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錯誤】網傳影片「養護膝關節的特效法...膝關節退化變形疼痛可以不用開刀,可以再生復原。只要彈膝盪手就可以三個月自我修護」?

【部分錯誤】網傳影片「養護膝關節的特效法...膝關節退化變形疼痛可以不用開刀,可以再生復原。只要彈膝盪手就可以三個月自我修護」?

事實查核報告#1563
網傳影片「養護膝關節的特效法...膝關節退化變形疼痛可以不用開刀,可以再生復原。只要彈膝盪手就可以三個月自我修護」?
發布日期/2022年3月4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03/4版】

一、醫師指出,膝蓋關節退化是綜合性問題,若軟骨已經磨損,無法透過網傳影片的教學動作讓軟骨再生。

二、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復健、維持適度運動習慣、熱敷、電療、按摩等,改善膝蓋疼痛程度並增進膝蓋活動能力。

三、醫師建議,保健膝蓋建議適度運動,可以多做一些針對膝關節附近肌群的運動,增加腿部肌力可減輕膝蓋負荷。

網傳影片鼓勵民眾維持運動是正確觀念,但影片教學的動作無法讓已經磨損、退化的關節復原、重生,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媒體與通訊群組自2022年2月間流傳一支影片,影片標題為「養護膝關節的特效法」,影片說明欄宣稱:

「膝關節退化變形疼痛可以不用開刀,可以再生復原。只要彈膝盪手就可以三個月自我修護,【彈膝盪手】很簡單易行,只要【身前傾、膝蓋彎曲、上下振盪、兩手打開始腋下部位、重心在足跟】。
膝蓋痛到站不住的人,就坐在桌椅上盪腿,一天數小時,一二個月關節液就增加了,自然就可以好了。」
而影片中則示範此養護方法,並聲稱「膝蓋不是退化,是變形,是破壞,但可以再生、復原」、「可以這樣做,會增加關節液」等。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影片聲稱「膝蓋退化證明是錯的,膝蓋不是退化是變形,是破壞,可以再生、可以復原」,是否正確?

(一)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部部長裴育晟醫師表示,醫學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是一個綜合問題,涉及軟骨磨損變薄、長骨刺、關節發炎、腫脹,或疼痛,影響走路、爬樓梯等活動功能等。原則上已經受損的軟骨是無法再生、復原的,退化性關節炎本身也無法痊癒,但可藉由復建、治療、運動等,改善疼痛的程度並增進活動能力。

裴育晟補充,很多人誤以為膝痛就是膝關節炎,事實上,除了關節炎以外,膝痛可能是肌四頭肌肌腱炎、鵝掌肌群肌腱炎、臏骨韌帶炎、滑囊炎、側韌帶炎......等,上述部份病因可能經由運動而明顯改善,有的不會,也有可能因運動而加重者,建議尋求專業醫生診斷病因。

(二)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郭亮增表示,膝蓋功能退化是否能復原,必須看退化的程度。如果病人的膝蓋退化還在初級階段,如只是膝蓋關節疼痛、感覺活動時卡卡的,或因為走比較久、工作勞累引起的急性症狀,確實可以透過休息、適度運動、藥物治療讓膝蓋功能復原。但如果已嚴重退化,關節已經磨平,就無法再生。

郭亮增說,膝蓋退化者,主要還是透過藥物治療、復健、熱敷電療和按摩舒緩症狀,如果最終膝蓋功能完全退化,還是只能靠置換人工膝關節處理。目前有一些幹細胞、自體血小板療法都宣稱可治療膝蓋退化,自體血小板療法有一些人體試驗,確實有助緩解膝蓋關節症狀,但也無直接證據證明軟骨能增生。

(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武俊傑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英文為「Osteoarthritis」,直譯為「骨關節炎」,是指骨頭跟關節發炎,嚴重則會關節變形,雖然依據使用程度不同,得骨關節炎的年齡亦有差異,但其成因跟老化有絕對關係。

武俊傑說,退化性關節炎是不可逆的,因此醫療上治療關節炎是去改善發炎程度,而不是處理老化問題。

綜合以上,退化性關節炎是一個綜合問題,依據使用程度不同,得骨關節炎的年齡亦有差異,但其成因跟老化有關。磨損的關節本身無法再生,但可藉由藥物治療、復健、熱敷電療和按摩舒緩症狀,改善疼痛的程度並增進活動能力。

爭議點二、網傳影片宣稱可透過「彈膝盪手」或是坐在桌上擺盪小腿等方式使退化變形的關節復原,免除開刀置換膝關節,是否合理?

