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戴口罩時,會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導致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心律增快;如果胃食道逆流,打嗝時吸入胃部酸氣,長期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

【錯誤】網傳「戴口罩時,會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導致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心律增快;如果胃食道逆流,打嗝時吸入胃部酸氣,長期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

事實查核報告#2359
網傳「戴口罩時,會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導致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心律增快;如果胃食道逆流,打嗝時吸入胃部酸氣,長期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
發布日期/2023年5月5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5版】

隨著全民戴口罩的政策解禁,近日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熱傳一則媒體報導,宣稱戴口罩可能導致呼吸時吸進更多的二氧化碳、較少的氧氣而讓大腦沒有足夠新鮮氧氣,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壓力;若有胃食道逆流,還可能吸進胃酸,長期導致肺阻塞風險等。

查證結果如下:

一、職業醫學醫師協助檢視實證資料後指出,一般健康民眾佩戴外科口罩,血氧飽和度不會顯著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會影響生理功能,心率和呼吸速率也無影響,並無健康疑慮。

但戴口罩可能有一些主觀不適症狀,這則因人而異,且脫下口罩後症狀就會恢復,不會長期累積造成傷害。

二、口罩專家指出,N95口罩呼吸阻抗較高,有些人佩戴可能感覺呼吸不順,但實證資料已證實,縱使使用N95口罩、血氧稍有下降,也還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一般口罩呼吸阻抗沒有這麼高,更不會有此健康疑慮。

專家說,立體口罩及N95與臉部皮膚接觸會形成一個空間,會蓄積二氧化碳,但蓄積量不多,二氧化碳濃度不會一直無限制累積到影響人體程度。

三、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臨床觀察並無發現民眾因為戴口罩而血氧下降或心律不整。若戴防護規格較高的口罩,不排除會有病人血氧較低,但只要拿掉口罩,血氧狀況就會恢復。

四、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並未觀察到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戴口罩而造成肺部損傷的案例,且打嗝排出的胃部酸氣也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此外,肺阻塞的風險因子是抽菸、長期吸入粉塵等,與胃食道逆流、戴口罩均無關係。

綜合以上,傳言稱戴口罩會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影響血液循環等,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錯誤訊息。

背景

通訊軟體及社群平台4月25日起流傳訊息指稱,一名醫師在接受節目訪談時建議,「能夠不戴口罩,就盡量不要戴,因為當戴上口罩時,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聚集在口罩內,又吸回到自己的肺部,讓自己吸到的是『二氧化碳多,氧氣少』的空氣,這會讓大腦沒有足夠的新鮮氧氣,導致心律增快,也會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更多壓力,如果本身又有胃食道逆流的話,還可能讓原本應該逸散到空氣中的胃酸,又被自己吸回來,長期如此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傳言並搭配一段新聞連結。

點入傳言所附的新聞連結,可以看到文章內嵌一支長度50分56秒的廣播節目訪談影片,在42分37秒處開始談到盡量不要戴口罩的原因,內容大意為:現在都鼓勵大家盡量不要戴口罩,能夠不戴的時候就盡量不要戴。戴上口罩之後,一直在吸自己的二氧化碳,你的胃酸本來要到空氣中被稀釋,現在全部又被吸回來了......第二個可怕的事情,可能有些人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打個嗝,這個嗝出去的時候,本來應該要到空氣被稀釋掉了,但沒想到你戴了口罩,被吸到肺裡面去,久而久之你的肺都會受到傷害。」

比對傳言與訪談影片,可發現兩者內容稍有落差。例如傳言提到「這會讓大腦沒有足夠的新鮮氧氣,導致心律增快,也會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更多壓力」,以及「長期如此可能增加肺阻塞風險,甚至影響心肺功能」,但訪談影片中並未提及。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戴上口罩時,會把二氧化碳又吸回肺部,讓大腦沒有足夠的新鮮氧氣,導致心律增快,也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專家看法為何?

