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台大骨科名醫說疫苗不能打,免疫系統變差」?
【錯誤】網傳「台大骨科名醫說疫苗不能打,免疫系統變差」?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10版】
一、專家指出,目前並無接種新冠疫苗讓身體免疫系統長期變差的科學證據。
疫苗產生的抗體只能對抗專屬對應的疾病,接種新冠疫苗不會降低免疫系統對抗其他疾病的能力。新冠疫苗追加劑的追蹤數據也發現,疫苗具安全性且副作用反應並未增加。
二、醫師指出,間歇性斷食、補充生理食鹽水並非正規新冠肺炎治療手段,未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有效。染疫者應視身體狀況尋求正規醫療或即時服用抗病毒藥物。
三、專家指出,科學界對維他命D與治療新冠肺炎關連性有許多研究,截至目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或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制定補充維他命D作為治療COVID-19 的指引。維他命D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規模的試驗證明。
四、專家表示,新冠疫苗嚴重不良通報死亡個案並未確認與新冠疫苗相關,不宜直接以接種疫苗死亡率與染疫死亡率等簡化數字評估接種新冠疫苗的利弊。
網傳影片內容渲染新冠疫苗第四劑風險,且提供未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染疫照護方式,有誤導民眾、延誤治療之風險,並錯將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個案直接等同與疫苗有因果關係,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近期流傳一則影片,搭配訊息指出「台大骨科的名醫說疫苗不能一直打 他讓身體變壞免疫系統變差」。網傳影片長度為4分59秒,主題為醫師對BA5的看法及如何照顧確診病人。
檢視影片內容,為兩名男子對談,其中一人為骨科醫師。該醫師在影片中宣稱,打第四針,真的要去打,要寫遺書,他有同學打了疫苗過世、重傷,有疑慮應該要停一下。他自己沒有打疫苗,5月份染疫,全身不舒服,之所以沒有重症跟補充維他命D有關係。
該醫師分享,他照顧確診病人會打電話關心,提醒要遵照處方、間歇性斷食,就不會去醫院。間歇性斷食提供給病人的是高濃度26%鹽水,一湯匙6C.C.泡在200C.C.水裡面,變成0.9%的生理鹽水,喝這個家裡就有點滴了,沒有吃東西、點滴一喝,免疫力就上升,腸胃道細菌健康,就不會變成重症。
該醫師說,過去Delta是比較厲害的,疫苗評估就是風險和利益評估,染疫死亡率低,約萬分之四,打疫苗死亡率多少,目前數據大概三四萬分之一,打疫苗都是健康的人,健康人用的東西規格應較高,但台灣現在疫苗死掉1600、1700人。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人物是台大骨科名醫嗎?
查核中心向台大醫院求證。台大醫院表示,該醫師為自行開業診所醫師,並非台大醫院員工。
爭議點二、網傳「多次接種新冠疫苗會讓免疫系統變差」,是否有科學證據?
(一) 查核中心諮詢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他表示,接種新冠疫苗追加劑並不會讓身體免疫系統變差,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每年都會接種的流感疫苗,也沒有因為每年定期接種而免疫系統愈差的道理。
邱南昌說,接種疫苗之後體內的抗體會上升,但可能打了好幾劑之後,抗體還是上升,但上升程度沒有前幾次明顯;但也不會因為抗體上升有限而影響免疫功能。
邱南昌也說,疫苗是有專一性的,新冠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但不會去降低免疫系統對其他疾病的免疫力,因此說打疫苗會讓免疫系統變差是錯誤的說法。
(二)查核中心在查核報吿第1913號針對接種新冠疫苗是否影響免疫系統,採訪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症專家邱政洵、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顧正崙。
邱政洵表示,打疫苗確實會對身體造成一些影響,所以才會出現接種後的副作用,如發燒、疲倦等。所以疫苗確實會影響身體,這是沒錯,但這是短暫性的影響,要關注的應該是長期的作用,但目前為止尚無證據證明疫苗對免疫系統會有長期的副作用。
顧正崙說,接種疫苗之後必定會對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是很複雜的,健康狀態下免疫系統也會自成平衡,目前並無足夠證據可證明接種疫苗會長期影響免疫系統。
顧正崙說,mRNA疫苗也是相對較新的疫苗,需要更多時間觀察,科學必須講求實證,或許在若干年後會有更嚴謹、更新的研究結果可證明其可能性,但現階段就直接說mRNA疫苗可能長期破壞免疫力,結論下得太快,也無法說服目前的主流科學領域。在科學證據尚未出爐前,民眾仍應參考目前主流科學界的論述及相關防疫、公衛專家的建議。
綜合以上,接種疫苗對免疫系統會產生短暫影響,如出現接種後副作用;但目前並無強烈科學證據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對免疫系統會有長期影響,也不會因為接種追加劑而讓免疫力變差。
爭議點三、間歇性斷食、補充生理食鹽水和維他命D,可以避免染疫重症?
