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文章「茶葉內幕大曝光!喝不喝茶的都快看看!太驚人了」?

【錯誤】網傳文章「茶葉內幕大曝光!喝不喝茶的都快看看!太驚人了」?

事實查核報告#1484
網傳文章「茶葉內幕大曝光!喝不喝茶的都快看看!太驚人了」?
發布日期/2022年1月28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8版】

一、傳言宣稱「抗氧化實驗證實茶的抗氧化功能等同多種食物」,營養師指出,傳言並未說明抗氧化實驗、比較依據為何,且傳言提及的多種食物,抗氧化成分不盡相同,因此直接類比沒有科學依據。

二、傳言宣稱「每天喝8-10克茶葉,12周內,僅茶葉自身作用減掉的脂肪約為3斤」,營養師指出,多數研究顯示,適當喝茶在體重控制上,效果主要在「延緩」或「阻止體重增加」,對「減重」效果不明確。且在減重上,建議搭配飲食調整和運動,茶飲只有輔助效果。

三、傳言宣稱「茶葉中的氨基酸會促進多巴胺的大量分泌」,營養師指出,茶葉中的氨基酸為「茶胺酸」,但茶的茶胺酸含量很低,應無法達到傳言所述「促進多巴胺大量分泌」的效果。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針對傳言的喝茶療效描述,這些敘述多為錯誤。至於傳言引述多份學術研究,部分描述確實可找到原始研究,查核報告將這部分列入補充資料。

背景

通訊軟體流傳一段影片,標題宣稱:

「茶葉內幕大曝光!喝不喝茶的都快看看!太驚人了!」

此訊息也在內容農場網站上有文字版本。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內容農場網站文章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抗氧化試驗證實,一杯300ml的茶,它的抗氧化功能=一瓶半的紅葡萄酒,=12瓶的白葡萄酒,=12杯啤酒,=4個蘋果,=5只洋蔥,=7杯的鮮橙汁...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此說法是否有學理依據?

(一)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江玉婷指出,如果將不同食物的成分換算成「抗氧化能力」來分析,目前有很多評估方式可以比較不同食物的抗氧化能力。但檢索文獻,並未找到符合傳言敘述的相關研究。

江玉婷指出,傳言敘述並未說明「抗氧化試驗」為何。傳言提及的食物中,有抗氧化能力的成分都不一樣,傳言也沒有說明是由哪些成分來做比較。而且「茶」有很多種,不同的茶,抗氧化成分也不盡相同。因此,直接將這些食物畫上等號,沒有學理依據。

對於茶多酚和維生素E的比較,江玉婷指出,茶多酚和維生素E確實是很好的抗氧化物質,但並未找到有研究證實這兩者之間的倍數關係。

(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許瑩瑩指出,抗氧化能力很多種檢測方式,每次的檢測可能影響的變因也很多。茶確實含有類黃酮物質、如兒茶素等抗氧化成分,但是茶的種類、製作過程、泡製的溫度與時間,都可能影響這些成分的多寡。

許瑩瑩指出,傳言沒有說明比較的實證依據,包括比較的抗氧化成分、檢測方式為何,都沒有說明出處,因此這樣說法無科學根據。

綜合以上,傳言的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每天喝8-10克茶葉,12周內,僅茶葉自身作用減掉的脂肪約為3斤」,是否屬實?

(一)江玉婷說,茶含有的茶多酚可幫助脂肪代謝與分解,但沒有找到如傳言所述「每天喝8到10克茶葉就減掉1.5公斤體重」的研究。

江玉婷說,目前多數研究顯示,適當的茶飲對體重控制有幫助,但其效果主要在「延緩」或「阻止體重增加」,對於「減重」效果並不明確。

(二)許瑩瑩說,有些研究在探討茶中的萃取物,例如多酚類的物質、咖啡因,可能藉由調節脂肪的代謝、促進熱量消耗、減少脂肪堆積,來幫助減重。但是這些研究大部分是使用茶葉的萃取物,要達到實驗的劑量,可能要喝非常大量的茶。

許瑩瑩指出,一般來說,減輕一公斤的體重需要消耗7700大卡熱量,這部分還是建議搭配飲食調整和運動來減重,茶飲只有輔助效果,不建議為了減重喝大量的茶。另外也建議喝茶的時候應避免額外加糖、奶精,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綜合以上,傳言的說法沒有相關研究;且茶葉沒有減重的直接效果,不建議為了減重而喝大量的茶飲。

爭議點三、傳言宣稱「茶葉中的氨基酸會促進多巴胺的大量分泌」,是否屬實?

