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Global Fact 12側寫】永續經營與應對AI挑戰 事實查核圈的兩大哉問

2025-07-022025-07-02 活動紀錄

記者/何蕙安;責任編輯/陳偉婷

陽光、海洋、沙灘、比基尼,位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FGV校園大樓外頭風光明媚,但在場內舉行的第十二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Global Fact 12),不管是台上或台下,來自全球300多個事實查核工作者的心情似乎沒有這麼輕巧。對事實查核的各式攻擊一直不是新鮮事(全球查核組織在GlobalFact 11峰會發布「塞拉耶佛宣言」,強調事實查核不是審查,而是保護言論自由),但當曾經熱忱的合作者——特別是科技公司也開始與事實查核劃清界線,仍讓人措手不及。

第十二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Global Fact 12)6月25日至2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場。Poynter/Andressa Guerra
第十二屆全球事實查核峰會(Global Fact 12)6月25日至27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登場。Poynter/Andressa Guerra

科技公司態度轉變 事實查核成「另類禁忌」

曾經支持事實查核組織的科技公司表明不再支持「事實查核」;查核組織收到一個「黑名單清單」,要求募資企劃案裡要避開「事實查核」等關鍵字;正在成立的亞洲事實查核聯盟,已經決定不要把「事實查核」放在名稱中,雖然是希望納入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但背後也有募資的考量。

今年的峰會大家午餐自理、沒有歡送派對,整體規模簡約不少。不過3年前,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Global 9,當時科技平台搶著贊助;今年,只有TikTok孤零零的在贊助者名單上。

2016年,因為受到龐大的政治與社會壓力,美國科技巨頭爭先恐後的向事實查核組織挹注資源——使得事實查核工作儘管充滿挑戰,但至少在這段時期,一些組織多少得以獲得資源,並且快速擴張。對準確資訊的需求在新冠疫情時期進一步上漲,全球查核組織數量快速膨脹。

隨著川普回任美國總統,科技巨頭順勢調整策略,上述的榮景已經不在。Meta1月初宣布終止美國第三方事實查證機制,其他科技公司也欣然跟進。一時之間,曾經備受追捧的事實查核瞬間被打入冷宮。這樣的轉變撼動全球事實查核產業。首先,許多查核組織仰賴科技公司(特別是Meta)的資金;二來,這些曾經的合作者開始與「事實查核」劃清界線,大家不再談「事實查核」,取而代之的是「Informaition Integrity」(資訊完整性)或「Information credibility」(資訊信賴性)這樣更「中性」的詞彙。

化解外界對「事實查核」敵意 用親近性和人性互動拓展影響力

今年里約熱內盧峰會上,人們討論「事實查核」這個詞的使用:或許查核記者自認事實查核是為民眾帶來查證過的準確資訊、解釋重大議題,但民眾不見得有同樣的認識;或是查核組織的工作其實更廣泛,單單「事實查核」4個字可能無法完全定義。另外,查核組織認為是為大家帶來「事實」,是不是聽來自視甚高?某種程度來說,一些民眾將「事實查核」與「審查」連結在一起,也是可以理解的想法。

尤其,在今天有些人對於事實查核帶有敵意、不再受追捧的環境下,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事實查核組織是否要以別的名字包裝自己的工作?至少,在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總監Angie Holan的腦中,確實曾冒出這樣的念頭。

事實查核界仍沒有清晰的答案。不過,在里約的舞臺上,參與討論的Holan、印度查核組織Quint主編Ritu Kapur等人還是傾向繼續使用「事實查核」這個詞。兩人認為,就算停止使用這個詞,攻擊並不會因此減少。查核工作者該思考的,或許是如何讓事實查核讓人感覺更親近、更人性,不要冷冰冰、不要像是高高在上的機構,並且讓人感受到其影響力與重要性。

例如Quint推出新系列「假訊息、真後果」(Fake News Real Impact),透過真實故事呈現假訊息與謠言如何摧毀人們的生活。

「我覺得人們還是需要事實查核。」Holan説,「我不相信大家會不想知道事實,只想在一片黑暗中摸索。」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總監Angie Holan(右)、印度查核組織Quint主編Ritu Kapur(左)6月25日討論關於事實查核面對的攻擊。攝影/陳偉婷
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總監Angie Holan(右)、印度查核組織Quint主編Ritu Kapur(左)6月25日討論關於事實查核面對的攻擊。攝影/陳偉婷

AI改變資訊生態 事實查核如何與之共舞

除了財務與名聲,事實查核還面對更多挑戰——科技,特別是AI。

與前一年聚焦在「如何辨識AI生成的虛假內容」的挑戰不同,今年峰會的討論幾乎圍繞在AI如何劇烈改變人們接收資訊的習慣——人們未來可能不會再透過搜尋引擎、新聞網站尋找資訊,而是把自己的問題丟給AI,讓AI提供答案。在這樣的情況下,查核組織的查核報告要怎麼樣讓大家看到?FullFact的技術總監Andrew Dudfield説,再過5年,或許9成的用戶都不會再上查核網站。

現在當民眾使用Google搜尋內容,Google會優先顯示一段AI摘要;就在峰會的前幾天,Google宣布停止使用Claim Reiview,這是一個全球查核組織使用已久的標記系統,讓Google平台的搜尋引擎(包括YouTube)優先顯示查核報告的工具,有助於民眾在搜尋時接收到查核資訊。Google最新舉動對查核組織又是一大打擊。AI聊天工具 全球事實機器人即將上線!

查核組織還在熱烈討論要如何扭轉這樣的情況,如何在這樣的劣勢下傳播內容?是否也把AI當成助力?事實查核組織如何跟AI公司合作?一個令人振奮的最新消息是,經過一年的努力,巴西查核組織Lupa創辦人Cristina Tardáguila在峰會舞台上雀躍地發布了由她領銜的AI項目「全球事實聊天機器人」(Global Fact Chat Bot),計畫使用事實查報告訓練AI,目標是提供一個基於準確資訊的生成內容的AI聊天工具。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查核組織響應。

巴西查核組織Lupa創辦人Cristina Tardáguila 6月27日在巴西事實查核峰會舞台上發布了由她領銜的全球事實查核AI合作項目「全球事實聊天機器人」(Global Fact Chat Bot)。Poynter/Andressa Guerra
巴西查核組織Lupa創辦人Cristina Tardáguila 6月27日在巴西事實查核峰會舞台上發布了由她領銜的全球事實查核AI合作項目「全球事實聊天機器人」(Global Fact Chat Bot)。Poynter/Andressa Guerra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