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只有四個字,價值3200萬!本屆諾爾貝醫學獎研究成果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不要熬夜」?
【部分錯誤】網傳「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只有四個字,價值3200萬!本屆諾爾貝醫學獎研究成果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不要熬夜」?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19版】
一、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三位得主的獲獎理由是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也就是「生物鐘」,其研究結論並無叫人「不要熬夜」。
二、專家表示,研究發現輪班工作者的罹癌風險比規律生活者高,而平均睡眠時間不足者,部分慢性病、癌症發生機率也較高;不過,由於慢性病及癌症相關因素很多,熬夜或生物鐘紊亂是否會造成大腦病變、罹癌,目前並無定論。
此外,生物時鐘是寫在基因裡,時差、偶爾熬夜不會打破生物時鐘,只會造成暫時的紊亂。
三、專家表示,曾有研究發現,一晚的睡眠剝奪會使大腦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但只要補眠即可回復,不是有熬夜就一定會生病,也不是一夜睡不著身體就換不了新細胞。
不過,目前的確有觀察到睡眠剝奪對健康造成風險的跡象,因此應盡量避免熬夜,晚上11時前就寢可能對健康最有益。
睡眠不足對健康可能有風險,不要熬夜是有益的生活建議,但傳言將諾獎得主研究過度推論為不要熬夜、熬夜會致癌,並非正確資訊。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指稱: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健康忠告:只有四個字,價值3200萬!(略)三位科學家通過精密的實驗得出幾個結論: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疾病匍匐而來,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因此,本屆諾爾貝醫學獎研究成果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不要熬夜。
(略)
1不要熬夜。睡覺是養生的一大功能,養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細胞去取代腐敗的細胞,如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如果說自天消亡一百萬個細胞,一晚上只補回來五十萬個細胞,時間長了,身體就虧空得越來越厲害。獲獎者之一的邁克爾羅斯巴殊教授說起了一組罕見病例,近二十年來各國醫生發現了一些睡不著覺的家族,這些家族的人得了怪病,就是至少三四十年都沒好好睡過。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疾病匍匐而來。另位獲獎者邁克爾楊,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由於熬夜缺乏睡眠,神經突觸部分被星形膠質細胞大量吞噬,通俗的說就是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他還發現,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
(略)」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3: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內容是什麼?傳言稱此研究的結論是「不要熬夜」,是否屬實?
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獎內容為何?
(一)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可查到2017年10月2日發布的新聞稿,公布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也就是「生物鐘」。
三位得主共同獲得900萬瑞典克朗(以當年匯率計算約折合110 萬美元、新台幣3474萬元)的獎金。
新聞稿指出,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體都有一個內部生物鐘,有助於生物預測和適應一天的規律節奏,這三位諾貝爾獎得主闡明了生物鐘如何運作,這項發現也解釋了植物、動物和人類如何適應自身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自轉同步。
2017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結論說「不要熬夜」?
(二)研究晝夜節律的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黃雯華表示,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是透過分子研究,分析生物時鐘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其研究結論沒有叫人不要熬夜。
(三)專精生理節律、睡眠研究的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表示,傳言中提及晝夜節律獲得生醫獎的部分大致沒有問題;但是,傳言說諾獎得主的研究可推論為「不要熬夜」是不精確的說法。
蔡宇哲表示,諾獎研究是在講生理時鐘的機制,但熬夜指的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不等於生理時鐘混亂,併在一起談在科學論述上不通。如有人固定每天凌晨3時才就寢,但早上7時起床,有熬夜的問題,但生理節律會是固定的。
(四)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所主任、《科學月刊》總編輯林翰佐表示,生物鐘研究開啟了世人對生物學的了解,具有重大意義,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提及「不要熬夜」;就研究本身,學者只是提出的確有「生物時鐘」而已。傳言的敘述有武斷之嫌。
綜合以上,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是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得知生物鐘如何調節我們的行為、激素水平、睡眠、體溫與新陳代謝,而非叫人「不要熬夜」。
爭議點二、網傳稱「熬夜會打破生理時鐘」、「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是真的嗎?