(一)江玉婷說,茶葉裡的氨基酸是「茶胺酸」。茶胺酸可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影響多巴胺分泌。但要達到傳言所述「促進多巴胺大量分泌」,已經是藥物的療效,如果是一天常態性喝三、五杯茶,因茶胺酸含量非常低,應沒有藥物的效果。

(二)許瑩瑩說,茶葉中含有茶胺酸,在動物實驗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茶胺酸與多巴胺濃度的提升相關,但不確定人體實驗中是否有一致性的結果。以綠茶茶葉來說,只有0.2-2.4%的茶胺酸,而茶胺酸的量會因泡茶的方式、時間、溫度而受到影響,是否能在人體達到「大量分泌」,仍待更多實驗證實。

綜合以上,茶葉含有茶胺酸是神經傳導物質,會影響多巴胺分泌,但若是一天喝三、五杯茶,很難達到「大量分泌」功效。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12/8版】

一、傳言宣稱「抗氧化實驗證實茶的抗氧化功能等同多種食物」,營養師指出,傳言並未說明抗氧化實驗、比較依據為何,且傳言提及的多種食物,抗氧化成分不盡相同,因此直接類比沒有科學依據。

二、傳言宣稱「每天喝8-10克茶葉,12周內,僅茶葉自身作用減掉的脂肪約為3斤」,營養師指出,多數研究顯示,適當喝茶在體重控制上,效果主要在「延緩」或「阻止體重增加」,對「減重」效果不明確。且在減重上,建議搭配飲食調整和運動,茶飲只有輔助效果。

三、傳言宣稱「茶葉中的氨基酸會促進多巴胺的大量分泌」,營養師指出,茶葉中的氨基酸為「茶胺酸」,但茶的茶胺酸含量很低,應無法達到傳言所述「促進多巴胺大量分泌」的效果。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查核報告針對傳言的喝茶療效描述,這些敘述多為錯誤。至於傳言引述多份學術研究,部分描述確實可找到原始研究,查核報告將這部分列入補充資料。

補充資料

針對傳言所引述的多篇研究,查核中心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協助檢索與解讀,傳言所引述的研究多數均可找到原始研究,但傳言版本簡略,描述並不完全準確;傳言所引述的部分研究,並未找到相對應的研究。

查核中心整理如下:

傳言宣稱「1945年8月,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使10多萬人喪生,同時數十萬人遭受輻射傷害...研究卻發現有3種人僥倖無恙:茶農、茶商、茶癖者」,原始研究為何?

查核中心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協助檢索科學資料庫與相關研究文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並未找到相關研究。

傳言宣稱「日本政府1999年啟動『飲茶預防全民癌症』的兩階段計劃,共調查8522人,跟蹤10年,其中癌症患者419人,有飲茶習慣的女性癌發時間比不飲茶者晚約7年,男性延遲時間為3.2年」,原始研究為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助找到2018年發表的回顧研究,研究主題為〈Cancer Prevention with Green Tea and Its Principal Constituent, EGCG: from Early Investigations to Current Focus on Human Cancer Stem Cells〉

在這篇研究中,回顧了發表於1997年及2000年的另外兩篇研究,包括〈Cancer-preventive effects of drinking green tea among a Japanese population〉以及〈Preventive effects of drinking green tea on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or multiple targeting prevention〉。1997年的研究是追蹤日本琦玉縣8552位40歲民眾9年,在飲用綠茶與癌症發病率之間的關聯,2000年的回顧研究則是將持續追蹤至11年的數據加以納入分析。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助解讀2018年的回顧研究報告。研究為追蹤琦玉縣8552名40歲以上民眾的生活習慣,在10年間,發現419名癌症患者,其中女性有175名,男性有244名。研究發現每天飲用超過10杯(120毫升/杯)綠茶的女性患者,其癌症發病時間比每天飲用超過少於3杯的患者晚7.3年,男性則是晚3.2年,而每天飲用10杯綠茶的人罹患癌症的相對風險較低

查核中心比對此學術研究與傳言,原始研究為調查「8552人」,並非傳言所稱「8522人」;且研究發現是指出「每天飲用超過10杯綠茶的女性患者,癌症發病時間比每天飲用少於3杯的患者晚7.3年」,傳言敘述「有飲茶習慣的女性比不飲茶者晚約7年」,與原始研究不相符。

