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流傳訊息稱「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行讓台北市成為空污重災區、近期檢出肺腺癌病人增4-6倍」。經查證,林口發電廠並未加大運轉,排放監測結果也正常,台北市非空污重災區;此外,最新癌症統計為2022年資料,傳言數據來源不明。
一、林口發電廠共有3部機組,目前有一部正在歲修,另兩部則是正常運轉,並沒有如傳言所述「加大運行」。
二、新北市環保局表示,近期林口發電廠監測結果都正常,並無違規情形;台北市環保局則表示,近日空氣品質較不好,主因是來自境外的空污及擴散不良導致。
三、最近一次的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是國健署在2024年12月19日發布的2022年統計數據,近期並未有相關統計,傳言數據來源不明,並不可信。
四、根據國健署資料,近5年肺腺癌檢出人數確實呈上升趨勢,原因可能是國人健康意識提升及國健署推動免費癌篩,因此也提高肺癌的早期發現比率。此外,肺腺癌成因多元,空污並非唯一風險因子。
傳言錯誤指稱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轉後空污嚴重,並引述來源不明的肺腺癌檢出數據,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社群平台流傳訊息稱「現在外出口罩一定都要戴好…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行後,整個台北市也是重災區…現在每個月檢查出的肺腺癌病人比以前多4-6倍」等。

查核
查核點一: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轉,導致台北市成空污重災區?
林口發電廠並未加大運轉,台北市也非空污重災區
(一)台電公司環保處表示,林口發電廠共有3部機組,目前有一部正在歲修,另兩部則是正常運轉,並沒有如傳言所述「加大運行」。
林口發電廠加大運轉的說法,是流傳已久的老謠言。查核中心在3298號查核報吿已查證,林口發電廠的3部機組陸續從2016年、2017年、2019年商轉,之後就沒有再增加燃煤機的計畫。
(二)查核中心向台北市及新北市環保局求證。台北市環保局空污噪音防制科表示,不清楚傳言聲稱「台北成為重災區」的依據為何?因為台北市的空氣品質已經是台灣西半部城市中數一數二的優良;至於近日空氣品質較不好,則是來自境外的空污及擴散不良導致。
新北市環保局空氣品質維護科也表示,林口發電廠的監測數據24小時從不間斷,且數據會自動連線到新北市環保局,若有超標一定會依法開罰,但近期林口發電廠監測結果都正常,並無違規情形。
新北市環保局空氣品質維護科說明,近日的PM2.5(細懸浮微粒)及PM10(懸浮微粒)都是來自中國的沙塵影響,判斷方式是去看最北邊富貴角空品測站的數字,如果富貴角測站數字率先飆高,就代表是境外污染。
近日西半部空氣品質較差主要是受境外沙塵等污染物影響
每年11月至隔年5月是境外污染好發季節。根據環境部官網沙塵預報資料顯示,4月13日北風、東北風挾帶境外沙塵等污染物移入,影響台灣的空氣品質,北部首當其衝,不過隨著風向,空氣污染物將由北往南傳輸並影響到中南部地區,中部以北地區空氣品質則逐漸好轉。
不過,根據環境部後續監測,從4月15日迄今,沙塵對台灣空氣品質無顯著影響。
查核點二:近期空污導致肺腺癌患者增加4-6倍?
最新癌症統計為2022年資料,傳言數據來源不明
檢視傳言內容,並未進一步說明「肺腺癌患者增加4-6倍」的數據從何而來。
查核中心向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求證。國健署表示,癌症登記資料均在每年年底發布,且為2年前的數據,目前並未公布近期癌症統計結果,不知傳言數字依據為何。
根據國健署發布的新聞稿也可得知,最近一次的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是國健署在2024年12月19日發布的2022年統計數據。
近5年肺腺癌檢出人數呈上升趨勢,可能與國健署推動免費癌篩有關
查核中心利用「癌症登記線上互動查詢登記」系統查詢近5年、2018至2022年的歷年肺腺癌發生個案數,可得知2018年為11,400人、2019年為11,906人、2020年為11,917人、2021年為12,471人、2022年為13,189人,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國健署說明,由於近年民眾健康意識提升,再加上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篩檢,因此也提高肺癌的早期發現比率。
肺腺癌成因多元,空污並非唯一風險因子
(一)國健署曾發布新聞稿說明肺腺癌成因多元,空氣污染並非唯一風險因子。
新聞稿寫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指出,與肺癌有關的風險因子包括:吸菸及二手菸(最主要,占70-80%)、肺癌家族史等遺傳因素、室內外空氣污染(包括PM2.5、炒菜油煙、燃燒煤、柴油、木材、木炭等)、肺部慢性發炎疾病史(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 、輻射物質如氡氣、長期於工作場所中暴露於砷、鎘等重金屬,以及石綿等纖維狀矽酸鹽等。
此外,據環境部2022年空氣品質監測年報顯示,近年來國內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以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為例,全國年平均值由2016年的20.6μg/m3、降低至2022年的13.1μg/m3。
(二)查核中心採訪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
李俊璋表示,過去美國曾做過PM2.5的世代研究,發現隨著PM2.5的濃度提高,也會導致肺腺癌風險增加;不過,5年前林口發電廠曾做過環境影響評估,其中包括健康風險評估,並沒有出現如傳言所述「肺腺癌增4-6倍」的情形。
補充資料
為什麼季節轉換時,台灣空氣品質會比較差?
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資料顯示,台灣位於東亞大陸空氣污染物傳輸路徑上,當東北季風盛行時,常挾帶上游的空氣污染物透過長程傳輸經過台灣,進而影響空氣品質;境外污染如每年冬末及春季來自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的沙塵,也有可能是中國沿岸大都市的排放污染物,其影響程度視上游源區濃度及有無降雨而有所變化。
此外,在季節轉換之際,整體環境風場主要為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面,竹苗至高屏空品區整體風速微弱,污染物容易在大氣中累積,不利擴散,空氣品質普遍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