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文章「一封給台灣同胞的公開信,這個瘟疫一開始就是個騙局,新冠病毒我們人體早有抗體」?
【錯誤】網傳文章「一封給台灣同胞的公開信,這個瘟疫一開始就是個騙局,新冠病毒我們人體早有抗體」?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3版】
一、傳言宣稱「人體對新冠病毒早已有抗體」;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是2019年被發現的新病毒,人體須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才會有抗體。
二、專家表示,傳言宣稱「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有效藥物治療有99.95%的痊癒率」,並無科學根據,且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大流行,已造成數百萬人死亡。
三、傳言宣稱「新冠疫苗中含有石墨烯、汽車冷凍劑等」;查核中心檢索疫苗成分資料,並未有「石墨烯」。
四、傳言稱「印度等多國疫情受到控制,沒人願意知道伊維菌素的效用」,經查核,印度等國家疫情受控,主要是採取隔離措施和接種疫苗,並不是使用伊維菌素之故。
五、目前罕見副作用血栓主要發生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且機轉尚未完全明朗,主流意見認為罕見血栓與免疫反應有關。檢視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疫苗後的監測數據,尚未看到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傳言稱「打疫苗讓刺突蛋白在體內產生大量血栓」,並未有足夠的科學依據。
傳言有「人體早有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疫苗有石墨烯」、「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等多處錯誤,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至於伊維菌素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之可能性,仍是科學界研究之議題。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尚未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伊維菌素能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專家呼籲,民眾不應自行服用此藥物。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流傳一段影片,搭配文字宣稱:
「一封給台灣同胞的公開信:
這個瘟疫一開始就是個騙局,是一個大騙局!
我們發現這個新冠病毒不可怕。
人的恐懼、貪婪、擁權跟自私,才是造成這次瘟疫的最重要的病毒。
這個新冠病毒我們的身體,早已經有抗體。這個新冠病毒,創造主已經為我們準備好解藥。這些藥是天然的,是從樹木,土壤跟花草來的。它有天然的藥效,也沒有嚴重的副作用。
如果新冠病毒是第一個被釋放的生物武器,施打的毒針是第二個,更恐怖的,生物武器。毒針比病毒,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的恐怖!
空氣中新冠病毒 99% 被我們口腔,鼻子,喉嚨的免疫系統都擋掉了。加上有效藥物治療有 99.95% 的痊癒率。
但這個實驗的毒針當他打進你的肌肉的時候 這些所謂信息基因 材料 要修改你的基因 要篡改你的免疫系統 ,讓你自己的血管璧長出刺突蛋白 讓你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
材料 要修改你的基因 要篡改你的免疫系統 ,讓你自己的血管璧長出刺突蛋白 讓你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
刺突蛋白造成血栓,阻塞你的毛細血管,阻擋對內臟供血的養分, 造成心臟肥大無力,多重 器官衰竭 ,大大的減低了你的生命…
刺突蛋白造成炎症反應,讓淋巴細胞腐蝕你的血管璧,讓白血球吞噬你自己的細胞。你要你的內臟被溶解嗎?
實驗毒針裡面的石墨烯,侵犯你的脊髓,損害你的紅細胞,裡面成分還有汽車防凍劑,還有 螢光劑,還有奈米材料。這些都是致癌的 血癌,淋巴癌,肺癌,乳癌,肝癌….
刺突蛋白造成腦部病變,
癡呆不是一個可能,而是一個定數!
你想得到狂牛症嗎?
你要一輩子用鼻胃管餵食嗎?
你想一輩子坐輪椅嗎?
你想要一個沒有記憶的生活嗎?
要的話,去打這個毒針吧!
今天這個實驗毒針的對象,不是小白鼠而是我們。你沒有聽錯,我們現在是這個實驗毒針的小白鼠!
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毒針可以得到緊急授權(EUA)?
為什麽官方壓制了這些有效的藥?
