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

【部分錯誤】網傳「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

事實查核報告#1884
網傳「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
發布日期/2022年8月31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0/2版】

一、此傳言最初在2022年8月流傳,並在2023年4月以及2023年9月中秋節時再度流傳。

根據美國CDC新冠病毒追蹤網頁,美國最近一周(2023/9/22-9/29)因COVID-19急診就診率下降11.7%、入院率下降3.1%、死亡趨勢增加8%。

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說,美國現在流行的新冠變異株EG.5,是XBB.1.5新型亞變種病毒。此變異株感染率強、疫苗逃脫能力強,所以傳播感染是不會中斷的,但是在中重症的影響層面不大,疾病嚴重度並未增加。傳言稱「美國疫情又嚴重」不符合實際狀況。

陳秀熙也建議,台灣脆弱族群者如長者、慢性病、免疫功能不佳者應接種XBB1.5新冠疫苗,有效降低新冠變異株帶來的致病嚴重風險。

二、專家分析,Omicron變異株高度變異、具免疫逃脫性,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者可能重複感染,但重複感染多是無症狀、輕症,目前並無觀察到BA.4、BA.5導致重症的機率較高。接種疫苗雖然仍可能感染,但有助降低住院、死亡風險。

三、專家指出,Omicron BA.4/BA.5症狀和之前的Omicron病毒株沒有明顯差異,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傳言稱「沒有咳嗽」、「不會發燒」並不正確。

四、傳言指稱的「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也不正確,專家指出,多研究證明Omicron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在肺部細胞內較不容易複製。

傳言後半段指稱「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等內容皆不正確。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圖卡版(可左右滑動)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指稱:「國際新聞,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所以專家要大家了解下列二件事! 1)Omicron 沒有免疫力,得了還會再得。 2)此病毒是沒有所謂共存,原本專家說的共存是錯誤的! 所以請大家重視這件事,加強防疫,新的 COVID-Omicron BA4 BA5延伸病毒的症狀如下:- 1.不咳嗽。 2. 不發燒。 只會有:- 3. 關節痛。 4. 頭痛。 5. 頸部疼痛。 6.上身腰痛。 7. 肺炎。 8.一般情況下,沒有食慾 .....」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自2023年4月起,傳言以影片形式重新流傳。

圖2:網傳影片擷圖

此傳言到了2023年9月中秋節又重新流傳。傳言開頭稱「請大家告訴大家中秋佳節壞消息 千萬不要認為是危言聳聽掉以輕心...」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疫情在美國又開始嚴重了」,實際情況為何?

(一)美國政府已在2023年5月11日解除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根據美國CDC的「新冠病毒追蹤網頁」,美國最近一周(2023/9/22-9/29)因COVID-19急診就診率下降11.7%、入院率下降3.1%、死亡趨勢增加8%。

查核中心2023年10月2日採訪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他說,新冠病毒仍在變異中,美國現在流行的新冠變異株EG.5,是XBB.1.5新型亞變種病毒。此變異株感染率強、疫苗逃脫能力強,所以傳播感染是不會中斷的,但是在中重症的影響層面不大,疾病嚴重度並未增加。傳言說美國疫情又更嚴重不符合實際狀況。

陳秀熙說,9月初時候歐美住院率稍微上升,死亡率也稍上升,主要是因為住院脆弱族群的共病現象,因身體免疫力下降,感染其他病毒導致病情嚴重,甚至死亡。因此,回到台灣狀況來說,現在XBB1.5疫苗也正在開打,建議脆弱族群如長者、慢性病、免疫系統脆弱者應施打疫苗,有效降低新冠變異株帶來的致病嚴重風險。

陳秀熙也說,現在病毒的趨勢仍然是不斷變異,共同點都是傳染率強、疫苗逃脫能力強,但是致病嚴重度都未增加,全世界的情況都類似。因此民眾仍須以共存的心態面對,若有需要,仍應積極施打疫苗,提升免疫力。

爭議點二、網傳「Omicron得了還會再得,此病毒無法共存」,專家如何解讀?

