。川普在記者會上對賀錦麗參選資格質疑,為陰謀論背書,並利用其在保守派群體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散虛假訊息;而新聞媒體在面對這類陰謀論時,則選擇不同應對方式。

路透社和BBC迅速發布事實核查報告,澄清賀錦麗的合法身份。但另一方面,同樣是主流媒體的《新聞週刊》卻選擇刊登約翰・伊斯曼質疑賀錦麗身份的文章,助長虛假訊息的傳播。儘管後來主編道歉並辯解刊登該文並非出於種族主義陰謀論:「我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篇文章會被怎樣被解讀、扭曲和武器化」(We entirely failed to anticipate the ways in which the essay would be interpreted, distorted and weaponized),但其內容無疑已為陰謀論提供更多延燒的柴火。

圖5:《新聞週刊》主編對於刊登約翰・伊斯曼質疑賀錦麗身份的文章,進行澄清與道歉。/擷自《新聞週刊》官網

 從歐巴馬到賀錦麗:身份爭議何時休?

賀錦麗的遭遇,與2008年歐巴馬競選總統時相似。在全球化的今天,種族地景與身份認同已變得更加多樣化,賀錦麗作為一個牙買加黑人與印度移民混血兒,體現美國日益多元的移民社會結構。然而,這樣的多元背景卻常常成為攻擊的目標。層出不窮的關於種族、身分的陰謀論,雖然子虛烏有,但信者恆信,恐怕很難在短期內以理性和事實改變其僵固的思維與偏見。

換個角度想,這可能也是多元社會難免經歷的障礙,需要時間來逐漸克服。期盼當少數族裔或新移民後代或女性成為美國總統不再是首例或孤例,也就是各種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被打破之後,所有人(包括現在相信歐巴馬或賀錦麗非美國出生的那些人)都得以看到更廣闊的天空,從而讓類似「出生論」的政治陰謀論不再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