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2023/6/12-2023/6/18】闢謠TOP10

2023-06-192023-06-20 每週謠言TOP10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觀測到,近期一周的傳言有三大主題,整理如下:

|新北市餵藥案訊息混亂 一起掌握關鍵訊息

查核中心觀測到,新北市餵藥風波,家長送驗檢驗結果引發各方專家、政治人物和官方機構解讀,訊息一時混亂,各方尚未有共識,卻引發家長、幼保界焦慮,針對感冒藥是否含違禁成分、是否開帶家中寶貝去做公費檢驗,讓家長憂心。

查核中心除了處理錯誤訊息,整理是否該帶家中幼兒的四大關鍵資訊,查核中心採訪多位專家,包括醫學檢驗專家、臨床醫學醫師和毒物學等專家,建議家長不要忙著帶孩子檢驗,應該先觀察兩大重點:一是孩子是否有接觸巴比妥可能性,二是孩子有沒有異於平常的症狀,沒有以上狀況,不需檢驗;有症狀,應該先就醫,由醫師來評估是否需檢驗。

至於家長面對網路流傳的檢驗報告,或者自行送驗的檢驗報告,都建議交由醫師來解讀,醫師會協助病患來追查原因。

報導一度傳出用感冒藥也有危害,查核中心採訪藥師和小兒科醫師說明,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常用於治療流鼻水、過敏,輕微副作用是嗜睡,不會有成癮問題,且使用的歷史已經很長,安全性資料足夠,適量使用,不會危害健康,也不會造成記憶力衰退。若兒童服用感冒藥水,出現嚴重嗜睡,可以跟醫師討論調整藥方和劑量。

專家指出,感冒藥不能跟有成癮風險的巴比妥相類比。

|假訊息攻擊國防無能

查核中心近期發布兩則報告打擊國防主題相關的假訊息,這兩則攻擊國防無能的假訊息影片,一則是以蔡英文與部隊通話影片,錯誤宣稱「通話被共軍蓋台」,一度引發台灣政論節目熱議,透過專家解釋,蔡英文跟地面部隊通話使用的是封閉的內部專線,但共軍廣播聲音源來自戰管中心監控的廣播頻道,兩者系統不同,傳言卻錯誤扭曲為「蔡英文通話被蓋台」。

另一則是台灣採購美國無人機價格買貴五倍,實際上,經過查證,傳言是引用採購案發布時的「預估報價」,然而,實際契約出爐後會有「實際合約採購內容與價格」,破解了「買貴五倍」的假訊息。

|AI圖和仿真機器人? 真假傻傻難分清

AI生成的照片和影像,常讓人讚嘆,近期,民眾熱傳一張「阿湯哥和替身合照」,照片中的阿湯哥栩栩如生,年輕如昔,實際上,這張人物合照恰好是AI生成照片,查核記者教您用肉眼去辨識這張AI照片的細節。

AI生成圖的辨識用肉眼能搞定嗎?專家說,偵測工具沒有百分之百準確,現階段AI生成圖仍容易有破綻,民眾仔細檢視照片中的不合理之處,仍有機會辨認出AI生成圖。這些不合理之處包括:光影不合理、身體部位比例不合理、毛髮和身體融合處不合理、手指和耳朵等細節不對。

有趣的是,查核中心觀測到,通訊軟體近期把專業舞者的舞蹈表演影片,錯誤宣稱為「仿真機器人」,實際上,仿真機器人最厲害的、業界最頂尖的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發表的Atlas機器人,不論是臉部表情、肢體動作,仍無法像真人細膩,差距仍很大。

查核中心近期也發布報告,有網傳影片是把電影片段和AI生成圖串起來,錯誤宣稱馬斯克與他所製造的美女機器人親吻,實際上,傳言是虛構瞎掰的,而影像也不是真實新聞事件,而是剪輯拼湊出來的。

特別感謝排行榜技術提供:#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
特別感謝排行榜資料來源:#Cofacts真的假的資料庫

【❌錯誤】網傳:感冒藥水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
【❌錯誤】網傳:嚇死人的紀錄,5月底單日死百人?
【❌錯誤】網傳:蔡英文與部隊通話時被共軍蓋台?
【❌錯誤】網傳:台灣花6億,5倍價錢買美無人機?
【❌錯誤】影片:下月郵電雙漲,電價6月、10月都要漲?
【❌錯誤】影片:這兩位舞者都是AI機器人?
【❌錯誤】影片:馬斯克打造女機器人,會生孩子?
【❌影像變造】圖片:湯姆克魯斯和特技替身演員合照?
【❌錯誤】網傳文章:科學家研發神藥,人可活到150歲?
【❌錯誤】影片:坐籃球上滾動,攝護腺癌免開刀?

【更新說明2023/6/20】感謝讀者來訊指正,原文原稱新北市「餵毒案」,為求精確避免誤解,調整文章語意。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