(一)邱南昌表示,間歇性斷食、喝生理食鹽水,並不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式,也沒有足夠科學證據可以證實有效。
邱南昌說,現在很多染疫者在家自我照護,對於這些可能不會造成危害的療護方式,或許對身體沒有傷害,但不能仰賴這些民間療法而排擠真正有效的療法。此外,就算有確診者分享其自我照護的成功經驗,也不代表他的經驗可以被複製,每個人的病症和身體狀況不同,染疫者應視身體狀況尋求正規醫療協助。
(二)查核中心諮詢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
齊嘉鈺說,間歇性斷食的研究,包括動物實驗或是臨床試驗,多是針對肥胖、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針對新冠病毒感染治療效果的評估僅有少數的小型研究報告。絕大多數針對上述慢性疾病以間歇性斷食進行的臨床試驗也都只研究一小段時間,所以長時間的間歇性斷食是否可以達到效益尚未證實。此外,間歇性斷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主要是特定的族群,其結果無法完全適用於所有人口。
齊嘉鈺說,美國NIH的專家認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數據建議或反對使用維生素D來預防或治療COVID-19 。此外,沒有任何大規模的實證依據支持口服補充生理食鹽水可以避免COVID-19重症。
(三)基隆長庚醫院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邵時傑協助檢索相關實證資料,找到一篇發表於2022年2月15日的"Doe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reduce COVID-19 severity? a systematic review"(補充維他命D會降低COVID-19嚴重度嗎?系統性回顧)探討補充維他命D對COVID-19病人的嚴重度及死亡風險影響的論文。該論文搜尋20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7篇與維他命D有關的系統性回顧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補充維他命D可降低COVID-19病人的死亡風險和後續重症照護的需求。
邵時傑說,截至現今,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或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制定關於補充維他命D作為治療COVID-19 的指引。雖然現在有許多研究分析補充維他命D於COVID-19病人的治療效益,但這些研究間有高度異質性且研究人數較少,尚無法做為明確建議補充維他命D作為COVID-19病人的輔助治療藥物之有效證據,期待未來更多大型且高品質的臨床試驗進行效果驗證。
邵時傑表示,民眾若染疫建議還是以常規療法(支持性症狀緩解藥物以及高風險族群服用抗病毒藥物))為主,若出現危急症狀,如喘到無法說話、臉色發白且皮膚濕冷或意識改變等,應盡速撥打119就醫。若有其他自然療法或補充營養品需求,請民眾諮詢醫師或藥師。
(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明,微量維生素如維他命D、維他命C和鋅對維持免疫系統有所助益,但不能治療COVID-19。
綜合以上,未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生理食鹽水、間歇性斷食可治療新冠肺炎;有實證研究認為,維他命D可作為輔助療法,但目前美國CDC和世界衛生組織都沒有將維他命D納入治療指引。
爭議點四、傳言稱接種疫苗死亡率為三、四萬分之一,這樣的計算方式有什麼問題?
