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網傳影片「豆腐乳高蛋白、營養豐富,中老年人經常吃好處多」?

豆腐乳鈉含量過高,並非健康食品,應透過豆腐、豆漿等食物攝取蛋白質為宜。

  • 錯誤
  • 健康

發佈:2025-05-27

更新:2025-05-27

報告編號:3643

查核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偉婷

  • 錯誤
  • 健康

發佈:2025-05-27

報告編號:3643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內容
  • 背景
  • 查核
  • Share on Facebook
  • Share on Threads
  • Share on Pinterest
  • Share on LINE
  • Email this Page
  • Print this Page

近日網路流傳影片稱吃豆腐乳可攝取蛋白質等營養素。經查證,豆腐乳太鹹、鈉含量過高,並非健康食品,傳言說法並不可行。

一、營養師表示,豆腐乳太鹹,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多吃,傳言稱可藉由吃豆腐乳攝取營養的說法並不可行,也不切實際。若想要攝取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建議從豆腐、豆漿、蛋、牛奶、瘦肉等來源攝取即可。

二、營養師提醒,豆腐乳為發酵食品,容易產生雜菌,反而有健康疑慮。建議購買時選擇有信譽的大工廠,較能掌控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減少雜菌的滋生;豆腐乳開罐後應冷藏保存,並盡快吃完,以免變質。

網傳影片誇大豆腐乳的益處,卻忽略豆腐乳高鈉、易生雜菌等健康疑慮,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網路熱傳一段影片,聲稱「豆腐乳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建議中老年人適量吃好處多,並提到豆腐乳含有維生素B12、紅麴、好菌等健康成分。

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查核點:傳言說法正確嗎?

豆腐乳鈉含量過高,並非健康食品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豆腐乳裡的蛋白質確實較易消化,但豆腐乳太鹹,根本不可能多吃,傳言稱可藉由吃豆腐乳攝取營養的說法並不可行,也不切實際。豆腐乳一塊約10-15克,一般人一次能吃1-2克就已經很多了,且豆腐乳含鈉量太高,並非營養食品。

黃淑惠指出,若想要攝取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藉由豆腐、豆漿、蛋、牛奶、瘦肉等即可攝取,根本不需要吃重口味的豆腐乳。

她表示,也許有些老人家牙口不好、味覺退化,吃什麼東西都沒滋味、沒胃口,這時配一點重口味的豆腐乳,或許能達到開胃、刺激食慾的作用,讓老人家能多吃一點。不過,營養其實是來自搭配一起食用的食物,而不是來自豆腐乳本身,傳言說法有些本末倒置。

「好食課」執行長、營養師林世航也說,豆腐乳太鹹了,有鈉含量過高的問題,一般人吃不多、也不宜多吃,建議吃豆腐、豆漿等其他食物來攝取營養較有效率。

豆腐乳未必含有紅麴

黃淑惠說明,傳言稱豆腐乳含有紅麴有益健康,但豆腐乳做法不同,不一定使用紅麴發酵,傳言講的僅是紅麴的功效,並非豆腐乳本身的好處。

林世航表示,傳言說豆腐乳含的紅麴能通血管,但光靠吃豆腐乳裡的紅麴,其實根本達不到有益健康的含量。

豆腐乳為發酵食品,易變質、滋生雜菌

黃淑惠指出,豆腐乳的菌種不易掌控,發酵過程很容易產生雜菌,吃下肚的未必全是想像的那些好菌。

她說,豆腐乳是發酵食品,有信譽的大工廠才能掌控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減少雜菌滋生;豆腐乳開罐後應冷藏保存,並盡快吃完,以免變質。

林世航也提醒,豆腐乳為發酵食品,容易產生雜菌,反而有健康疑慮。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大事紀
  • — 歷年得獎紀錄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