查核中心諮詢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系副教授賴全裕、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陳肇文。

(一)陳宗延表示,根據Steven L. Shein等人2021年發表的論文顯示,針對50名健康成年人實驗,比較不戴口罩、戴布口罩和戴外科口罩下靜坐和快走至心率至少增加每分鐘10下,在任何情境下都未出現低血氧(血氧飽和度下降3%以上、降至94%以下)或高碳酸血症(二氧化碳濃度增加5 mmHg以上、增至46 mmHg以上);且不戴口罩、戴布口罩和戴外科口罩下的血氧飽和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均無顯著差異

Sauwaluk Dacha等人2022年的研究也進行類似的實驗,發現29名健康成年人在佩戴外科口罩、布口罩、N95口罩和不戴口罩之下快走6分鐘,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快走表現均無差異。不過佩戴布口罩和N95口罩時,會有較多的呼吸不適感,會需要花費較大的力氣呼吸。

Harsh U. Manerkar等人2021年的論文,針對120名牙科醫療人員進行實驗,一半佩戴N95口罩,一半佩戴外科口罩,在佩戴兩小時後,佩戴外科口罩的組別血氧並未顯著下降,而佩戴N95口罩的組別血氧由平均98.3%下降為97.61%(統計顯著下降,但尚不屬於低血氧)。

Keely A. Shaw等人整合22項研究、1573位受試者的研究成果發現:(1)  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下運動,均不影響運動表現、動脈血氧飽和度、心輸出量和血壓;(2)  佩戴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下運動可能會些微增加潮氣末二氧化碳濃度及自覺費力程度;(3)  佩戴N95口罩下運動可能會略為增加心率(平均增加2.01下/分)和呼吸速率。上述影響均非常小,且不影響運動表現。

陳宗延總結,對於正常健康的人而言,佩戴一般外科口罩,血氧飽和度不會顯著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會影響生理功能,心率和呼吸速率也無影響,但主觀不適症狀則應人而異。

若是佩戴N95口罩,由於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累積在N95口罩的死腔(dead space),可能會稍微降低血氧或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在長期佩戴(超過2小時)的情況下確實可能對血氧或二氧化碳濃度有較顯著的影響和較大的心肺負荷,這也是N95口罩在此次疫情中主要限於醫護人員在必要時使用的原因。

若是使用緊密貼合式口罩(如半面體或全面體呼吸防護具),依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77-1條及呼吸防護計畫技術參考指引,因為可能有更大的生理負荷,需於使用前及年度進行生理評估。

針對心肺健康不佳的人,例如心臟病、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或塵肺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部分研究結果有所分歧,研究數量也較少,與個案個別的疾病嚴重度可能有關,因此建議若有疑慮可先與原診治醫師討論是否適宜佩戴特定類型的口罩。

(二)口罩專家賴全裕表示,傳言的說法似是而非,夾雜錯誤的資訊。

賴全裕說,一般人正常呼吸下建議可接受的阻抗約為105.5 Pa(壓力單位),而N95口罩通過檢測標準是吸氣350Pa、吐氣250Pa以下,其阻抗的標準比較寬鬆,因此通過N95口罩標準者,不見得符合一般人可舒適呼吸的標準。因此若選擇到呼吸阻抗較高的口罩,確實可能會造成呼吸不順、影響血氧濃度,但是過去已有研究證實,縱然使用呼吸阻抗較高的N95口罩、血氧濃度雖有下降,但仍在安全的血氧範圍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傳言稱口罩會讓二氧化碳蓄積、持續吸入;賴全裕說,戴立體型口罩呼吸起來就會比較舒服,因為呼吸阻抗壓力會平均分散在口罩上,但口罩和皮膚就會形成一個小空間(死腔),會蓄積二氧化碳,但蓄積的量不多,且人體呼出來的氣體也不會只有二氧化碳,仍有前次呼吸沒有利用完的氧氣及其他氣體等,就算有死腔,也不會讓二氧化碳濃度一直無限制累積而上升到影響人體的程度。