(一)裴育晟表示,影片說進行「彈膝盪手」動作,疼痛症狀減輕,不無可能,但要說退化性膝關節炎能靠此動作治癒,理論基礎實薄弱,且未必有效。

裴育晟說明,如果經醫師診斷為膝關節炎,且其疼痛的原因來自於膝關節炎,則目前研究顯示,最有效的運動為在平地散步,透過平地散步,能維持股四頭肌等膝部相關肌肉之健康,並能促進軟骨的營養循環,進而減少發炎及疼痛,並維持全身的體力。

至於關節液,裴育晟說明,關節液一直都存在,透過散步等活動,可讓關節液滲透軟骨,滋潤營養使其更為健康。

裴育晟說,雖然影片中的動作未必有效,但其鼓勵膝關節炎病患多多活動的立場是對的。過去病人常認為膝關節炎必需休息,但有越來越多的論文顯示,適度的運動,如散步,確定有助於控制膝關節炎之症狀,其效果甚至不亞於用藥。

(二)郭亮增表示,適度運動對膝蓋健康有幫助,但從學理上來說,若膝蓋已經退化,不可能透過做震盪膝蓋就能復原。

郭亮增說,關節本來就會分泌關節液,關節液的功能是潤滑,且提供膝蓋軟骨營養。但也不是說關節液愈多愈好,有些人關節急性發炎、腫痛,發炎會刺激關節液分泌,來不及代謝就會累積在關節,也會影響關節活動。因此,如果膝蓋本來就有問題的人,如果過度操作網傳影片的運動,也可能讓膝關節更受傷。

郭亮增建議,如果平時要保養膝蓋,應維持適度運動習慣,可以多做一些針對膝關節附近肌群的運動,如大腿的股四頭肌,透過抬腳、深蹲、來增加肌肉能力,有助膝關節穩定,也可以減輕走路、站立對關節的壓力,肌肉有力就不會把負荷都壓在軟骨。此外,有運動習慣,血液循環會比較好,如果關節有發炎物質也比較容易代謝,降低負擔。

(三)武俊傑說明,通常每個人都有習慣的走路姿態,長久下來,施加於關節的壓力點都是同一個地方,關節與軟骨受到壓迫、磨損的地方也常是同一區域,因此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以平常走路的姿勢行動會不適,但換一個姿勢走路,例如改變腳步重心或是倒退走路,就不會不舒服。以這個角度來看,網傳影片的動作並非一般人平時會有的活動姿勢,不易造成不適,且能活動筋骨,因此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要做此動作並無不可,但如果做此動作會不舒服,就應該停止。

武俊傑說,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臨床上首先會建議關節避免使用過度,這有賴病患對自己活動狀況的觀察,例如爬山當下不痛,但爬完山隔天或一兩天後產生疼痛,則多半是使用過度,日後就要避免這類程度的活動。但關節炎患者也不能都不活動,因此第二個建議是要適度活動,讓關節擠壓、使關節液滋生,才不會讓關節缺乏潤滑,而所謂的適度活動是以「不會造成不舒服的活動」為主。

綜合以上,網傳影片的彈膝盪手、擺盪小腿可讓復原關節退化的理論基礎薄弱,無法靠此動作讓磨損的關節或軟骨復原,但保養關節確實應適度運動,建議可以多做一些針對膝關節附近肌群的運動,加強腿肌有助減輕膝蓋負擔。

結論

一、醫師指出,膝蓋關節退化是綜合性問題,若軟骨已經磨損,無法透過網傳影片的教學動作讓軟骨再生。

二、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透過藥物治療、復健、維持適度運動習慣、熱敷、電療、按摩等,改善膝蓋疼痛程度並增進膝蓋活動能力。

三、醫師建議,保健膝蓋建議適度運動,可以多做一些針對膝關節附近肌群的運動,增加腿部肌力可減輕膝蓋負荷。

網傳影片鼓勵民眾維持運動是正確觀念,但影片教學的動作無法讓已經磨損、退化的關節復原、重生,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