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習普會登場】破解普亭下跪習近平的AI生成假照

2023-03-222023-03-23 研究與動態

記者何蕙安/編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0日起展開為期三天的俄羅斯之行,並與俄國總統普亭舉行閉門會議。在兩人會面後,網路上出現一張普亭手握習近平的跪地照片,但多個跡象顯示該照片並非真實影像,而是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假照片。

在烏俄戰爭未息的背景下,習近平與普亭的會面備受全球關注。網路上20日起出現這張充滿爭議的照片,圖片中普亭單膝跪下,雙手握住習近平的的手,並將臉埋在習的西裝外套中。這張照片並未出現在任何新聞媒體或中俄官方發布的影像中,部分文本是伴隨一張「普亭跪在維尼小熊前」的卡通圖片流傳。


圖1:網路上普亭下跪習近平的照片與一張普亭下跪維尼小熊的卡通圖片一起流傳。

「兩人(習近平與普亭)的確碰面,但這張照片很可能是一個用AI程式生成的照片。」關注中國的獨立記者Amanda Florian(小愛)3月21日推文指出。

首先,根據國際媒體發布的新聞照片,習近平與普亭20日會面的地點與網傳照片的房間裝潢、椅子都長得不一樣。


圖2:比對網傳照片與新聞照片,可以看出兩者室內裝潢不同/卓育麟製圖


圖3:比對網傳照片與新聞照片,可以看出兩張照片中的椅子樣式不同/卓育麟製圖

再者,當進一步反搜該跪地圖片,儘管會出現許多搜尋結果,但都是轉分享,並無法看出照片的原始來源,也沒有可信度高的新聞媒體網站發布該照片。

若使用法國科技公司Hugging Face開發的AI偵測工具AI Image Detector去檢測這張照片,偵測的結果認為這張照片是AI生成的。不過,當前AI偵測工具的技術仍無法精準判斷,時會出現誤差,因此偵測結果僅能作為參考。


圖4:AI Image Detector的偵測結果。

照片細節破綻百出

但即便不依靠技術工具,若仔細檢視照片,仍可以看到許多可疑之處:例如習近平的頭髮看起來有些雜訊與模糊,耳垂形狀也不自然;普亭的耳朵則可見異常的腫塊—這些都是由人工智慧生成式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生成影像的特色。


圖5:網傳照片中包括習近平的頭髮、普亭的耳朵等,都有不自然之處/卓育麟製圖

義大利查核組織《Open》也針對這張照片發布查核報告,揭露更多照片上疑點:包括網傳照片中站在習普兩人後方的男子的交握的手看起來也過於圓滑與不自然;照片中普亭的鞋子形狀奇異;且跪地照片中習普兩人的皮鞋也與官方釋出照片中的鞋子不同。

「我想要說的是,你不可以相信所有你在網路上看到的東西。」小愛說。


圖6:習近平與普亭兩人在官方照片中穿的皮鞋,與網傳照片中的皮鞋並不一樣。(擷自OPEN)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利用AI製圖工具或是深偽技術來生成圖片將愈來愈普遍,其畫面也更難辨識真偽。台灣事實查核中心2023年1月曾經破解一張宣稱是「松花江冰花」的AI繪圖照片,另外也曾發布一個利用深偽技術製作的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影像的查核報告。

「造假的技術很久以前就有,然後不斷演進,AI技術以前在Deep fake上會比較多在人臉,但現在的AI製圖技術,可以想見以後會有更多各式各樣的假圖。」專攻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中研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的研究員陳駿丞日前接受查核中心採訪時指出。

推薦閱讀

Deepfake掀起的新科技犯罪風暴 專家教你4招肉眼破解技巧 2023-01-13

靜岡假水災照片的警示 AI製圖潛藏的謠言威脅 2023-01-06

【查核開箱文】AI繪圖侵入假訊息領域!記者用AI製圖工具破解松花江冰花影像 2023-01-05

參考資料

獨立科技記者Amanda Florian3月21日推文

The photo of Putin kneeling in front of Xi Jinping is the wor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PEN, MARCH 21, 2023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