(一)黃雯華表示,傳言說「熬夜會打破生理時鐘」並不精確,生物時鐘是寫在人的基因裡,時差、偶爾熬夜不會完全打破生物時鐘,只會造成暫時的紊亂,對健康的影響也沒那麼大,只要之後回歸正常作息就可以了。每個人由於基因組成不同,作息也會有所差異,也就是說,究竟是「早起的鳥兒」或「夜貓子」,很有可能由基因決定。
傳言稱「調節節律的關鍵基因失效後會促使腫瘤發生」,黃雯華則認為此說法尚缺乏根據。她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調查,並將會讓生理時鐘紊亂、需輪班的工作型態(例如護理師、空服員、飛行員等)列入罹癌風險因子,但「生理時鐘混亂」是否直接導致癌症?目前還沒有充分的科學證據去支持這個推論,仍需大量研究觀察才能得知。
黃雯華解釋,實驗有不同的層級,例如分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人體實驗。她說,影響罹癌的因素太多了,科學家可進行細胞實驗,也可以藉由讓小鼠基因一致化來做動物實驗,但要推及人體實驗難度就很高,只能靠臨床觀察;而且,疾病也會影響生理時鐘,難以確認因果關係,目前尚無足夠科學證據推論生物時鐘混亂會致癌。
(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 熬夜會牽涉到兩個問題,一個是睡眠剝奪,另一個是可能影響生理節律,但在科學上來說,熬夜不等同生理節律紊亂。
李信謙說,目前國際有大型研究,針對輪班工作者的長期追蹤數字,確實發現輪班工作者的身體狀況不佳、罹癌的風險,比朝九晚五、規律生活的人風險來的高。因此認為,生理節律紊亂可能造成健康隱憂。另有一些比較基礎的研究也發現,生理節律亂掉會增加細胞發炎風險,讓基因調控的變異提升,而基因調控失衡可能是致癌的原因。
另有關熬夜的研究,李信謙表示,目前現有的細胞研究及長期觀察研究也發現,平均睡眠時間不足、睡眠遭剝奪者,其部分慢性病、癌症發生機率較高。因睡眠剝奪會讓身體處在壓力狀態,並啟動自體免疫反應,而讓細胞產生發炎反應。
不過,李信謙說,要釐清睡眠或生理時鐘紊亂是否就會造成大腦病變、罹癌等,有太多的干擾因素,如各種生活面向、營養狀況、三餐進食時間、體重控制等,有太多因素可能與慢性病或癌症相關。雖然目前睡眠剝奪研究有看到相關的健康風險,但究竟什麼因素的影響力最大,需要更長時間、更細部的觀察才有辦法釐清,目前並無定論。
李信謙說,有關生理節律的基礎研究多是以果蠅或低階哺乳類進行,因此相關的研究結論是否能直接套用在運作複雜的人體身上,也還有不確定性。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輪班工作者的罹癌風險比規律生活者高,而平均睡眠時間不足者,部分慢性病、癌症發生機率也較高;不過,由於慢性病及癌症相關因素很多,熬夜或生物鐘紊亂是否會造成大腦病變、罹癌,目前並無定論。此外,生物時鐘是寫在基因裡,時差、偶爾熬夜不會打破生物時鐘,只會造成暫時的紊亂。
爭議點三、傳言稱「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熬夜將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關於熬夜的健康風險,專家怎麼說?