(一)齊嘉鈺表示,接種疫苗後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與疫苗相關或是無關的,染疫後的死亡率在不同族群、年齡層、原本的健康狀態、有無慢性病、醫療資源與治療方式等影響下差異也很大。因此,直接以接種疫苗死亡率與染疫死亡率這樣簡化的數字來定論接種疫苗的利弊並不適當。
(二)根據食藥署COVID-19疫苗不良事件通報資料,截至111年11月2日,新冠疫苗嚴重不良事件通報死亡件數為1592件。
根據食藥署說明,疫苗不良事件通報是指,在接種 COVID-19 疫苗之後任何時間,通報者主動通報因懷疑或無法排除與疫苗施打相關的任何事件。這些通報事件時序上發生於疫苗接種之後,但不表示為接種疫苗所致。
根據食藥署分析,接種COVID-19疫苗後死亡的通報案件,個案年齡中位數72歲。各年齡層的死亡通報率,大於65歲以上為每十萬劑9.6,50至64歲為每十萬劑2.2、18至49歲為每十萬劑0.7、12至17歲每十萬人0.2、5至11歲每十萬0.1及小於5歲是每十萬劑0.2。
接種單價疫苗後7天內的全死因死亡事件進行的通報值/背景預期值比較分析,結果顯示不分廠牌及個別廠牌的各年齡層男性與女性的通報死亡事件數(通報值)皆未高於預期死亡事件數 (背景預期值)。
(三)查核中心在編號1401查核報告採訪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翁瑞宏、和信醫院藥劑部主任、藥害救濟基金會前董事長陳昭姿。上述專家指出,不良事件通報的死亡人數,與接種疫苗是有「時序」上的相關,但不一定有因果關係,是否有因果關係需要嚴僅的審查才能確定。
綜合以上,新冠疫苗嚴重不良通報死亡個案並未確認與新冠疫苗相關。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1/10版】
一、專家指出,目前並無接種新冠疫苗讓身體免疫系統長期變差的科學證據。
疫苗產生的抗體只能對抗專屬對應的疾病,接種新冠疫苗不會降低免疫系統對抗其他疾病的能力。新冠疫苗追加劑的追蹤數據也發現,疫苗具安全性且副作用反應並未增加。
二、醫師指出,間歇性斷食、補充生理食鹽水並非正規新冠肺炎治療手段,未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有效。染疫者應視身體狀況尋求正規醫療或即時服用抗病毒藥物。
三、專家指出,科學界對維他命D與治療新冠肺炎關連性有許多研究,截至目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或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制定補充維他命D作為治療COVID-19 的指引。維他命D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規模的試驗證明。
四、專家表示,新冠疫苗嚴重不良通報死亡個案並未確認與新冠疫苗相關,不宜直接以接種疫苗死亡率與染疫死亡率等簡化數字評估接種新冠疫苗的利弊。
網傳影片內容渲染新冠疫苗第四劑風險,且提供未有足夠科學證據的染疫照護方式,有誤導民眾、延誤治療之風險,並錯將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個案直接等同與疫苗有因果關係,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專家對接種第四劑新冠疫苗的建議
邱南昌表示,目前台灣大多數民眾都已經接種過多劑新冠疫苗,就算再染疫,重症、死亡的風險也大為降低,但對於重症死亡的高風險族群,如免疫力不全、年長者、有慢性病者等,儘管打過多劑疫苗,其產生的保護力仍低於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可以保護高風險者,仍應該執行,而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
邱南昌也說,從追加劑的相關追蹤數據中也發現,疫苗的安全性高,造成的副作用反映也沒有增加,因此對高風險族群,仍建議要接種第四劑以達最好的保護效果。
至於一般民眾,邱南昌說,要打或不打第四劑都可以;但如果家有染疫重症的高風險者,就應該考慮,為了保護家人、免於病毒威脅而接種疫苗。
齊嘉鈺表示,來自許多國家,如加拿大、瑞典、以色列、英國等的數據分析顯示,與第三劑相比,接種第四劑疫苗可以提高隨時間而衰退的抗體效價,即使在Omicron變異株流行期對降低重症及死亡都具有顯著的保護力,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高風險族群。
不過,齊嘉鈺說,抗體效價能維持多久,仍需要繼續追蹤更新的資料。至於沒有風險因子的年輕或是兒童族群,因為追加劑(第四劑)疫苗的效益相對比較不明顯,所以有些國家,例如澳洲目前就尚未列入強烈建議施打的對象,但是美國則開放5歲以上的族群都可以接種次世代雙價疫苗(Omicron variant BA.4/BA.5)作為追加劑。
齊嘉鈺說,接種追加劑的需要性仍要視近期疫情的流行程度、病毒株是否改變或是致病力強弱情形、接種者本身的健康狀況、暴露疾病的風險,以及距離前次疫苗接種或是自然感染的時間等等做綜合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