(三)洪惠風表示,根據過去三年臨床經驗,病人戴著一般醫療口罩,血氧並沒有比較低;且幫病人做心電圖檢查時,病人也都是戴著口罩做,可能會比較喘,但也沒遇過其他問題。

洪惠風說,如果是防護規格較好的N95或其他高規格口罩,不排除會有病人血氧較低,但只要拿掉口罩,血氧狀況就會恢復,通常不會出現累積、長期的生理病症。

(四)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表示,一般民眾使用的醫療口罩不會傳言所稱會導致心律增快;除非是長時間配戴高密合度的口罩,例如N95,才可能會有二氧化碳回收的疑慮,但一般民眾並不需要戴N95口罩。若是需長時間配戴N95口罩的人,建議離開高風險環境後就要取下口罩休息。

(五)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表示,傳言的說法應是以經驗法則來推論,但缺乏實驗數據支撐。口罩的類型、佩帶口罩時的行為(運動或靜止)等可能會影響呼吸、心跳,但傳言並沒有提及這樣的差異。

陳肇文說,民眾佩帶一般醫療口罩不會對血液循環或心臟健康造成影響;若佩帶N95等較高規格口罩,短時間也不致於產生不適症狀,若長時間佩帶可能會呼吸不順或頭暈,但只要取下口罩就會恢復。

綜合以上,一般健康民眾佩帶外科口罩,血氧飽和度不會顯著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會影響生理功能,心率和呼吸速率也無影響,並無健康疑慮。

N95口罩呼吸阻抗較高,有些人佩帶可能感覺呼吸不順,但實證資料已證實,縱使使用N95口罩、血氧稍有下降,也還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醫護人員經常在醫院長時間戴口罩,也沒有證據顯示口罩會讓二氧化碳大量累積。

爭議點二、網傳「有胃食道逆流的人,戴口罩打嗝時會吸入胃部的酸氣,長期會增加肺阻塞風險」,專家看法為何?

查核中心諮詢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內科臨床教授李宜家及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

(一)台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內科臨床教授李宜家表示,過去三年來,臨床上並沒有觀察到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戴口罩而造成肺部損傷的案例,反而因為大家都戴口罩,感染症的風險下降。

李宜家說明,打嗝排出的胃部氣體,可能會有一些胃酸揮發的氣體,但只會短暫停留就逸散了,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傳言稱「戴口罩打嗝、吸入酸氣會增加肺阻塞風險」的說法缺少科學證據。

李宜家表示,胃食道逆流比較常引起的是食道灼傷、胃酸刺激喉頭導致咳嗽等,連嗆到氣管的機率都很低,也不會傷害到肺部;而肺阻塞的主要危險因子是抽菸、長期吸入粉塵(例如礦工)等,與胃食道逆流、戴口罩均無關係。

(二)陳冠群表示,人的胃酸就是鹽酸,但胃部有括約肌,胃裡的氣體不會一直跑出來,就算打嗝時有酸氣逸出,也只是少量,且幾乎都會逸散,被再度吸回去的量很少,不會造成傷害。

陳冠群表示,氣體揮發物若要對人體造成危害,需要「長時間」、「大量」才有可能,例如長期吸入化學工廠的有毒物質等;至於人打嗝排出的胃部酸氣,並不會影響肺部健康。

陳冠群說,胃食道逆流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並非打嗝排出的酸氣,而是食道被胃酸灼傷,或是胃酸嗆入氣管。

綜合以上,專家表示,過去三年來並未觀察到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戴口罩而造成肺部損傷的案例,且打嗝排出的胃部酸氣也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此外,肺阻塞的風險因子是抽菸、長期吸入粉塵等,與胃食道逆流、戴口罩均無關係。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5/5版】