(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22年8月24的每週流行病學更新報告顯示,Omicron是目前全球流行主要病毒株,其中BA.5佔據主要流行地位,流行率提升到74%,BA.5族系的突變也在不斷增加,也可觀察到流行率的上升。

根據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監測,Omicron具有高傳播性,BA.5變異株可能造成疫情波動。依據指揮中心在8月29日新聞稿資料,目前研究顯示,BA.4、BA.5導致重症的機率尚無明顯較高。

(二)查核中心於8月31日採訪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

她說,確實接種了疫苗可能還是會被感染,甚至是感染過後,也可能再被感染,這是新冠病毒免疫逃脫性不可避免的現實,很多冠狀病毒也都有這樣的現象。目前的防疫重點不是避免被感染,而是如何在感染後避免重症,並藉以施打疫苗加上感染提升群體免疫力,縮短疫情流行趨勢。

何美鄉說,根據一篇葡萄牙研究、兩篇卡達研究,感染過BA1/BA2的人只有將近2成者會重複被感染,但原則上,若是有重複感染,大部分人的症狀只會更輕微。但有一些人要特別注意,第一次感染是重症的人,有些人是對疫苗、自然感染無抗體反應,若這些人重複感染,致重症風險也會比別人高。總體來說,重複感染會有,但比例不高,且若真的重複感染,症狀只會更輕微,民眾無須過度擔心。

何美鄉說,從流行病學角度,重複感染本就是穩定疫情,讓病毒從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邁向地區性流行病(epidemic)必然會發生的狀況。目前全世界多數國家都是以施打疫苗和自然感染綜合免疫力的「共存」路線,不是感染愈少就愈好。疫苗給的保護性是有限的,不管是保護的時間,或抗體的廣度。但有接種疫苗,再加上一定程度的輕症或無症狀,將有助於長期的穩定生活。

(三)查核中心在查核報告第1783號1675號,針對Omicron感染特性採訪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

陳秀熙表示,新冠病毒有容易變異的特性,現在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容易免疫逃脫,因此會有許多突破性感染,但從統計資料可知,Omicron傳播力高,但多數是輕症和無症狀者,透過自然感染的方式,讓很多人得到免疫力,加上疫苗接種,就能建立保護社區的防火牆,也有助讓疫情下降。

綜合以上,Omicron變異株是目前國際疫情強勢流行株,其高度變異、具免疫逃脫性,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者可能重複感染,但重複感染多是無症狀、輕症,目前並無觀察到BA.4、BA.5導致重症的機率較高。公衛專家認為,Omicron傳播力強,其造成的大流行會提升自然免疫力,有助和緩疫情。

爭議點三、傳言稱「病毒變異、疫苗沒更新,已失去防護作用,打三劑一樣會確診、重症和死亡」?

(一)查核中心在查核報告第1468號1645號1711號,針對疫苗保護力採訪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台彎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

齊嘉鈺表示,以往認為打過疫苗或是自然感染後恢復的人,產生的免疫力能夠有效降低病毒感染或是再感染的風險。但是,omicron變種病毒因為突變的片段太多,導致無論之前接種疫苗或是自然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不足以完全阻止這個病毒感染。也就是即使接種了疫苗或是自然感染過,仍可能因為Omicron的出現而使感染或再感染的狀況更有可能發生。

但齊嘉鈺說,來自許多不同國家大數據都顯示,追加施打新冠疫苗後,即使是面對具有免疫逃脫能力的Omicron病毒,仍然有很好的降低住院及死亡的保護力。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官方統計數據也顯示,在Omicron流行期,與接種疫苗,尤其是已接種追加劑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種疫苗的人仍然更容易成為重症,也更有可能死亡。

黃高彬表示,目前在國際廣泛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具有免疫逃脫的特性,意即曾接種過疫苗或曾被感染的人,縱然體內已經有抗體,但不排除會因Omicron而再度被感染。但目前疫苗試驗和真實世界的疫苗接種經驗皆顯示,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避免重症和死亡,從以色列經驗來看,打滿三劑之後,病例數也會下降,這些都有科學根據。

邱南昌說,指揮中心都會公布中重症個案說明,民眾會看到這些個案的確有些人打完三劑還是重症,但這些個案主要是年齡大的長者、本身有慢性疾病、特殊疾病者。若是以群體數據來看,打三劑疫苗雖然可能染疫,但絕多數都是輕症,並非重症。

