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影片「2020年10月,來自FDA的第16頁報告明載著一個關於實驗針劑的副作用『兒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簡稱MIS-C 而台灣為了催針,竟扭曲事實,謊稱是確診引起」?

【錯誤】網傳影片「2020年10月,來自FDA的第16頁報告明載著一個關於實驗針劑的副作用『兒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簡稱MIS-C 而台灣為了催針,竟扭曲事實,謊稱是確診引起」?

事實查核報告#1742
網傳影片「2020年10月,來自FDA的第16頁報告明載著一個關於實驗針劑的副作用『兒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簡稱MIS-C 而台灣為了催針,竟扭曲事實,謊稱是確診引起」?
發布日期/2022年6月16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6/16版】

一、專家指出,網傳FDA簡報提到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是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後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所列出的追蹤項目之一,並不是疫苗的副作用。傳言宣稱「明載著實驗針劑的副作用」並不正確。

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台灣確診新冠的12歲以下有40萬1,826例,其中目前有12例MIS-C,這些兒童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傳言稱「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為錯誤訊息。

三、醫師指出,根據美國CDC相關報告,接種新冠疫苗能降低9成12-18歲染疫後導致MIS-C發生的風險。

四、專家指出,施打新冠疫苗後發生的MIS-C的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且發生率罕見,並未偵測到異常的不良事件比例。

傳言稱「MIS-C是已知的疫苗副作用」、「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並不正確。因此,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從2022年6月開始流傳訊息指稱:「2020年10月 來自FDA的第16頁報告明載著一個關於實驗針劑的副作用『兒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簡稱MIS-C 而台灣為了催針,竟扭曲事實,謊稱是確診引起。」

該訊息搭配一段影片,影片內容指出:「我希望世界上每個人都聽到這個,在2020年10月 FDA投影片第16頁上,上面有個新冠肺炎副作用,它被稱為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縮寫為MIS-C。這是一種全新的疾病,從2020年開始才被創造出來,並被賦予診斷代碼。現在我們都知道,冠狀病毒或新型冠狀病毒對兒童的威脅很小,但也有非常罕見的狀況,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可能導致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這是一種已知的疫苗副作用,FDA知道...」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2020年FDA報告為何? 是否有指出疫苗副作用有『孩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MIS-C?

2020年FDA報告為何?

經檢索,網傳「2020年FDA報告」為2020年美國CDC在2020年10月30日舉行「FDA生物評估與研究中心(CBER)監測COVID-19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計畫」的會議簡報

該簡報內容第16頁為「FDA 對 COVID-19 疫苗的安全監測:可能的不良事件結果工作清單草案**可調整的**」,其中包括「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


圖2:FDA生物評估與研究中心(CBER)監測COVID-19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計畫」的會議簡報第16頁。

該簡報提到「MIS-C」代表什麼意義?

查核中心採訪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她說,傳言提到的2020年報告提到MIS-C,是美國FDA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後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所列出的追蹤項目之一。其列出的項目是根據過往施打其他疫苗、以及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會有的症狀。

齊嘉鈺說,美國FDA本就會針對施打疫苗進行後續追蹤,觀察有沒有發生施打疫苗後產生異常不良事件的現象。孩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MIS-C)是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發生的罕見症狀,因此將其列為追蹤項目之一是正常的作法,且將其列為追蹤項目也不代表確立因果關係。傳言直接說是「實驗針劑的副作用」並不正確。

查核中心採訪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他說,該簡報第16頁只是列出COVID-19疫苗未來可追蹤可能產生的疫苗不良事件項目,不是疫苗的副作用。其列出的項目是根據感染新冠肺炎所導致的症狀,以及過去施打其他疫苗可能會有的不良事件。列在追蹤項目之中並非代表施打疫苗會導致此症候群。

綜合以上,網傳「2020FDA報告」指的是2020FDA監測COVID-19疫苗安全性計畫的簡報

報告提到MIS-C是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後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所列出的追蹤項目之一,將其列為追蹤項目也不代表確立因果關係。傳言稱「實驗針劑的副作用」並不正確。

爭議點二、網傳訊息「台灣為了催針,竟扭曲事實,謊稱是確診引起」,是否屬實?

(一)根據指揮中心統計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15日,台灣確診新冠的12歲以下兒童共40萬1826例。其中,有12例有MIS-C,這些兒童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傳言稱「接種新冠疫苗副作用才導致MIS-C」並不正確。

(二)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傳言提到MIS-C是台灣為了催針、扭曲事實並不正確,感染新冠後發生MIS-C並不是台灣先觀察到的現象,有許多國際的文獻都有相關討論,因為國外嚴峻疫情先於台灣,有觀察到一些確診者發生MIS-C的狀況,還特別寫研究提醒其他國家注意。

彭純芝說,根據國際觀察發現,沒打新冠疫苗者發生MIS-C的風險高於有打疫苗者,因此傳言說MIS-C是疫苗導致也不正確。

(三)邱南昌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觀察到少數兒童會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的2-6週,產生罕見的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確實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新發現的併發症現象,這在全世界都有發生,傳言說「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並不符合事實。

邱南昌說,根據2022年美國CDC發布的相關報告指出,兒童施打疫苗後,反而能降低9成12-18歲染疫後導致MIS-C發生的狀況。

綜合以上,全世界都有觀察到孩童感染新冠後發生MIS-C的現象,且台灣確診新冠的12歲以下兒童目前共有12例MIS-C,這些兒童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傳言稱「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並不正確。

爭議點三、網傳影片「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這是一種已知的疫苗副作用,FDA知道」,是否屬實?

