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圖片「永不『中風』…鄧小平、羅斯福、邱吉爾…都是中風结束其一生…中華生理函校宗石喬教授提倡的飲水法:用 300 CC茶杯一隻,小便後飲一杯…」?

事實查核報告#1077

【部分錯誤】網傳圖片「永不『中風』…鄧小平、羅斯福、邱吉爾…都是中風结束其一生…中華生理函校宗石喬教授提倡的飲水法:用 300 CC茶杯一隻,小便後飲一杯…」?
發布日期/2021-07-05 08:25:32

一、羅斯福、邱吉爾確實因中風逝世,但鄧小平是因帕金森氏症晚期併發肺部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逝世。

二、傳言提及「宗石喬」建議的喝水法,查核中心查證,「宗石喬」的著作以運動生理學、風濕病預防為主,出版時間為1969年及1988年。

三、查核中心檢視宗石喬的著作《運動生理學》、《器械體操》、《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並未找到傳言建議的「飲水法」。

四、專家指出,人體缺水的時候血液會變得濃稠,較容易中風,所以多喝水對預防中風有幫助。但預防中風最重要的應是控制三高、避免抽菸等危險因子,這比喝水重要且有效。

傳言提及的史實有誤,傳言假借冠名宗石喬,且傳言強調喝水就能永不中風,過於放大喝水因素,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張文字圖卡,宣稱:

「永不”中風”

鄧小平、羅斯福、邱吉爾……都是中風结束其一生,他們的照護享受都最好,僅睡前沒有先喝 300 cc一杯水,血液中水分蒸發而變濃、循環障礙中風。說穿了就是如此簡單。

中華生理函校宗石喬教授提倡的飲水法:用 300 CC茶杯一隻,小便後飲一杯;大便前後各飲一杯;洗澡前後各飲一杯;睡前飲一杯;晨起飲二、三杯,快速的将隔夜的廢物排出,這就是水醫療學預防病的妙招。水能生飲的最好!」


圖1:通訊軟體流傳圖卡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鄧小平、羅斯福、邱吉爾……都是中風结束其一生」是否屬實?

(一)鄧小平

查核中心檢索關鍵字,《華盛頓郵報》1997 年報導、中國國防部網站收錄的《人民網》2014年報導也指出,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於1997年2月19日病逝於北京,死因為帕金森氏症晚期,併發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享耆壽92歲。

(二)羅斯福

查核中心檢索關鍵字,美國電視網《A&E》、美國公共電視《PBS 》、英國《衛報》報導,指出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生前患有高血壓與相關併發症,1945年4月12日死於中風導致的腦溢血,享壽63歲。

(三)邱吉爾

查核中心檢索關鍵字,檢視、英國《BBC》、美國《費城詢問報》報導,指出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於1964年1月24日死於中風,享耆壽90歲。

因此,鄧小平是因呼吸功能衰竭而逝世,羅斯福和邱吉爾確實因中風逝世。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宗石喬教授提倡的飲水法……」,「宗石喬」是誰?

(一)查核中心檢索國家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宗石喬著作以風濕病的預防、運動生理學為主,出版時間為1969年至1988年。

(二)查核中心透過網路購買宗石喬的著作《運動生理學》、《器械體操》、《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


圖3:宗石喬的著作《運動生理學》、《器械體操》、《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攝影

在《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一書中,介紹宗石喬如下:

「宗石喬先生民國五年生於陶都宜興。幼時長年無名頭疼,父母恐其少年夭折,使香火中斷,乃囑進入上海亞東體育專科學校就讀,藉以鍛鍊強健之體魄。民國二十六年畢業,原擬赴美繼續深造,唯因抗戰爆發而投筆從戎。勝利後服務於上海國防醫學院,相繼輾轉來台,先後任教於國立藝專、世界新專及實踐家專等效,著有『運動生理學』及『運動對心臟病的治療』等專書,並曾應自由青年半月刊之邀請,為『運動生理學講話』之專欄,名噪一時。

服務於國防醫學院任內,因愛女罹患小兒麻痺後遺症,在傷痛之餘乃發奮習醫,歷經一十二載,曾獲當代醫學名師諸公之授業與解惑,其中尤以『生理學大師』柳安昌教授之教誨而受益良多,奠定了日後『復健醫學』的基礎。退休後,又醉心於博大精深的中醫領域之中,經多年臨床實證研究,終於突破了現今中外醫學界尚無法根治之瓶頸。而藉本書之精華公諸於世。但願,從今起,風濕病及各種關節疼痛對人類而言,將成為歷史名詞。」


圖3:《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有宗石喬的詳細介紹。/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攝影

(三)查核中心檢視《運動生理學》、《器械體操》、《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並未找到傳言建議的「飲水法」。

爭議點三、傳言建議「用 300 CC茶杯一隻,小便後飲一杯;大便前後各飲一杯;洗澡前後各飲一杯;睡前飲一杯;晨起飲二、三杯,快速的将隔夜的廢物排出」,是否可預防中風?

(一)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又嘉指出,中風是指腦血管堵塞或破裂,人體缺水的時候血液會變得濃稠、容易塞住,就比較容易中風,所以多喝水對預防中風有幫助。

陳又嘉說明,通常飲水量是以整天的量來算,可以依自己的生活習慣平均分配飲水量,建議一次不要喝超過1000c.c.。如果有流汗、運動等額外流失,就需要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另外,睡前喝太多水可能會有夜尿,影響睡眠。

(二)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家庭醫學科主任陳育群指出,中風已知的危險因子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年紀與抽菸。比起喝水,控制好這些危險因子更為重要。

(三)查核中心在第477號查核報告中指出,中風常見原因大致歸納成「腦血管狹窄」和「心因性血栓」兩種。對「腦血管狹窄」的病人,充足喝水的確有幫助;但對於「心因性血栓」中風的患者,多喝水沒有預防效果。

此外,預防中風最重要的是控制三高、不抽菸,慢性病患者應固定回診追蹤並遵照醫囑服藥,這比多喝水還重要且有效。

結論

一、羅斯福、邱吉爾確實因中風逝世,但鄧小平是因帕金森氏症晚期併發肺部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逝世。

二、傳言提及「宗石喬」建議的喝水法,查核中心查證,「宗石喬」的著作以運動生理學、風濕病預防為主,出版時間為1969年及1988年。

三、查核中心檢視宗石喬的著作《運動生理學》、《器械體操》、《風濕病預防.治療淺識》,並未找到傳言建議的「飲水法」。

四、專家指出,人體缺水的時候血液會變得濃稠,較容易中風,所以多喝水對預防中風有幫助。但預防中風最重要的應是控制三高、避免抽菸等危險因子,這比喝水重要且有效。

傳言提及的史實有誤,傳言假借冠名宗石喬,且傳言強調喝水就能永不中風,過於放大喝水因素,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China's Deng Xiaoping Is Dead at 92〈China's Deng Xiaoping Is Dead at 92〉

A&E〈 FDR dies〉

PBS〈Franklin D. Roosevelt’s painfully eloquent final words〉

The Guardian〈Death of President Roosevelt〉

BBC〈1965: Winston Churchill dies〉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Medical mystery: Winston Churchill's most secret battle〉

國家圖書館館藏查詢系統

【部分錯誤】網傳「跑廁所比中風好…所需的水份補充 ⋯體重1公斤30cc ⋯體重60公斤~ 60×30=1800cc ⋯水份補充得夠-想中風也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邓小平的临终时刻和身后之事〉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