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虛幻社群AI當道 擺脫謠言的求生之道
記者陳偉婷/報導
社群平台演算法、AI新科技都在改變你我的生活,也創造一個有利假訊息傳播的環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和優質新聞發展協會7月29、30日舉辦「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探討AI科技可以快速造假訊息、影響輿論環境,但也可能成為協助事實查核的利器。而社群平台追求放大點閱的經濟模式,讓能勾動民眾情緒的傳言更有擴散的空間,因此民眾懂得辨識訊息來源、學習識讀和主動查詢,是生活在網路虛幻訊息環境中必備的求生之道。
圖1: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29日、30日舉辦,聚集百名對事實查核和調查報導有興趣的熱情民眾參與/攝影:林鼎皓
今年「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內容聚焦在「AI時代的真假挑戰」、「社群平台的假訊息漩渦」及「網路帶風向訊息的現象與解方」,且邀請〈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的撰稿記者、2022卓新獎調查報導獎得主蔣宜婷與「卓新獎新聞報導專案獎助計畫」獲獎助者楊語芸分享〈台灣高山農業的美麗與哀愁〉。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說,AI新科技讓資訊環境有大幅度的改變,也對事實查核造成挑戰。透過本次工作坊,邀集專家與民眾共同探討台灣社群訊息的生態,整備因應AI快速生成假訊息的挑戰。此外,也透過優秀記者的調查報導分享,讓大眾認識好的調查報導、背後產製的挑戰,以及優秀媒體、從業人員和報導對社會的意義。
活動現場聚集近百名、來自不同領域對調查報導、事實查核和假訊息有興趣的民眾,每一場論壇的問答時間,講者和民眾都積極的交換意見,現場氣氛熱絡。不少學員都分享,學習到許多新知,也對假訊息的流通、事實查核的運作有更多了解。尤其聽到調查記者努力追求社會重大事件的真相,精神讓人感佩。
今年「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也首創分流教學,提供「AI識讀破解」、「數位調查術」和「高中查核教案分享課」,讓學員可以依據其學習需求覓食,也透過縮小班級規模,讓講師和學員有更多討論和交流。
AI時代的真假挑戰
圖2:AI新科技的快速變化和技術更新,對資訊生態造成影響,也給新聞業帶來機會/攝影:林鼎皓
AI工具ChatGPT、AI繪圖在2022年開始引起全球注目,也在教育、商業領域蓬勃運用,媒體產業也希望能借重AI科技提供更新穎的資訊傳播管道,如有電視台創造AI主播,讓閱聽眾有更新奇、更身歷其境的收訊體驗。但AI能快速生成、幾可亂真的特性,也成為資訊生態重大隱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宗翰、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孔令傑認為,面對AI挑戰「沒有唯一解方」,但是民眾都應了解AI,養成辨認「訊息來源」的媒體素養。
蔡宗翰和孔令傑提醒,ChatGPT是文字接龍產生器,但很多民眾都把它當成搜尋引擎,對其提供的答案不假思索、甚至信以為真。AI工具也可能被拿來帶動選舉風向,因此民眾對於網路上沒有具名的訊息要更謹慎應對。
林日璇則說,在AI生成內容爆發的時代,新聞媒體更重要,這也是新聞產業的亮光點,因為新聞做的就是具有事實查證的內容。民眾應該認知,ChatGPT提供的內容定位應該是「協助整理、創意思考發想、事實基礎改寫」。而任何「事實陳述」都需要有可信來源,在這個資訊容易產製的時代,新聞產製過程中求證內容,提供可信的事實陳述更為重要,也是新聞業更為可貴之處。
《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也在工作坊分享6大應對AI訊息的訣竅,包含運用常識判斷影像不合理處、善用搜尋、借助查核工具、明察秋毫發現影片破綻、注意資訊履歷和來源、且在不疑處有疑。雖然辨識AI訊息可能會愈來愈困難,但掌握基礎素養可以降低危害風險。
延伸閱讀:AI時代的真假挑戰 學者:民眾應了解AI、辨認訊息來源
社群平台的假訊息漩渦
網路社群平台成為民眾獲取資訊的主要來源,其演算法設計將更多帶有情緒的極端貼文推送到讀者眼前,不僅打造同溫層效應,讓社會議題討論更加極化,也創造了社群平台和假訊息的經濟共生模式:訊息愈情緒、愈多人看、愈有點閱率,平台得到廣告效益,助長假訊息傳播。
圖3:《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分享社群平台演算法對青少年造成危害。/攝影:趙元彬
社群演算法會推播有害假訊息,黃哲斌舉例,美國有案例顯示,一位少女自覺肥胖,透過TikTok搜尋飲食療法,平台演算法卻推薦越來越多極端飲食療法、骨瘦如柴的影片給這位少女。
還有一位失戀的年輕人,原本只是在TikTok尋找勵志影片,平台卻推薦其他鼓吹暴力、自殘的影片,其中一部臥軌自殺短片更讓這名年輕人選擇仿效、結束生命。《華爾街日報》實驗申請100多個TikTok機器人帳號,其中30幾個帳號年齡設定是未成年,平台竟對這些未成年帳號推薦色情、毒品、情趣用品的短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表示,平台演算法改變也可能影響造謠者與傳言生態。以臉書為例,臉書是台灣政治公共討論重要園地,原先在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當時有許多臉書政治粉專,今年幾乎都改為臉書政治社團,讓社團內的同溫層與內聚力更加強化。
