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流傳「研究發現頭皮塗抹洋蔥汁可促進生髮」、「洋蔥汁可改善各種掉髮」等說法。經查,網傳研究發表於2002年,實驗是針對自癒機率高的圓形禿,並未證實對雄性禿有效;且洋蔥汁等天然偏方並非標準治療方法,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一、網傳「頭皮塗抹洋蔥汁可促進生髮」說法來自於2002年一篇刊登於《皮膚病學雜誌》的小型研究,發現在頭皮塗抹洋蔥汁6週後,有20例患者(86.9%)出現毛髮再生。
然而,皮膚科醫師表示,此試驗僅追蹤8週、樣本數小、資訊不足,未有後續研究驗證,可信度有限,且研究內容僅針對圓形禿,並未證實對雄性禿有效。
二、皮膚科醫師表示,洋蔥汁、迷迭香精油等天然偏方並非標準治療方式,效果不穩定且難以標準化,且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
此外,掉髮原因多,圓形禿可能是壓力、免疫系統失調所造成,就算不治療,也有高比例可自然痊癒;但雄性禿則與基因與荷爾蒙相關,若延誤治療將持續惡化。建議民眾若有落髮問題應就醫,避免因偏方延誤正規治療。
因此,目前並無明確證據顯示網傳宣稱的「洋蔥汁」可改善各類型掉髮,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訊息稱,皮膚病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每天兩次把洋蔥汁塗在頭皮上,有86%的人重新長出頭髮。另外,也有傳言聲稱洋蔥汁是預防掉髮的天然妙方,可改善各種類型的掉髮,因為洋蔥內的硫、槲皮素等成分可以促進生髮,添加迷迭香精油、讓洋蔥汁發酵後再塗抹,效果更佳。
查核
查核點:傳言內容是真的嗎?
傳言引述2002年洋蔥汁生髮研究,但缺乏後續有效的報告,可信度不足
查核中心將「hair onion juice research」等關鍵字利用Google搜尋,可查找到2002年有一篇刊登於《皮膚病學雜誌》的論文,研究者使用生洋蔥汁液對圓形禿(alopecia areata)進行臨床試驗;檢視摘要,可確認傳言引述的研究正是此篇論文,2025年也有一篇文獻回顧提及此論文。
2002年這篇論文中的試驗分為洋蔥汁治療組(共23例)與自來水對照組(共15例),結果發現,在頭皮塗抹洋蔥汁6週後,有20例患者(86.9%)出現毛髮再生,且男性顯著高於女性。因此,該論文指出,生洋蔥汁在促進毛髮再生方面優於自來水,可作為圓形禿的有效局部治療方法。
不過,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表示,目前僅有這篇來自伊拉克的論文進行洋蔥汁對圓形禿的臨床試驗,但論文中可信的臨床資訊不足,且缺乏後續有效的論文報告,可信度並不高。
皮膚科醫師柯博桓也指出,這項研究追蹤了8週,並不清楚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維持情況;他說,根據臨床經驗,許多落髮治療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維持效果,一旦停止治療,落髮症狀可能會復發。
此外,柯博桓也提醒應考量治療的標準化程度,因為研究中使用的是新鮮的生洋蔥汁,但不同批次洋蔥的品質及製作方法的差異,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的一致性。
洋蔥汁療效未證實,延誤雄性禿治療恐更嚴重
(一)皮膚科醫師簡銘成指出,在輔助或另類療法中,確實可能會討論咖啡因、洋蔥汁的生髮療效,但無論是圓形禿或是雄性禿,在皮膚科標準療法中都不包括洋蔥汁。
他說,傳言提到的洋蔥汁、迷迭香精油等,由於塗抹後不致於危害健康,自己並不會阻止患者嘗試,不過,由於這些偏方效果不彰,之後患者還是會回歸皮膚專科治療。
簡銘成表示,掉髮的原因很多,其中,圓形禿與雄性禿的成因及表現均不同。他說明,圓形禿就是所謂的「鬼剃頭」,患者會出現錢幣狀的局部掉髮,這是因為免疫系統的淋巴球去攻擊毛囊所造成,例如壓力過大免疫失調,就可能會導致圓形禿。
圓形禿的治療方式包括注射或塗抹類固醇藥物、小分子免疫療法等。不過,簡銘成引用統計數據指出,即便未採取任何治療,1年後50%的圓形禿會自行痊癒,2年後痊癒比例更達80%。
至於雄性禿,其外觀則是髮際線後退、頭髮逐漸稀疏。簡銘成說,雄性禿與基因遺傳有關,相關基因有300多組,目前尚未發展出基因療法;雄性禿也跟荷爾蒙有關,是毛囊對雄性荷爾蒙敏感所致。
他表示,雄性禿的治療方法包括口服、外用等藥物,如果患者不治療,掉髮情況100%會惡化,如果雄性禿患者誤信網傳「洋蔥汁可改善各種類型的掉髮」說法,有可能延誤治療時機,導致掉髮越來越嚴重。
(二)柯博桓表示,網傳研究主要是針對輕微的圓禿,但臨床上許多輕微的圓禿都會自癒,因此,也有可能是疾病自己控制的結果;而對大部分的雄性禿來說,洋蔥汁仍未被證實有效。
他也提醒,天然並不意味著絕對安全,洋蔥汁仍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包括接觸性皮膚炎、紅腫、瘙癢等症狀,且洋蔥汁的刺激性氣味也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對於傳言提到洋蔥汁添加迷迭香精油更有效的說法,柯博桓認為精油有助舒緩與放鬆,對於圓形禿患者可能有間接的幫助,但精油並非直接作用於毛囊,不能作為掉髮的有效治療,且對雄性禿更是無實質幫助,建議民眾如有落髮問題,應找皮膚科醫師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