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2-2025/5/18】闢謠TOP10
台幣兌美元近期強勢升值,一度跌破30元。有媒體誤傳川普表示台幣匯率應達13.3比1,實際上川普從未這麼說,這是錯誤訊息。新冠疫情近期升溫,民眾應提高警覺。一段流傳多年的疫情謠言再度出現,並引發與食物禁忌相關的錯誤訊息跟風擴散。
另一方面,烏俄於5月中旬重啟停火談判,雖尚未達成協議,卻出現「案外案」:英法德三國領袖前往基輔與澤倫斯基會面途中,遭陰謀論捏造在火車上吸毒。此外,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期爆發衝突,網路流傳多段假訊息,包括挪用電玩片段與造假中文字幕的影片,刻意誤導視聽。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傳言熱點:川普未提台幣13.3匯率目標;陰謀論虛構英法德領袖吸毒
川普政府反覆的關稅貿易政策,對全球市場造成衝擊。近期有台灣媒體報導「川普脫口說台幣跟美元的匯率要到13.3比1的訊息,政府不敢說?!」這是錯誤資訊。該報導內容沒有引述任何消息來源,且瀏覽美國財經媒體、主流新聞機構與國際通訊社,也都沒有出現川普說過這句話的新聞。
還原網傳報導脈絡,4月17日《商業周刊》封面故事報導川普政府白宮經濟顧問米蘭入閣前、2024年11月曾提出俗稱「海湖莊園協議」的構想,探討此波關稅戰,台幣兌美元是否可能升值至13.3。網傳媒體跟進《商周》報導,卻將該文以米蘭入閣前的構想、加上自身評估的看法,誤稱為川普的說法。
5月9日,英、法、德三國領袖搭乘夜間列車前往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會議畫面中出現的衛生紙等物品,卻遭陰謀論者捕風捉影,宣稱三人在火車上吸毒。
從媒體拍攝的畫面可見,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梅爾茨在車廂內迎接英國首相施凱爾入席。當時桌上已有一團白色物品,三人並未刻意掩飾,直到寒暄結束後,馬克宏才將其收起。所謂的「白色粉末袋」,實為一團揉皺的衛生紙;而被稱為「湯匙」的物品,實際上是梅爾茨手中的攪拌棒或竹籤。
|印巴衝突:電玩片段與假字幕混入戰爭敘事
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恐攻爆發衝突。網路流傳一段宣稱是印度戰機被擊落的影片,實際上卻是遊戲畫面《武裝行動3》。這款遊戲在過去多次被挪用宣稱是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等現場畫面,遊戲開發商也曾為此發文闢謠。
另一段附有中文字幕的影片宣稱印度總理莫迪要求法國賠償戰機損失,實為假訊息。原始影片實際為莫迪針對克什米爾攻擊發表的談話,內容強調將追查恐攻幕後主使。
|隨著疫情升溫捲土重來的新冠傳言;食物禁忌舊謠言再起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預估6月達到高峰。雖多數為輕症或無症狀,仍可能轉為中重症,若出現重症警示症狀,應立即就醫。
一段聲稱「新型變異株XBB更致命」的傳言,每當疫情變化便在社群流傳。事實上,XBB已在2023年逐漸消失,目前國內流行株以NB.1.8.1與XEC為主,境外移入則以JN.1最多。對於民眾擔憂變異株毒性升高,實際上病毒致病力持續減弱,重症與死亡風險明顯低於過去BA.2時期。當前感染症狀以上呼吸道為主,症狀比之前的Omicron病毒株輕微。
另外,「兩種食物不能同吃」的舊謠言再次流傳,如「蝦子+維生素C」、「榴槤+可樂/酒」。蝦子和維生素C一起吃並無危害,這是來自英語系國家流傳的舊謠言。榴槤與可樂同食無害,網傳「中毒致死」說法是誇大不實。不過,榴槤與酒一起食用,則可能會影響酒精代謝、導致酒醉症狀。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
【❌錯誤】網傳:最新變異株Omicron XBB不同以往、更致命?
【❌移花接木】影片:被導彈追著跑,第一視角看印戰機被擊落?
【❌錯誤】報導:川普脫口說台幣跟美元的匯率要到13.3比1?
【❌錯誤】網傳:英法德領袖在火車上吸毒,馬克宏將白粉袋藏起?
【❌錯誤】網傳:維他命C和蝦子一起吃會中毒?
【⚠部分錯誤】網傳:榴槤和酒一起吃會中毒,嚴重會致死?
【❌錯誤】影片:電動車電池不可以拿到電梯裡,會產生靜電爆炸?
【❌錯誤】影片:印度總理莫迪要求法國賠償戰機損失?
【⚠部分錯誤】網傳:彭博社報導美日談判破裂,日代表退出?
【❌錯誤】影片:這是寡婦燈塔,昆蟲身體展開花朵?

(記者:吳仲安;責任編輯:陳培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