當印度、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馬達加斯、辛巴威、墨⻄哥的疫情受到控制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知道伊維菌素的效用。
當印度災情慘重的時候,沒有人去報導,其實這些案件都是在印度的有錢區域,也是最多打過疫苗的地方。
他們認為,這些是落後的國家,我們從他們沒有辦法學到新鮮的東⻄。
我們要崇尚歐美科學。我們可以改造人體。我們想要自己當神。
所以,他們把所謂科學的實驗針,打進身體的時候 ,造成大量人口癲癇、心臟病、腦中風
顏面神經麻痺、失明、半身不遂。這只是現在看到的副作用。
但是,歐美打壓這些副作用報告,禁止在臉書Youtube傳播他們傷害的這一些無辜的受害 者 ,
沒有讓他們申冤機會 ,也不給他們財政上的補助。
我們現在看到死亡和受傷的人數,只是冰山的一角! 在未來的兩三年裡面,一切實驗毒針的併發症,會像洪水一樣吞噬我們打過小針的親朋好友跟同胞!
不知道醫生的醫德在哪裡?你們看到的毒針副作用你們不回報嗎?
不知道這些護士的憐憫在哪裡?你還願意把這些毒針打在這些善良的台灣人的手臂上嗎? 為什麼還要繼續傷害老弱婦孺? 要多少台灣人,付上自己的生命或者健康,才願停止這個實驗呢?
我們是覺醒的一群
我們也是勇敢的一群
我們的生命只過一次
但我們要講出我們良心的話
既使受到政府的威脅、打壓、罰款,坐牢我們也不會退縮!
不要認為我們是無知的!
政府現在所做的是一個生物戰爭屠殺的行為!
政府違背了紐倫堡的公約,
成為屠殺人⺠的戰犯,
這樣行為跟這些把猶太人關進神經毒器室的納粹,有什麼不同呢?
菜總統、輸院長、柯市長、陳市長、馬前總統、韓前市長:
這是一個歷史選擇的時候,
希望你站在歷史對的這一邊。
不要在以後遭到後代台灣人的唾棄!
我不知道是美國人給你們權貴壓力,還是歐洲人給你壓力?
但你要救的是台灣人!
希望你們有勇氣,不要辜負台灣人對你的期望,不對這些黑勢力低頭!
請竭心盡力守護這個台灣寶島!
一群勇敢自由的台灣人 敬上
2021.7.25」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新冠病毒我們的身體,早已經有抗體」,是否屬實?
(一)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指出,冠狀病毒有很多種,「新冠病毒」是新演化出來的冠狀病毒,因此就算人體曾感染其他種冠狀病毒,也無法應付新冠病毒。除非感染過新冠病毒,或者接種過疫苗,才會有抗體。
(二)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指出,傳言說法不正確,「新冠病毒」是2019年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儘管人體可能有針對其他冠狀病毒產生的抗體,但那些抗體無法對付新冠病毒。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空氣中新冠病毒 99% 被我們口腔,鼻子,喉嚨的免疫系統都擋掉了。加上有效藥物治療有 99.95% 的痊癒率」,是否屬實?
(一)邱南昌指出,口腔、鼻腔的粘膜確實是有免疫系統對抗新冠病毒,但未必能確實阻擋病毒入侵,新冠病毒才會在全世界造成大流行。
邱南昌指出,傳言所稱「有效藥物治療有99.95%的痊癒率」並無科學根據。新冠病毒的治療藥物在不同感染階段有不同選項,在感染初期會使用抗病毒藥物,若病毒已造成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用抗病毒藥物效果就比較不好,而要改用免疫調節製劑,且要著重改善症狀的支持性療法,針對病人的不同症狀給予支持,如缺氧者給氧氣、腎衰竭者給予透析等措施,幫助病人度過這段時間。
(二)顏慕庸指出,傳言提及的數據沒有科學證據,並未有研究證實空氣中有多少病毒,以及有多少比例的病毒可入侵人體,且新冠病毒只要接觸到人的口腔、鼻腔粘膜,就有機會感染人體,危害健康。
對於「有效藥物治療有99.95%的痊癒率」,顏慕庸說,現在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很多,傳言敘述太籠統,也未說明藥物「有效性」的定義。此外,臨床上大約有80%的人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都可以自行痊癒,現在對藥物療效難以實驗評估。
顏慕庸補充,傳言說法可能是希望民眾不要打疫苗,但目前疫苗還是防疫的重要機制之一,對預防新冠病毒仍有其重要性。
爭議點三、傳言宣稱「當他(疫苗)打進你的肌肉的時候,這些所謂信息基因材料要修改你的基因」,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在第1094號查核報告採訪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並查詢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台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資料。
(一)齊嘉鈺表示,人的遺傳物質DNA在細胞核中,mRNA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疫苗中的mRNA被送進細胞轉譯產生蛋白質抗原後,就會被降解掉,也不會永遠停留在細胞裡面,所以人們不會因為施打mRNA疫苗造成基因被改變。
