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流傳影片稱吃豆腐乳可攝取蛋白質等營養素。經查證,豆腐乳太鹹、鈉含量過高,並非健康食品,傳言說法並不可行。
一、營養師表示,豆腐乳太鹹,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多吃,傳言稱可藉由吃豆腐乳攝取營養的說法並不可行,也不切實際。若想要攝取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建議從豆腐、豆漿、蛋、牛奶、瘦肉等來源攝取即可。
二、營養師提醒,豆腐乳為發酵食品,容易產生雜菌,反而有健康疑慮。建議購買時選擇有信譽的大工廠,較能掌控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減少雜菌的滋生;豆腐乳開罐後應冷藏保存,並盡快吃完,以免變質。
網傳影片誇大豆腐乳的益處,卻忽略豆腐乳高鈉、易生雜菌等健康疑慮,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網路熱傳一段影片,聲稱「豆腐乳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建議中老年人適量吃好處多,並提到豆腐乳含有維生素B12、紅麴、好菌等健康成分。
查核
查核點:傳言說法正確嗎?
豆腐乳鈉含量過高,並非健康食品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豆腐乳裡的蛋白質確實較易消化,但豆腐乳太鹹,根本不可能多吃,傳言稱可藉由吃豆腐乳攝取營養的說法並不可行,也不切實際。豆腐乳一塊約10-15克,一般人一次能吃1-2克就已經很多了,且豆腐乳含鈉量太高,並非營養食品。
黃淑惠指出,若想要攝取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2等營養素,藉由豆腐、豆漿、蛋、牛奶、瘦肉等即可攝取,根本不需要吃重口味的豆腐乳。
她表示,也許有些老人家牙口不好、味覺退化,吃什麼東西都沒滋味、沒胃口,這時配一點重口味的豆腐乳,或許能達到開胃、刺激食慾的作用,讓老人家能多吃一點。不過,營養其實是來自搭配一起食用的食物,而不是來自豆腐乳本身,傳言說法有些本末倒置。
「好食課」執行長、營養師林世航也說,豆腐乳太鹹了,有鈉含量過高的問題,一般人吃不多、也不宜多吃,建議吃豆腐、豆漿等其他食物來攝取營養較有效率。
豆腐乳未必含有紅麴
黃淑惠說明,傳言稱豆腐乳含有紅麴有益健康,但豆腐乳做法不同,不一定使用紅麴發酵,傳言講的僅是紅麴的功效,並非豆腐乳本身的好處。
林世航表示,傳言說豆腐乳含的紅麴能通血管,但光靠吃豆腐乳裡的紅麴,其實根本達不到有益健康的含量。
豆腐乳為發酵食品,易變質、滋生雜菌
黃淑惠指出,豆腐乳的菌種不易掌控,發酵過程很容易產生雜菌,吃下肚的未必全是想像的那些好菌。
她說,豆腐乳是發酵食品,有信譽的大工廠才能掌控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減少雜菌滋生;豆腐乳開罐後應冷藏保存,並盡快吃完,以免變質。
林世航也提醒,豆腐乳為發酵食品,容易產生雜菌,反而有健康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