傳言提及「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對61057名40歲到76歲的女性(其中301名女性確診卵巢癌)資料進行分析,與不喝茶或很少喝茶的女性比:每天喝茶少於1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18%;每天喝茶1杯到2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24%;每天喝茶2杯以上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概率降低了46%左右;喝茶越多,患卵巢癌的概率越低」原始研究為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檢索,2005年發布來自瑞典的研究〈Tea Consumption and Ovarian Cancer Risk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研究追蹤61057名、40至76歲女性,在15.1年間,飲用綠茶和紅茶與罹患卵巢癌風險的關係,研究發現每天多飲用一杯茶,罹患卵巢癌的風險降低18%;與不喝茶的女性相比,每天飲用2杯或2杯以上的茶,罹患卵巢癌的風險降低46%。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罹患風險不同於罹患概率(或機率),不能將罹患風險解讀為罹患機率,而研究中觀察的茶攝取量最多是「2杯以上」,未包含3杯、4杯、5杯的數據,因此不能無上限推論「喝茶越多,有卵巢癌的風險越低」,且研究是觀察既有的卵巢癌人數以及他們的喝茶習慣,再計算相對的風險,無法推論喝茶和罹患卵巢癌有因果關係

傳言宣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歷時12年,對63257名45歲到75歲的新加坡華人進行跟蹤調查。發現與沒有喝茶習慣的人相比,經常喝紅茶的中老年人患帕金森氏症的概率降低了71%」,原始研究為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檢索,此研究為2008年發表的〈Differential effects of black versus green tea on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研究調查1993至2005年間63257名新加坡華人的飲食(包括飲用紅茶)、生活方式,與帕金森氏症的關係。研究發現和不喝紅茶的人相比,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相對風險分別是:每個月喝紅茶少於5杯是0.89;每個月喝紅茶5-23杯是0.55;每個月喝紅茶23杯以上則為0.29。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此研究並未指出「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降低71%」

傳言宣稱「日本富山一顆藥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持續半年喝涼開水泡的茶,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涼開水泡的茶,持續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狀明顯減輕,大約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復正常82%糖尿病患者症狀明顯減輕,有9%糖尿病患血糖完全正常」,原始研究為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檢索,此為2004年發表的〈Effect of green tea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serum proteomic patterns in diabetic (db/db) mice and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healthy humans〉,此研究是在探討綠茶對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以及對健康人體在葡萄糖代謝的影響。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此研究為動物實驗,結論並未指出「82%的糖尿病患者的症狀明顯減輕,大約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復正常」。

傳言宣稱「日本昭和大學的醫學研究小組,在1毫升稀釋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濃度的茶多酚溶液裡放入10000個劇毒大腸桿菌0-157,五個小時後細菌全部死亡,一個都不剩」,原始研究為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檢索,並未找到與傳言敘述相符的研究。

參考資料

Imai K, Suga K, Nakachi K. Cancer-preventive effects of drinking green tea among a Japanese population. Prev Med. 1997 Nov-Dec;26(6):769-75. doi: 10.1006/pmed.1997.0242. PMID: 9388788.

Nakachi K, Matsuyama S, Miyake S, Suganuma M, Imai K. Preventive effects of drinking green tea on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for multiple targeting prevention. Biofactors. 2000;13(1-4):49-54. doi: 10.1002/biof.5520130109. PMID: 11237198.

Fujiki, H., Watanabe, T., Sueoka, E., Rawangkan, A., & Suganuma, M. (2018). Cancer Prevention with Green Tea and Its Principal Constituent, EGCG: from Early Investigations to Current Focus on Human Cancer Stem Cells. Molecules and cells, 41(2), 73–82. https://doi.org/10.14348/molcells.2018.2227

Larsson SC, Wolk A. Tea Consumption and Ovarian Cancer Risk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Arch Intern Med. 2005;165(22):2683–2686. doi:10.1001/archinte.165.22.2683

Tan LC, Koh WP, Yuan JM, Wang R, Au WL, Tan JH, Tan EK, Yu MC.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black versus green tea on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Am J Epidemiol. 2008 Mar 1;167(5):553-60. doi: 10.1093/aje/kwm338. Epub 2007 Dec 20. PMID: 18156141; PMCID: PMC2737529.

Tsuneki, H., Ishizuka, M., Terasawa, M., Wu, J. B., Sasaoka, T., & Kimura, I. (2004). Effect of green tea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serum proteomic patterns in diabetic (db/db) mice and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healthy humans. BMC pharmacology, 4, 18. https://doi.org/10.1186/1471-2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