其他平台如PTT、Mobile01也是假訊息、帶風向重要路線,從這兩個平台發動的貼文變得顯著,如日本蛋價便宜、北部女生結婚不想到南部辦桌的「流水席事件」,都從匿名社群發動,引起社會討論、媒體轉傳,讓議題更被放大。
黃哲斌提醒,年輕世代充滿正義感,討厭假訊息,或被商業、政治操作的訊息,但他們卻不重視新聞來源,反而容易相信假訊息;他建議,年輕族群應在自身「社群小泡泡」之外,選擇、接受其他更多元管道所獲取的資訊。
圖4: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黃兆徽(左起)、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劉昌德和《天下雜誌》編輯顧問黃哲斌,共同探討社群平台演算法下訊息傳播的樣態。/攝影:趙元彬
如何打破平台與假訊息的共生模式,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劉昌德說,除事實查核工作,透過政府管制與廣告自律,廣告不要資助假訊息,而是資助優質媒體報導,讓更多真實與正面的資訊可以讓閱聽眾看到。此外,社群平台業者應該透過合理的廣告分潤補助優質媒體報導,讓媒體可以產生更多好新聞,藉此才能抗衡假訊息。
延伸閱讀: 跳脫社群平台演算法攪動的假訊息漩渦
網路帶風向訊息的現象與解方
網路上常有特定人士針對議題發表看法,引起網友注意、呼應後,形成輿論風向,「帶風向」訊息如何擴散影響力、如何識讀,成為社群世代的共同挑戰。
圖5: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主任李志德建議,應觀察帶風向或假議題的生態系。/攝影:趙元彬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主任李志德說,要觀察帶風向或者假議題的建立,必須先認知到這是一個「生態系」,也就是說會有一個中央廚房設計議題,找人撰寫報導,接著會有KOL在各式平台上將這訊息/議題擴散出去。這些內容會再經過各式二創,不斷疊加新的謠言,轉化成多種版本的不實訊息。
李志德認為,單則訊息的查核固然很重要,但由於假議題/帶風向必須要從生態系觀察,因此可以整理相關傳言的脈絡,或許可找出生態系運作的蛛絲馬跡。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則說,帶風向是特定人拋出特定議題意圖引起討論,但他關注到輿論環境裡有「共造風向」,一群人可能是有意或無意的擴散特定言論、引發風潮。如2020的金鐘獎頒獎典禮,2名原住民青少年奪得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 他們穿上泰雅族與達悟族的族服上台,以族語致詞,但當晚多數網路媒體下標都以「裸露屁股蛋」形容。
圖6: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以「共造風向」概念說明網路訊息生態。/攝影:趙元彬
管中祥說,「一家屁股蛋,全家屁股蛋」的風向應不是網軍刻意操作,而是媒體產製結構上,因應快速產製新聞、小編把關推播,煽動性、引人注意的內容更容易引起關注,而沒有用傳統新聞守門的角度思考,相關新聞的呈現是否恰當。但當網路上開始出現關注原民服飾、文化的聲音,又會形成另一種「共造風向」,輿論氛圍也會轉變。
媒體搶快、淺碟的報導或許賺到了流量,但也導致罵名。管中祥提醒,譬如「記者腦殘、媒體很廢」的負評,都在降低民眾對媒體的信任,而認知作戰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民眾不相信媒體、不知道什麼可以相信,就更容易被操弄。媒體應思考守門過程、改善產製結構,大眾也應有意識鼓勵、支持優質的媒體和資訊環境,讓媒體更有空間改變。
ETtoday新聞雲總編輯林妏純則以自身媒體工作史帶出網路媒體崛起,讀者瀏覽網路新聞求的是一個「樂趣」、「打發無聊」,當新聞愈能引起民眾注意和互動,就能帶進更多流量,也讓媒體嚐到流量變現的甜頭。但從傳統新聞學角度思考,她也對網路新聞愈發碎片化感到不安,為了搶快可能誤植、待查、偏頗、煽動,外界也常質疑網媒不重視重要社會議題而追求膚淺的報導。
圖7:外界常質疑網媒在網路帶風向,Ettoday總編輯林妏純選擇「直球對決」,說明Ettoday的改革行動。/攝影:趙元彬
林妏純說,「帶風向」是網路媒體一個很大的負面標籤,尤其常被質疑網媒是不是跟網友一起帶風向?身為Ettoday總編輯,她推動編輯室自律、改變編採的流程、提升新聞的品質,希望讓外界看到網媒也有反思、求真,爭取民眾支持。
例如日前討論多時的「熱炒店白飯事件」,她就要求記者一定要採訪到當事人,包括學生、老闆本人、校方等多方說法,經過綜整之後,再刊出來,不能只片面引用網路上言論。又例如網媒常被質疑「不問授權直接抄用」,她也舉「超商浩克」結婚的新聞為例,證明有取得其太太的授權才報導。
林妏純表示,Ettoday有內控的源頭警示,提醒記者要採訪當事人、沒有當事人說法前不要出,內部也建立「守望相助雲」和「進步雲」,發現有問題的內容公開舉報、透明直接,也常以他山之石作為借鑑。努力的路還在延續,Ettoday找專家教記者查證、數位搜尋,找得獎記者分享優秀專題、找學術圈探究AI利用的可能性等,希望讓產製內容回歸專業。
更多工作坊精彩內容,請見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