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語言與事實查核:2024年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深度分析

政治語言與事實查核:2024年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深度分析

文/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羅世宏

路透社於8月29日公佈最新「2024美國總統大選」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以45%的支持度,擴大領先共和黨候選人川普(41%),領先幅度比7月底增加3個百分點。而賀錦麗之所以能夠「逆轉勝」,在民調上反超川普,咸認與日前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簡稱DNC)有直接關聯。

8月19日至22日在芝加哥舉行的202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已經在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動人演說中結束。除了賀錦麗,還有華麗陣容如拜登總統、歐巴馬夫婦、柯林頓與希拉蕊、桑德斯(Bernie Sanders)與裴洛西等人的精彩演講,充分展現民主黨的大團結,也讓民主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和沃茲的民調領先川普,在11月5日的勝選機會也大幅增加。

DNC作為美國大選年的重要事件,不只是拜登退選後完成民主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政治儀式,也是觀察當代政治語言影響力及選舉過程之媒體角色的絕佳機會。這次DNC的主要演說者,包括參議員伯尼・桑德斯、總統拜登、副總統賀錦麗等,在大會中不僅提出各自論點,更對前總統川普的政策和施政展開尖銳批評。

然而,黨同伐異的政治語言能夠用來團結既有支持者,卻不一定能夠穿透同溫層。面對夾雜許多錯誤訊息的政治語言,優質新聞媒體和記者有責任保持冷靜與獨立性,避免過度被現場的激昂情緒與團結氛圍所感染,必須實事求是,特別是必須告訴公眾事實真相,包括政治人物演說中哪些是錯誤的,哪些又具有誤導性。

這次DNC的四天活動期間,我們可以觀察到美國優質媒體相當程度地堅守使命,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美國今日報》、CNN、公共電視PBS與美聯社(AP)都對政治人物演說內容做了嚴謹、甚至是即時的事實查核。這些優質新聞媒體與記者雖然難免有自身政黨偏向,但對政治語言中的真假並不含糊,透過事實查核,幫助美國公眾了解這些言論有時缺乏關鍵背景,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具有誤導性。

圖1:8月22日,民主黨代表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三晚中,高舉寫有USA字板與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的肖像海報,表達支持。  /達志影像

政治語言的誤導性與事實查核的挑戰

事實查核在媒體報導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選舉期間。然而,面對錯綜複雜的政治語言,事實查核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來自於政治人物刻意為之的誤導性言論,也來自於公共政策與數據本身的複雜性。影響所及,即使是專業的事實查核機構,有時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給出完全準確且無偏見的結論。

以桑德斯對擴大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的評論為例,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宣稱此一政策成功將兒童貧困率降低至5.2%的歷史新低紀錄,而且比前一年降低了46%。根據CNN的事實查核報導,此一說法在2021年確實無誤;然而,桑德斯忽略此一政策僅在當年度實施了一年,並未持續。實際上,隨著臨時性質的擴大政策結束,兒童貧困率在次年(2022年)已大幅上升至12.4%。這種斷章取義的方式顯然削弱了政治語言的誠信,同時也對事實查核構成挑戰。因為政治人物往往引用片面的真實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但刻意忽略這些數據的完整背景,並且對不利自己論點的數據視而不見。

圖2:8月20日,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晚發表談話。 /達志影像

川普執政表現與現實

在這次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川普政府成為多位演講者的主要批評對象,這些批評涵蓋就業、經濟、公共衛生等多個方面。然而,事實查核結果顯示這些言論在某些情況下缺乏全面性或具有誤導性。比方說,參議員迪克·德賓(Dick Durbin)指控川普任期間美國流失數百萬個工作機會。此一數據表面上是正確的,但德賓忽略工作機會流失主要發生在疫情期間。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前的三年裡,川普政府創造了約670萬個工作崗位。

此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團隊在預錄的影片中,試圖透過比較川普和拜登政府期間的平均每月就業成長數字,來強調拜登-賀錦麗政府的經濟「政績」。然而,事實查核指出,這種比較並不完全公平,因為該數據包含經濟從疫情中復甦時的「爆發性」增長。例如,2021年7月新增了93.9萬個工作崗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經濟從疫情衝擊中反彈。因此,將短期增長與疫情前數據進行比較,顯然缺乏對背景的全面考慮。

同樣地,許多媒體也對賀錦麗在大會最後一天的壓軸演說進行事實查核。其中,《華盛頓郵報》指出:賀錦麗宣稱川普曾試圖削減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但此說法「大部分是錯誤的」,因為川普政府提出的醫療保險節省計劃主要是針對醫療提供者,而非受益人,而且川普確實曾承諾不會削減退休福利。其次,賀錦麗指控川普計畫實行全國銷售稅,導致中產階級家庭支出將增加近4,000美元,但華郵的事實查核釐清:賀錦麗高估家庭支出增加金額,因為根據不同的經濟分析,實際增加金額可能在1,700到2,600美元之間。

圖3:8月22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三晚發表談話,宣稱川普曾試圖削減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但此說法「大部分是錯誤的」。 /達志影像

川普與Project 2025的關聯:媒體詮釋與事實之間

Project 2025是本次民主黨大會的熱門主題之一,許多演講者將其與川普直接聯結,甚至將其描繪成川普的政策藍圖。然而,根據美國優質新聞媒體所做的事實查核指出,這種說法具有誤導性。Project 2025是一個由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主導的計畫,目的是為下一任共和黨總統提供政策指導方向。儘管川普政府的多位前官員參與此一計畫的制定,但川普本人並未直接參與該計畫的撰寫或編輯。

然而,眾議員麗莎・羅徹斯特(Lisa B. Rochester)在大會上的發言中聲稱,川普「親自撰寫了」Project 2025的政策文件。此種誤導性的指控,不僅模糊事實,也可能造成選民對川普政策立場的錯誤認知。

