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YouTube Instagram TikTok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5/8/25-2025/8/31】闢謠TOP10

2025-09-012025-09-01 每週謠言TOP10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期熱傳的社群傳言多聚焦於民生和健康議題,一則假借台大院長吳明賢名義發出的「送給中高齡的5句話」,短短幾天就有數百則的LINE通報,也大量出現於臉書社群動態,以「名人加持」增添假訊息可信度。

另有好幾則傳言是「假的」治安提醒,例如把常見的詐財手法渲染成「新騙術」;或捏造根本不存在的治安事件;或挪用他國犯罪影像說成是台灣扒手盛行。這些假治安傳言看似「善意提醒」,實際上卻帶動社會治安混亂的恐慌印象。

本周值得關注的3類傳言如下:

|假治安謠言再現:異國影像與老梗詐術混搭重傳   

出門在外、小心扒手,應該是每個人從小都會被教育的事情;但台灣比起國外,治安相對好,基本上不用太擔心財務被搶或被扒的壞事降臨。近期一則影片卻擾動人心不安。

影片裡好幾個人在市場攤販買菜,其中一組人,趁人挑菜不防備時,偷走皮夾;搭配的傳言稱「湖口市場的扒手影片」或「頭份市場的扒手影片」,讓人對台灣治安捏把冷汗。

其實,影片發生地點根本不在台灣,而是越南的市場扒手竊案,當地的媒體和社群均有很多消息。有心人挪用他國影像後,冠上台灣地名,意圖讓人對台灣的治安產生不安全感。

類似的謠言還真不少,近期熱傳的另外三則傳言,也是同性質的「假治安提醒」。 一則是利用AI生成影像、錯誤宣稱台北車站出現「刻意撞掉手機勒索賠償」的新騙術;還有一則是改編國際謠言,說街上有人在發精美鑰匙扣,是金光黨的追蹤器;還有「永流傳」的謠言說高雄出現割臉、搶劫的「名片黨」,其實也是不斷變換事發地點、不斷重傳的老謠言。

|  冒用醫師名號 助長錯誤健康資訊與詐騙傳播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送給中高齡的5句話」傳言,近期非常熱傳。傳言的問題很多,除了假借「吳明賢」的名義發文以外;傳言內容提到「記憶差不等於阿茲海默症」、「睡不著不是失眠」、「滿身痛是神經老化正常現象」、「體檢異常不是生病,而是數值沒更新」等,是片面、稍嫌武斷的說法。

高齡醫學專家表示,網路訊息或許是想要善意提醒,「不要把老化都想成疾病」;但是,有時候老化確實也會帶來疾病,傳言太籠統、太簡化的說法,反而會造成誤導,讓年長者對健康警訊掉以輕心。

醫師的名號常被利用,最常見的是假借名醫之名,架設一頁式網站販售特定商品,最近中醫師吳明珠無端受害,被說研發了生髮產品。這也不是吳明珠第一次被盜用名號,此種手法會不斷出現、冒用不同醫師的名號、販售不同商品。民眾買東西前務必確認官方網站、查詢當事人粉專。

|台泰軍火交易到山難離奇失蹤 影片虛構敘事熱傳成本低

自從AI技術大躍進後,製作AI生成影片的門檻大幅降低,搭配AI生成影片的虛構敘事,成為社群「打不死的蟑螂」,不斷換話題、不斷增生。近期有兩則熱傳的影片,一則說「台灣提供戰機的萬劍彈給泰國,扭轉泰柬衝突戰局」;另一則說「有5名大學生在雪霸山區失蹤,證實被山區非法集團殺害」,這些訊息搭配生動影像講的煞有其事,但從頭到尾都是杜撰。

台灣的萬劍彈是台灣中科院研製、專用國造戰機經國號設計,根本沒有輸出國外。台灣的雪霸國家公園,歷年來從未發生5名大學生山難事件,傳言影片利用時事、悲劇虛構敘事,試圖引人注意。

專家表示,此類以AI大量生成的假訊息應該是為了賺流量,因為演算法的偏好,喜歡看這種內容的人,會一直看到類似內容,加上AI創作成本低,從流量生意的角度來看並不差。

近期還有一則熱傳影片,宣稱台灣的政治人物于北辰被痛毆;這則不是AI影像,而是挪用中國微博用戶製作的搞笑影片,製作成本更低廉的「cheap fake」。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

【❌錯誤】網傳: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送給中高齡的5句話?
【❌錯誤】影片:頭份、湖口菜市場有扒手,景氣不好要注意?
【❌錯誤】影片:台北車站碰撞摔手機,要求高額賠償的新騙術?
【❌錯誤】影片:摩托車騎在高雄人行道,會被科技執法開罰?
【❌錯誤】網傳:街上有人在發精美鑰匙扣,金光黨新的詐騙手法?
【❌錯誤】網傳:不要隨意開車窗,高雄出現割臉男?
【❌錯誤】網傳:電子發票通知中獎,但載具有誤須更新?
【❌錯誤】影片:于北辰上節目被揍?
【❌錯誤】影片:台灣提供萬劍彈給泰國,扭轉泰柬衝突戰局?
【❌錯誤】影片:2003年有5名大學生在雪霸山區失蹤?

(記者:陳偉婷;責任編輯:陳偉婷)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立案字號 新北教社字第1092527630號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 衛部救字第1141362484號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