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烏俄戰爭既視感】科索沃報告:「科索沃是下一個烏克蘭」假訊息 引爆恐懼

2022-04-282025-02-02 研究與動態

記者何蕙安/報導

2008年才從塞爾維亞獨立的巴爾幹半島國家科索沃,因為與烏克蘭有著雷同的區域政治威脅,使得科索沃社會在席捲全球的烏俄戰爭不實訊息海嘯中,出現了不少充滿「既視感」的錯誤訊息,例如宣稱塞爾維亞即將攻打科索沃。

科索沃查核組織《hibrid.inf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烏克蘭戰爭:政治宣傳與假訊息」,該報告與普利斯提納大學(University of Prishtina)新聞系合作,以烏俄戰爭全球查核協作計劃#UkraineFacts的數據為基礎,探討在戰爭爆發後兩週、科索沃與全球流傳的戰爭錯誤資訊的內容與形式,並對媒體與大眾提出建議。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根據#UkraineFacts的數據,在開戰後兩週(2月24日至3月9日),全球參與開協作計劃的組織共發布1403篇查核報告,其中科索沃所在的巴爾幹半島,包括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 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共發布了156篇查核報告;有193萬人口的科索沃則有35篇。

《hibrid.info》觀察,在這次戰爭中,各種形式的科索沃網路媒體是傳播錯誤資訊的最大平台(占總數45%),這些網路媒體報導的錯誤資訊,其實都是先在其他國家以別的語言流傳,之後才被翻譯成阿爾巴尼亞語,流進科索沃;第二大傳播管道是臉書,占總數的40%。

科索沃的既視感

科索沃跟烏克蘭長期以來都在爭取加入北約與歐盟。對於科索沃人民來說,今天發生在烏克蘭的戰事可能格外的感同身受。

在1999年北約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失去對科索沃的控制;而實質上獨立的科索沃2008年在美國、英國及多數歐盟會員國支持下通過獨立宣言、宣布脫離塞爾維亞,台灣也在當年承認科索沃獨立。

不過,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宣言,迄今仍視科索沃為其國土的一部分。從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仍持續替科索沃境內的塞裔籌辦選舉;塞爾維亞的傳統盟友俄羅斯也始終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俄羅斯總統蒲亭多次指1999年北約空襲南斯拉夫是北約侵略與擴充的證據。

塞爾維亞準備入侵科索沃的假訊息 引爆恐慌

科索沃共有兩家獲得國際事實查核聯盟認證的查核組織,分別為《hibrid.info》與《kallxo.com》。報告指出,雖然大部分烏俄戰爭查核報告(89%),都是查核宣稱在烏克蘭戰爭的誤導或錯誤影像,但在科索沃的歷史背景下,也有不少網路傳言涉及科索沃情勢與社會脈絡。

包括過去俄羅斯政府與蒲亭都曾以科索沃當例子,把科索沃比做烏克蘭游離地區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把俄羅斯的干涉行動與北約1999年干預科索沃地區的事件相提並論。

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出現一些「假新聞」宣稱塞爾維亞正在準備入侵科索沃。但《hibrid.info》發布查核報告破解,指出這一類「假新聞」都是來自可疑的網站,並非真正的新聞媒體,也不是可信的消息來源;但因為這一類網站數量眾多,而且經常改變網域,所以偵測的難度很大。

烏俄戰爭假訊息流竄全球

研究報告發現,烏克蘭戰爭錯誤資訊的傳播跨越國界,並不限於在地理位置較近、或受戰爭局勢直接衝擊的歐洲國家流傳。在與戰事距離相對較遠的印度、巴西,查核報告的數量也相當可觀。

據其統計,在開戰後首兩週,印度與西班牙發布的查核報告數量最多,在1403篇分別佔了20%與10%,緊接在後的才是土耳其與巴爾幹半島國家等經濟或安全被戰爭高度影響的國家。當然,一個國家查核數目的多寡,也跟一個國家的人口與事實查核組織數量等有關。

在這份報告中,台灣事實查核組織發布的查核報告數量約佔總數的3%,與波蘭、蒙特內哥羅、敘利亞、希臘、英國等國家並列第六名。


圖1: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兩週(2月24日至3月9日),各國查核報告數量的排名/擷自研究報告

另外,在俄羅斯與中國,以及中亞或高加索地區與莫斯科較友好的國家,當地並沒有IFCN認證的查核組織,因此也不在#UkraineFacts的計畫中,在本研究中並沒有相關的數據。

從全球範圍來看,錯誤資訊的傳播形式以影片與照片為主,分別佔了36%跟25%;研究期間並沒有出現純音訊檔的錯誤資訊。傳播管道方面,有超過50%來自臉書,推特緊追在後,其次是Instagram與YouTube;其他的即時通訊軟體如WhatsApp、Telegram也常被用來傳播誤導內容。


圖2: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兩週(2月24日至3月9日),全球查核組織查核的錯誤資訊的傳播平台/擷自研究報告

媒體與閱聽眾聯手打擊錯誤假訊息

有鑒於媒體是傳播錯誤資訊的主要平台之一,此研究報告呼籲,考慮到不實訊息的數量龐大,戰區的消息來源通常涉及政治宣傳等,媒體報導時應該要謹慎地查證與確認消息來源,把內容的正確性放在第一位,而非搶快報導。

此外,在報導這一類災難時,編輯台時應該要在文章標題中提供完整資訊,且與新聞內容相關聯,避免用釣魚式標題,因為有些讀者只讀標題,不看內文,編輯應避免使用煽動的標題。

這份研究報告提出建議,讀者與觀眾可在阻絕錯誤資訊流傳出一份力,可以做的是:閱讀可信度較高,且具有有公信力的媒體;對於缺乏透明度、新聞沒有署名、沒有公開編輯政策的媒體提高警覺,因為其較可能散佈誤導資訊。讀者要培養對於新聞內容的批判性思考,避免在不自覺之間傳播錯誤資訊。

推薦閱讀

【烏俄戰爭】#UkraineFacts:全球查核組織聯手對抗戰事假訊息, 2022/03/02

參考資料

Shkëlzen Osmani, Alban Zeneli, War in Ukraine: Propaganda and disinformation, 2022/04/14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