同樣地,科羅拉多州州長賈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在大會發言時聲稱,Project 2025的政策文件中明確指出「唯一合法的家庭結構是有母親和父親的婚姻家庭,而且只有父親工作」。然而,根據媒體的事實查核,該政策文件雖然表達對傳統「核心家庭」的偏好,但並未宣稱是「唯一合法的」家庭結構,也未明言父母皆有工作的家庭不算合法。儘管Project 2025呈現的保守派主張有諸多荒謬過份,但前述錯誤說法顯然是對Project 2025文件內容的誤讀,或刻意誇大。


圖4:8月21日,科羅拉多州州長賈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 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三晚,拿著一本關於傳統基金會2025 年計畫的書。 /達志影像

媒體在選舉中的角色:傳遞資訊與事實查核

在關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事實查核中,美國新聞媒體表現稱職。無論是CNN、PBS或是其他知名的優質新聞媒體,都透過詳細的事實查核,對政治言論進行審視,揭露了真相與誤導性言論之間的差異。然而,由於政治語言的複雜性及其蘊含的多重含義,新聞媒體在詮釋時有時也會陷入自身的偏見與盲點中。因此,如何在快速變化的選舉過程中保持客觀、中立,成為媒體面臨的一大挑戰。

眾所周知,新聞媒體在選舉期間的責任不僅僅是報導事實,更包括對政治言論進行批判性分析。分析的目的在於幫助選民理解政策背後的真實情況,而不是被表面數據或政治修辭所迷惑。然而,隨著選舉競爭加劇,政治語言的複雜性也在增加,為媒體的事實查核工作帶來更大壓力,媒體如何確保報導的公正性、準確性,成為選舉報導中的一大挑戰。

圖5:8月20日,媒體平台上的記者聆聽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談話。 /達志影像

政治語言的影響力與公眾信任的建立

在選舉期間,政治語言的使用非同小可,其影響力甚至超越政策本身。政治語言不僅用來傳達政策,也用來塑造候選人形象、影響選民的情緒和投票決定。因此,政治人物在使用語言時,往往會加入誇大、斷章取義甚至刻意誤導的資訊,以達成特定政治目的。

然而,這種策略可能損害公眾對政治體系的信任。當選民發現政治人物的言論與事實不符時,這種信任就會被削弱,甚至導致更深層次的政治冷漠和社會分裂,這正是事實查核何以攸關民主選舉的誠信與公平。事實查核,不僅是一種新聞報導的形式,更是一種維護民主和公正的手段。

在202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政治人物的言論誇大。例如, 拜登總統宣稱他的政府創造了美國20年來最小的種族財富差距,此一說法雖然有部分事實依據,但PBS與事實查核組織PolitiFact合作的報導中指出,這種財富差距縮小現象只反映在某一特定年份的數據,並非整體趨勢。當事實查核揭露這些言論的誤導性時,選民可能會對整個政治體系失去信任。這種信任的流失不僅影響選民的選擇,還可能導致更多的人對政治進程產生懷疑,甚至完全退出政治參與,加深政治冷漠或社會對立。

圖6:8月19日,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拜登總統與孫子站在講台上揮手致意。 /達志影像

媒體與選民互動:從被動接收到主動參與

在數位媒體時代,選民與媒體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密切,選民不再只是被動的新聞接收者,而是能夠主動參與資訊的傳播和討論。社交媒體平台為公眾提供發表意見、質疑權威和分享資訊的管道,而這也使得新聞媒體的角色變得比過往更加複雜。

隨著越來越多的選民透過社交媒體獲取資訊,傳統媒體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也更容易受到挑戰。例如,社交媒體用戶可能會對媒體的報導進行即時評論,甚至透過網路工具自行查核事實,並據此檢視新聞媒體的報導與評論。

因此,媒體在報導時需要更加透明,並且要能夠解釋其事實查核的過程和結論,以贏得公眾的信任。比方說,在報導川普政府的經濟政策時,媒體應該清楚地說明其數據來源和分析方法,並且要能夠及時回應公眾的質疑和批評。

此外,媒體還需要更加重視與公眾的互動,而非只是單方面地傳遞資訊。透過有系統地蒐集公眾需求、偏好與意見,新聞媒體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更聚焦的報導與分析。這種互動性不僅有助於強化媒體的影響力,也能夠促進公眾理解事實查核的重要性。


圖7:CNN在臉書上的新聞貼文,內容是關於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第三晚,前總統克林頓針對前總統川普的外交策略發出質疑。社交媒體用戶即時針對媒體報導進行評論。/截自CNN官方臉書

事實查核需要公眾的支持和參與

2024年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再次凸顯事實查核在選舉期間的重要性。透過對政治人物公開演說內容的深入分析,事實查核不只是一種防止誤導性資訊擴散的手段,更是一種維護公眾傳播權利和民主社會穩定的重要工具。

然而,事實查核的工作遠不止於此。隨著選舉過程的進展,媒體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包括如何在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保持客觀性,如何應對來自不同政治勢力的壓力,以及如何確保報導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這些挑戰需要媒體的不斷努力和創新,以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履行其民主社會中的重要職責。

在此同時,事實查核也需要公眾的支持和參與。只有當選民積極參與事實查核過程、在乎事實查核結果,並對政治言論保持批判性思維,民主社會才能夠真正受益於事實查核的力量。

 

圖8: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針對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開闢查核專區

延伸閱讀

【名家專欄】製造暴動:虛假訊息與英國反移民街頭動亂
【名家專欄】防制AI深偽造假與濫用:科技與立法的競合與變化
【名家專欄】川普槍擊事件虛假訊息狂潮來襲,如何查核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