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闢謠超人】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

2024-02-012025-01-19 闢謠超人

本篇闢謠超人主角 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

專家姓名:廖英凱

職稱: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專業領域:爭議性科學議題、科學教育與傳播、能源科學

社會爭議議題常常與科學有關,例如醫學、食安、疫情、核能等,因為與民生相關,更有熱傳的本錢,但也因為知識門檻,相關謠言破解不易,仰賴專家言簡意賅的說明,拉近民眾與科學的距離。

廖英凱是科學傳播的專家,也是科學月刊的編委,每當遇到困難、複雜的科學議題,查核記者會問很多看起來很笨的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的詳細解釋,並致力降低科學傳播的門檻。

廖英凱的闢謠真心話:

我真的很想知道,在「適時查核忠心(?)」工作,會不會有職業災害?

想想你好不容易畢了業,還可能有點新聞媒體的經驗,吃著火鍋唱著歌地衝到了事實查核與闢謠工作的第一線。

然後每天面對各種移花接木借屍還魂的舊影舊圖舊文,還有成千上萬竄改虛構誤植捏造以及AI深偽蠢蠢欲動,再常態性地輪流當當1450和中共同路人。

這些大概都還算簡單的工作,然後有一天晶片戰爭了,全境封鎖了,天搖地動了,幼兒園下毒要零檢出了,核廢水要製造哥吉拉了,火箭飛過警報催下去了。你突然發現每一個議題都需要那些遺忘已久早已棄守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科資訊工藝生活科技,那怎麼辦?當然是問專家嘛~

然後發現,知道自己一知半解的好專家都不太說人話還會怕媒體,從外太空到內子宮都能舌燦蓮花熱愛鎂光燈的專家倒是製造了不少謠言。那到底要怎麼區分專家與知識的好壞真偽?媒體識讀又不會教這個…

事實查核聽起來是份不太健康的工作對吧 =w=

那臺灣社會又是有多麼的不健康,才讓這份工作如此的重要且被期待著呢?

推薦閱讀 

【部分錯誤】網傳「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海鮮有毒不要吃」?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fc-taiwan.org.tw)

【錯誤】網傳「日本排放核廢水,未來鹽巴有輻射不要吃、不要淋輻射雨會致癌」?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fc-taiwan.org.tw)

【部分錯誤】網傳報導與傳言稱「東電承認,日本66%儲存核廢水放射物超標」?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fc-taiwan.org.tw)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