齊嘉鈺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全世界都有觀察到有兒童染新冠肺炎後產生罕見的多系統發炎症狀,因此將這種併發症現象定名兒童多系統炎發症候群(MIS-C),在臨床症狀上跟過往的一種罕見疾病「川崎病」很像。而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感染新冠病毒導致MIS-C的致病機轉,但能確定的是確實是感染新冠肺炎才發現的併發症現象。傳言說「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並不正確。

齊嘉鈺說,美國確實有施打疫苗後發生罕見MIS-C的案例,但到目前為止,施打疫苗後發生的MIS-C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且發生率仍然罕見,也並未發現異常的不良事件比例。但因為現在疫苗施打年齡愈來愈小,目前美國仍會持續監測有沒有異常的不良事件比例出現。

齊嘉鈺說,針對施打疫苗發生MIS-C,國外有相關監測報告,如法國的分析報告指出,有發現7個兒童打疫苗出現MIS-C的病例,但其分析結果認為可能跟染疫有關;另根據美國監測報告,確實有發生有兒童、青少年(12-20歲)施打1劑以上的疫苗發生MIS-C的案例,但發生率僅為百萬分之1,再排除掉是感染新冠肺炎所導致的案例後,打疫苗發生MIS-C其發生率僅為百萬分之0.3。

齊嘉鈺說,美國報告的結論認為,目前仍無法確認這些MIS-C的案例是否跟疫苗有因果關係,後續仍需要再觀察及追蹤。另外,美國報告結論也指出,跟沒有施打疫苗染疫產生MIS-C的發生率相比,打疫苗產生MIS-C案例還是非常罕見,疫苗仍能有效保護兒童。

綜合以上,專家指出,MIS-C是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發生的罕見病症。目前確實有發現施打疫苗後罕見的MIS-C案例,但到目前為止,施打疫苗後發生的MIS-C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且發生率仍然罕見,並未偵測到異常的不良事件比例。傳言稱「MIS-C是已知的疫苗副作用」。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6/16版】

一、專家指出,網傳FDA簡報提到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是針對施打COVID-19疫苗後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所列出的追蹤項目之一,並不是疫苗的副作用。傳言宣稱「明載著一個關於實驗針劑的副作用」並不正確。

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台灣確診新冠的12歲以下兒童目前共有12例MIS-C,這些兒童都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傳言稱「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

三、專家指出,目前確實有發現施打疫苗後罕見的MIS-C案例,但到目前為止,施打疫苗後發生的MIS-C其因果關係並未確立,且發生率仍然罕見,並未偵測到異常的不良事件比例。

四、醫師指出,根據美國CDC相關報告,接種新冠疫苗
能降低9成12-18歲染疫後導致MIS-C發生的風險。

傳言稱「MIS-C是已知的疫苗副作用」、「台灣謊稱MIS-C是確診引起」並不正確。因此,為「錯誤」訊息。

補充資料

Q:什麼是兒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

查核中心曾於【查小喵出任務】染疫兒童居家照護 兒科名醫黃瑽寧幫家長指路中,整理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的說法。

黃瑽寧說,MIS-C是一種感染新冠病毒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雖然孩子身上的病毒清掉了,但免疫反應不打算冷靜下來,會發生在感染後2週到6週。

對於MIS-C的發生率和發生原因,目前沒有明確數據,黃瑽寧說,目前觀察國際資料,東方人MIS-C的發生率比黑人、拉丁美裔者至少一半,且Omicron誘發的MIS-C又比先前的Delta和Alpha株更低,因此無法引用國際發生率來推估台灣的狀況。以最悲觀的數據來猜想,可能一萬個孩子會有1個發生MIS-C的狀況。

黃瑽寧也說,有一個好消息是,台灣的青少年族群疫苗接種很高,國外研究發現,如果打過一劑新冠疫苗,MIS-C風險可以下降97%。以台灣目前青少年和兒童接種狀況,家長不用過度擔憂MIS-C的發生。

不過,黃瑽寧說,民眾仍應認識MIS-C,如果孩子在感染新冠、已經痊癒了,但接下來2到6週間發生發燒(至少發燒3天),且實驗室檢查發炎指數上升,有出疹、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黏膜發炎、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急性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或腹痛),應諮詢小兒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