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瑞薩紀錄片到松菸】李金銓:假新聞永遠存在,要增加社會免疫力

2023-08-312023-08-31 公告與新聞稿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8月26日在台北松菸誠品電影院舉辦【看電影.護真相-A Thousand Cuts】特映會暨映後高峰論壇,邀請教育部玉山學者李金銓、科技創業家何春盛、長風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蔡玉玲、天下雜誌顧問黃哲斌、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5位重量級講者,共同探討假訊息、新聞自由與民主社會等重要議題。

紀錄片《A Thousand Cuts》講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媒體《Rappler》創辦人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挺身報導,揭發杜特蒂政府違法濫權,卻遭到當局公開威脅,更有網紅與假帳號透過社群媒體「帶風向」,意圖迫使瑞薩噤聲。

圖:教育部玉山學者李金銓指出,新聞專業主義不是追求烏托邦的絕對理想,而是以務實方案處理「不完美」的人類社會。(攝影王銘偉)

教育部玉山學者李金銓指出:「整個假新聞對新聞自由,對民主都是極大的威脅。」如今AI發展腳步迅速,沒有人能預料是好是壞,然而可以肯定的是,AI對假消息盛行,絕對能起到推波助瀾的影響。

李金銓引述紐約時報一篇報導,其中分析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短中長期危害:短期可能影響人們做決定、中期導致某些工作消失、長期散佈假消息和宣傳,將致使人們失控,甚至毀掉文明。

由於對人工智能發展感到憂心,350位業界領袖更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AI可能造成與疫病與核戰一樣的危險。「所以人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智慧,讓科技為我所用,而不是被科技拉著走?」李金銓在現場拋出問題,供大家反思。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2023年調查,台灣的新聞自由在全球180個國家排名第35,比南韓第47名、日本第68名都還要高,這樣的自由值得珍惜,然而RSF同一份報告也指出台灣新聞面臨「政治勢力有系統地參與」、「專業素質不足」、「足以亂真的假消息」與「外部勢力發動認知作戰」等四大困境。

重重困境連帶影響國人對新聞的信任度,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2003年度數位新聞產業報告》指出,台灣民眾對媒介整體信任度只有28%,在受訪46個國家排名第41,不過國人刻意不看新聞、回避沉重議題的比例又是46國當中的最低之一,就出現「台灣民眾不刻意逃避新聞,卻又不信任媒介」的矛盾現象。

遠離陰謀論、離開同溫層⋯「對付假消息」的7個解方

「人總是會生病,我們能做的唯一就是要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假新聞永遠存在,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增加社會的免疫力。」李金銓提出「對付假消息」的七個解方:

第一、拒絕相信任何「陰謀論」,所有的事情都有多個面向,不可能只有一面。

第二、不要接受表面陳述,要記得追問背後理由。

第三、有疑問知道在哪裡找專業參考。

第四、不要只泡在同溫層打轉。

第五、問你自己的問題,不用理會不相干的「噪音」。

第六、從高中開始教「媒介素養」(media literacy)課程,培養免疫力。

第七、立法嚴懲蓄意散佈謠言、假消息而致人於害者。

除了提醒觀眾學會對抗「假新聞」,李金銓也引述作家金庸1980年代刊登於香港《明報》言論版的句子:「事實不容歪曲,意見大可自由。」勉勵所有媒體工作者,期許大家一同找回媒體的公信力。

 

《A Thousand Cuts》瑞薩紀錄片公益放映巡迴起跑

透過瑞薩紀錄片,我們理解了新聞自由的珍貴與重要性。在民主社會中,為了守護真相,調查報導和事實查核尤為重要。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推出「公益巡迴播映計畫」,提供免費放映場次,歡迎各大專院校、高中、社區大學,以此規劃媒體素養相關課程,提案申請到校播映,以偏鄉學校優先。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瑞薩專區:https://tfc-taiwan.org.tw/topic/6647

❤️「看電影護真相」公益播映申請: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658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