(二)根據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8月31日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陳秀熙表示,台灣目前可能因受BA.5影響,中重症和死亡有上升趨勢,特別是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尤其是65歲以上的年長族群,可能因慢性病較多、癌症等身體脆弱因素或有些年長族群都沒有打疫苗,較容易重症、死亡。在因應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除了即時給予抗病毒藥物,這些脆弱族群也應該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和追加劑,降低重症、死亡風險。

綜合以上,接種新冠疫苗有助降低染疫後住院、死亡風險。面對OmicronBA.5疫情,專家建議年長者、有慢性病的脆弱族群,應及早接種疫苗和追加劑。


爭議點四、網傳「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 1.不咳嗽。 2. 不發燒。 只會有:- 3. 關節痛。 4. 頭痛。 5. 頸部疼痛。 6.上身腰痛。 7. 肺炎。 8.一般情況下,沒有食慾 當然,COVID-Omicron BA的毒性比 Delta 變種高 5 倍」?

針對傳言後半段提及內容「因為新的 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的...」,查核中心曾於2022年7月更新發布的查核報告1359中,採訪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大醫院臨床研究所教授王弘毅。

專家指出,OmicronBA.4/BA.5症狀和之前的Omicron病毒株沒有明顯差異,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傳言稱「沒有咳嗽」、「不會發燒」並不正確。

且OmicronBA.4 BA.5重症、致死並沒有異常升高,但是其免疫逃脫能力更強,所以感染,突破性感染,和二次感染的人都快速增加。

專家也指出,傳言指稱的「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證明。現在比較多的研究反而認為Omicron容易感染上呼吸道,在肺部細胞內比較不容易複製。

綜合以上,傳言指稱「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等內容皆不正確。

爭議點五、此傳言流變?

查核中心檢視傳言,該傳言最早在2021年5月4日開始流傳,且隨著新冠病毒不同變異株的流行趨勢,變形成不同的謠言版本重新流傳。

最早流傳的版本僅有提到「病毒回來了」,而到了2021年12月謠言變形成「Omocron病毒」版本。2022年6月期間,隨著Omocron BA.4 BA.5的流行,謠言也變形成「BA.4 BA.5」版本。而到了近期8月,謠言更新增一段「疫情在美國開始嚴重...病毒沒有所謂共存」的內容,與「BA.4 BA.5」版本的傳言合併流傳。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0/2版】

一、此傳言最初在2022年8月流傳,並在2023年4月以及2023年9月中秋節時再度流傳。

根據美國CDC新冠病毒追蹤網頁,美國最近一周(2023/9/22-9/29)因COVID-19急診就診率下降11.7%、入院率下降3.1%、死亡趨勢增加8%。

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說,美國現在流行的新冠變異株EG.5,是XBB.1.5新型亞變種病毒。此變異株感染率強、疫苗逃脫能力強,所以傳播感染是不會中斷的,但是在中重症的影響層面不大,疾病嚴重度並未增加。傳言稱「美國疫情又嚴重」不符合實際狀況。

陳秀熙也建議,台灣脆弱族群者如長者、慢性病、免疫功能不佳者應接種XBB1.5新冠疫苗,有效降低新冠變異株帶來的致病嚴重風險。

二、專家分析,Omicron變異株高度變異、具免疫逃脫性,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者可能重複感染,但重複感染多是無症狀、輕症,目前並無觀察到BA.4、BA.5導致重症的機率較高。接種疫苗雖然仍可能感染,但有助降低住院、死亡風險。

三、專家指出,Omicron BA.4/BA.5症狀和之前的Omicron病毒株沒有明顯差異,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咳嗽,倦怠,發燒,傳言稱「沒有咳嗽」、「不會發燒」並不正確。

四、傳言指稱的「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也不正確,專家指出,多研究證明Omicron更容易感染上呼吸道、在肺部細胞內較不容易複製。

傳言後半段指稱「COVID-Omicron BA.4/BA.5的延伸變種冠狀病毒是不同」、「Omicron會跳過鼻咽部而直接影響肺部」等內容皆不正確。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更新說明 2023/4/27版】因應近期又有影片提及美國疫情變嚴重的影片流傳,此查核報吿更新美國疫情最新狀況於摘要一,提供讀者參考。

【更新說明 2023/10/2版】2023年9月中秋節時傳言再度流傳,報告更新爭議點一及摘要一,提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