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錯誤】網傳「這位馬來西亞華僑展示的運動,已經挽救病治愈成千上萬的心臟病患…」?

事實查核報告#135

【錯誤】網傳「這位馬來西亞華僑展示的運動,已經挽救病治愈成千上萬的心臟病患…」?
發布日期/2019-08-13 09:21:32

一、「心臟病」種類繁多,必須針對不同心臟病進行個別治療,網傳影片展示的運動宣稱可「治療心臟病」,太過籠統,並不準確。

二、網傳影片展示的運動只能作為部分心臟病患者的輔助性復健,增加血液循環,無法達到治療功能。

三、影片展示的運動甩手速度非常快,如果運動過度可能會受傷。因此專家建議,民眾在做這類甩動手臂運動時要量力而為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背景

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指出:「這位馬來西亞華僑展示的運動,已經挽救並治癒成千上萬的心臟病患…! 目前有無數心臟病患者正在尋找這個片段。看到這個片段嘗試練習,立即會有感覺。有些人聲稱他們的背部疼痛已經在短短七天內消失了…」此訊息同時附上一支影片,影片中一名男性在快速甩動手臂。這則訊息和影片也在Youtube、社群平台上流傳。


圖1:網傳訊息擷圖


圖2:網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心臟病」有哪些種類?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研究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心臟病」可細分好幾種,例如冠狀動脈阻塞會造成缺血性的心臟病變,嚴重時會引發像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而心臟衰竭成因還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是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好都是因素之一。另外還包括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律不整,內分泌指數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的心肌病變,或像是飲酒、注射藥物導致的心臟病變。

陳玠宇表示,傳言指稱的「心臟病」非常籠統,必須釐清患者的心臟病是哪一種類型,針對不同心臟病進行不同治療。

爭議點二、影片展示的運動是否能治療心臟病?

陳玠宇表示,心臟疾病最主要是心血管堵塞,這類疾病光靠這個運動不會有幫助,還是要靠藥物、手術治療,這個運動頂多是增加血液循環,屬於輔助性質,無法治療疾病。

陳玠宇指出,影片中藉由甩手增加血液循環,無法用來治療心臟病。事實上,慢跑、健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罹患心肌梗塞、已打通血管而且情況穩定的病患,或是有些罹患心臟衰竭、在藥物控制下情況穩定的病患,可適度做些有氧復健運動,訓練心肺活量,提升心臟功能。

不過,陳玠宇也提醒,針對心臟衰竭患者,或遺傳性心臟病變患者,做這類運動有時反而會增加心臟負擔,甚至有致命風險。

因此,心臟病有非常多種,影片中的運動無法「治療」所有心臟病,只能作為部分心臟病患輔助性的復健運動。

臺灣大學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教授林信甫說,目前無法找到文獻或可信研究,去支持影片示範的動作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雖然影片中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但如果要促進血液循環,會比較建議跑步、游泳等大肌肉運動,因為大肌肉運動所引起血液循環比單純甩動手臂高,還有刺激心肺效果。

爭議點三、如果要做影片展示的運動來保持身體健康,有什麼需要注意之處?

陳玠宇提醒,影片示範的動作甩手速度非常快,容易造成關節問題,尤其老人較會有退化性關節炎,如果運動過度可能會導致關節受傷、發炎,建議民眾在做這類運動時要量力而為,不要讓自己受傷。

林信甫也表示,一般在運動熱身時會做甩手動作,只是動作較緩慢。甩動手臂對肩關節的柔軟度有幫助,但影片示範的動作轉動手臂速度非常快,恐造成運動傷害。如果民眾要做這個運動,可在無痛(pain free)情況下去做,不要看影片甩動很快,就勉強自己要跟上速度。

林信甫說,如果是有肩傷的人,或肩部、胸部肌肉較緊繃的人,這樣快速甩動手臂可能會導致肌肉拉傷或關節囊發炎。

結論

一、「心臟病」有非常多種,必須針對不同心臟病進行個別治療,網傳影片展示的運動宣稱可「治療心臟病」,太過籠統,並不準確。

二、網傳影片展示的運動只能作為部分心臟病患者的復健、輔助,增加血液循環,無法用來治療心臟病。

三、影片展示的運動甩手速度非常快,如果運動過度可能會受傷。因此專家建議,民眾在做這類甩動手臂的運動時要量力而為。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