隨著全民戴口罩的政策解禁,近日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熱傳一則媒體報導,稱戴口罩可能導致呼吸時吸進更多的二氧化碳、較少的氧氣而讓大腦沒有足夠的新鮮氧氣,為血液循環系統帶來壓力;若有胃食道逆流,還可能吸進胃酸,長期導致肺阻塞風險等。

查證結果如下:

一、職業醫學醫師協助檢視實證資料後指出,一般健康民眾
佩戴外科口罩,血氧飽和度不會顯著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也不會影響生理功能,心率和呼吸速率也無影響,並無健康疑慮。

但戴口罩可能有一些主觀不適症狀,這則因人而異,且脫下口罩後症狀就會恢復,不會長期累積造成傷害。

N95口罩可能會稍微降低血氧或增加二氧化碳濃度,若佩帶超過2小時可能會有較大的心肺負荷,一般建議醫護人員在必要時使用。

二、口罩專家指出,N95口罩呼吸阻抗較高,有些人佩戴可能感覺呼吸不順,但實證資料已證實,縱使使用N95口罩、血氧稍有下降,也還在安全範圍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一般口罩呼吸阻抗沒有這麼高,更不會有此疑慮。

立體口罩及N95與臉部皮膚接觸會形成一個空間,會蓄積二氧化碳,但蓄積量不多,二氧化碳濃度不會一直無限制累積到影響人體程度。

三、心臟內科醫師指出,臨床觀察並無發現民眾因為戴口罩而血氧下降或心律不整。若戴防護規格較高的口罩,
不排除會有病人血氧較低,但只要拿掉口罩,血氧狀況就會恢復。

四、
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並未觀察到胃食道逆流患者因為戴口罩而造成肺部損傷的案例,且打嗝排出的胃部酸氣也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此外,肺阻塞的風險因子是抽菸、長期吸入粉塵等,與胃食道逆流、戴口罩均無關係。

綜合以上,傳言稱戴口罩會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大腦沒有足夠氧氣、影響血液循環等,為缺乏科學證據的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一)針對戴口罩可能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國際專家怎麼說?

查核中心檢索非營利組織Meedan建立的COVID-19專家回應平台「Health Desk」更新於2022年5月〈口罩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會引起任何副作用嗎?(Does exhaled carbon dioxide in a mask cause any side effects?)〉文章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戴口罩對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很小,且對健康沒有顯著的負面影響。

文章指出,必須是濃度非常高的二氧化碳才會引起健康問題,而二氧化碳的分子非常小,很容易就能穿透口罩材質。醫護人員經常在醫院長時間配戴口罩,但並沒有證據顯示外科口罩或布口罩會導致二氧化碳大量累積

文章表示,一些研究發現,如果長時間佩戴N95口罩以及在高強度工作中使用,會產生頭痛、呼吸困難和疲憊等負面影響;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和肥胖症患者以及重度吸菸者,若長期持續使用類似N95的口罩,可能會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然而,上述情況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罕見的。因為包括密閉式醫用口罩等各種市售口罩,都是為了「持續呼吸」而設計的,因此出現二氧化碳中毒、缺氧等任何副作用的風險都很低。

(二)查核中心5月4日採訪傳言提到的受訪醫師。

該醫師表示,他在廣播節目講的主題是心悸和心律不整,只是順便提到長期戴口罩可能會有二氧化碳囤積的現象。

醫師說明,如果配戴的是一般醫療口罩,氣體進出很快,但如果是配戴N95口罩,或是3D、4D立體口罩,會在口鼻前方製造一個空間時,吐出的氣體就比較可能在裡面打轉,尤其換氣比較頻繁時,例如爬樓梯、講話、從事運動等,就有可能把吐出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而當吸氧量不足,呼吸心跳速度自然會加快。

醫師表示,呼吸新鮮、乾淨的空氣是最好的,過去三年半來民眾長期戴口罩,未來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還不知道,後遺症仍要繼續觀察,現在講都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