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04/20 版】
一、網傳連結是衛福部疾管署「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系統,民眾可在該網站查詢實聯制的調閱紀錄。
二、實聯制資料,是疫調人員在做疫調時使用。資料調閱僅代表民眾可能與確診者有共同足跡,代表有一定風險,但風險高低需視接觸時間、距離、是否有做好個人防疫措施而定。
三、專家提醒,疫情已進入社區,且多點散發,民眾要有自主防疫意識,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快篩或就醫,減少家戶擴散風險。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通訊軟體、社群平台於2022年4月15日起流傳一則網址,搭配文字訊息指出「可以查詢你的實聯制被查詢幾次,就知道你是不是危險群,被查越多次風險越高」、「可以查詢政府有沒有調閱你的足跡」。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爭議點、網傳連結為何?「實聯制被查越多次風險越高」?
網傳連結功用與使用方式為何?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連結,該網址為衛福部疾管署「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系統,民眾可填寫手機號碼與圖案驗證碼、簡訊驗證碼後,查詢近28天內的實聯制調閱紀錄,網站會顯示查詢日期、疫調單位、疫調人員與查詢次數。
(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9月6日記者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會中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該網站可讓民眾登入手機號碼,經簡訊驗證是本人後,看最近28天內是否曾有疫調人員針對該號碼進行疫調。另檢視2022年4月20日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在會中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該網站是讓民眾查詢資料有沒有被調閱。
(三)查核中心於4月20日正午12時採訪台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紀玉秋表示,實聯制紀錄是疫調輔助工具,幫助疫調人員查詢與確認確診者足跡。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記錄查詢網站是由中央建置,民眾若有掃實聯制紀錄,可以在該網站查詢自己是否有被調閱的紀錄。 被調閱實聯制紀錄次數高,是否代表染疫風險高?
(一)紀玉秋說,疫調時,個案會陳述近日到過的地點,但有些民眾沒辦法詳細陳述幾點、到什麼地方,所以衛生局會調閱個案具傳播風險期(發病日前4天)的實聯制紀錄,再跟個案確認地點與同行者、接觸的對象。接著才更進一步了解個案在特定高風險場域的停留時間,或是否有脫口罩飲食、聊天等高風險行為。若有類似行為,會再針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匡列、疫調。 若民眾的實聯制紀錄被調閱,應是與確診者有共同足跡,有共同足跡確實會有一定風險。不過,風險高低須看接觸時間、距離、是否有防疫措施等條件而定,若是時間短、距離遠、有戴口罩,風險相對就低。
台北市長柯文哲於4月20日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中表示,因台北市的確診個案過多,從4月20日起,將不再公布疫調足跡,也不再發送細胞簡訊,提醒民眾自主防疫,即使在非足跡處也應提升警覺,落實防疫措施。另疫調天數也從發病日前4天,縮短為2天。 (二)查核中心採訪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他表示,目前台灣社區疫情已經是多點散發、社區有一定的風險,且防治關鍵已經進入家戶作戰,要關注的不是社區有多大危險,而是個人、家庭的生命安全。每一個民眾不管位於何處,都應該對自身健康狀況提高警覺,有自主防疫意識,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快篩或就醫,減少家戶擴散的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平台是基於資訊公開,方便民眾查詢實聯制紀錄被調閱的資料,但有調閱紀錄不代表跟確診者足跡一定有重疊,比如說,有些縣市調閱資料時,不會只調閱確診者出沒該場所的時間資料,可能在確診者抵達前、離開後的時間都會調閱。因此,就算實聯制記錄被調閱,僅代表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機率大,民眾不要過度恐慌,也不是被調閱越多次風險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