(一)黃雯華表示,有研究團隊發現,睡眠剝奪會使體內有害物質無法代謝,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不過傳言指「熬夜會造成大腦開始吞噬自己」等描述太誇張,與現實不符。
黃雯華說,傳言稱「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也是錯誤的,體內不同組織、不同器官,長出新細胞的時間不一樣,有的細胞甚至完全不會更新,例如腦細胞就不會再生,傳言敘述並不真實。
(二)李信謙表示,一般來說,熬夜對健康會產生風險,談的是「長期」的熬夜。過去有一些研究表示,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剝奪,可看到大腦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但只要補眠就可以回復。但是,若是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讓身體的影響逐漸累積,也可能產生不可逆的損害。
但李信謙也說,與睡眠剝奪相關的研究並不容易執行,無法為了研究結果要求受試者長期睡不飽,這會有倫理的爭議。因此現行有關睡眠剝奪的介入性研究,研究時間頂多一兩週,因此也難以釐清「長期」睡眠不足的長期要如何界定。
李信謙說,目前確實有看到睡眠剝奪對健康造成風險的跡象,因此應盡量避免熬夜;但也不是說,有熬夜就一定會生病。而是在可能的狀況下,睡飽、睡好、睡對時間。依據目前相關研究發現,在晚上11時前睡覺可能對健康最有益。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日睡眠約需7至9小時。
李信謙也說,民眾可以從幾個客觀指標評估自己有沒有睡眠剝奪問題,包含回想一下18歲至22歲期間平均睡多久,可以當作一個基礎的參照;假日的時候是不是會需要睡很久來補眠;以及每日起床後精神狀況如何來評估。
(三)林翰佐表示,傳言稱「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此說法在科學上沒有證據,因為每種細胞都有自己的細胞週期,而細胞週期跟人體的生物週期沒有必然的關係。
綜合以上,曾有研究發現,一晚的睡眠剝奪會使大腦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但只要補眠即可回復,不是有熬夜就一定會生病,也不是一夜睡不著就換不了新細胞。不過,目前的確有觀察到睡眠剝奪對健康造成風險的跡象,因此應盡量避免熬夜,晚上11時前就寢可能對健康最有益。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9/16版】
一、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三位得主的獲獎理由是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也就是「生物鐘」,其研究結論並無叫人「不要熬夜」。
二、專家表示,研究發現輪班工作者的罹癌風險比規律生活者高,而平均睡眠時間不足者,部分慢性病、癌症發生機率也較高;不過,由於慢性病及癌症相關因素很多,熬夜或生物鐘紊亂是否會造成大腦病變、罹癌,目前並無定論。
此外,生物時鐘是寫在基因裡,時差、偶爾熬夜不會打破生物時鐘,只會造成暫時的紊亂。
三、專家表示,曾有研究發現,一晚的睡眠剝奪會使大腦產生某種程度的變化,但只要補眠即可回復,不是有熬夜就一定會生病,也不是一夜睡不著身體就換不了新細胞。
不過,目前的確有觀察到睡眠剝奪對健康造成風險的跡象,因此應盡量避免熬夜,晚上11時前就寢可能對健康最有益。
睡眠對健康可能有風險,不要熬夜是有益的生活建議,但傳言將諾獎得主研究過度推論為不要熬夜、熬夜會致癌,並非正確資訊。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獲獎研究的重要性
201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果蠅身上分離出一個控制生物日常節律的基因,稱為「週期(period)」基因,該基因在夜間編碼細胞內的蛋白質,然後在白天降解。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新聞稿表示,這個內部生物鐘以極其精確的方式,使我們的生理機能適應一天各個階段,並調節生物的關鍵功能,例如行為、激素水平、睡眠、體溫和新陳代謝。自三位得獎者的開創性發現以來,晝夜節律生物學已發展為一個廣闊且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對我們的健康和福祉產生影響。
晝夜規律紊亂後該如何調整?
如果長期輪班工作,晝夜節律容易紊亂。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黃雯華表示,人體需要2至3週的時間,才能與外界同步化;若頻繁改變作息,身體就會一直處於調適狀態。她強調,「規律」是最重要的,如果晝夜節律亂了,可以靠光線輔助調整。
黃雯華建議,睡前盡量不要使用電子產品,睡覺時應創造完全黑暗的環境,最好連夜燈都不要開,有助於沉睡;醒來時則要讓環境明亮,白天盡量活動、曬太陽。她舉例說,高緯度地區會有很長的白天或是很長的黑夜,這時就要靠光線的調控去輔助晝夜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