(二)李秉穎在2021年7月1日「新冠疫苗知多少」媒體工作坊中表示,外界常關心mRNA疫苗會不會改變人體基因,目前疫苗的試驗結果並沒有這個跡象。
(三)根據美國CDC的COVID-19疫苗常見問答,COVID-19疫苗不以任何方式與人體的DNA交互作用或產生改變。mRNA和腺病毒載體的 COVID-19 疫苗都向人體的細胞傳遞指令,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但疫苗物質並不會進入人體細胞核。
(四)根據疾管署的COVID-19疫苗Q&A,COVID-19 mRNA疫苗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人體DNA產生交互作用。mRNA疫苗作用機轉是教導人體細胞自行產出SARS-CoV-2病毒蛋白質片段(疫苗抗原),進而誘發體內產生免疫反應。疫苗中的mRNA永遠不會進入細胞核(人體DNA存在的地方)。
COVID-19疫苗Q&A也指出,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利用修飾後的腺病毒做為載體,病毒的DNA嵌入可表現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基因,此腺病毒不具人體內複製力、亦無人體致病性。由病毒載體所攜帶的基因片段並不會嵌入人體的DNA。
爭議點四、傳言宣稱「實驗毒針(疫苗)裡面的石墨烯,侵犯你的脊髓,損害你的紅細胞,裡面成分還有汽車防凍劑,還有螢光劑,還有奈米材料」,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在第1147號查核報告中檢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疾管署資料。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輝瑞、莫德納、嬌生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公告,這三款疫苗的成分中都沒有石墨烯。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公告的「各廠牌 COVID-19 疫苗之比較一覽表」,輝瑞、莫德納、AZ、高端疫苗的成分中都沒有石墨烯,也沒有汽車冷凍劑、螢光劑、奈米材料。
(二)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網站公布關於輝瑞、莫德納、嬌生疫苗的成份表,說明指出,COVID-19疫苗並未含有雞蛋、明膠、乳膠、防腐劑、金屬物質,也未有任何奈米材料、半導體等微電子產品。
(三)根據英國政府網站公佈關於AZ疫苗的資訊,其成分並未有石墨烯、汽車冷凍劑、螢光劑、奈米材料。
爭議點五、傳言宣稱「當他(疫苗)打進你的肌肉的時候…讓你自己的血管璧長出刺突蛋白 讓你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刺突蛋白造成血栓,阻塞你的毛細血管,阻擋對內臟供血的養分, 造成心臟肥大無力,多重器官衰竭 ,大大的減低了你的生命…」,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在第1160號查核報告中採訪顏慕庸,以及臺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暨COVID-19門診醫師張皓翔。
顏慕庸指出,如果依傳言所述,mRNA疫苗會使血管的內皮細胞會長出很多棘刺、導致血栓以及其他症狀,從目前mRNA疫苗在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的情況,應該會看到很多血栓和相關症狀的報告,但實際上沒有看到血栓的個案多到超出正常值的狀況。
顏慕庸說,目前mRNA疫苗除了在少數年輕人看到心肌炎的症狀,還沒有看到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的症狀。
張皓翔指出,目前血栓的情況主要發生在是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比較沒有這個現象。對於S蛋白會在體內產生何種作用,尚待更多研究釐清,但從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疫苗的情況來看,並沒有看到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
(二)查核中心在第1047號查核報告中採訪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以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
齊嘉鈺表示,目前新冠疫苗會導致罕見血栓的原因,仍在探討中。目前較為主流的說法是,感染新冠病毒或接受疫苗後,身體產生抗體,但有些抗體不但不會消滅病毒,反而會辨識血小板第四因子進而消耗小板,讓血小板數目變少,而抗體跟第四因子結合後,就會跟滾血球一樣變成複合體,繼續活化一連串的免疫反應而形成血栓。
齊嘉鈺指出,另一種說法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內部帶了新冠病毒棘蛋白的DNA再由身體製造出棘蛋白的結構有關,讓本來生長來對抗病毒的抗體,變成去辨識血小板第四因子,進而產生導致血栓的複合體。
鍾飲文表示,目前已知疫苗產生的血栓與一般醫學常見的血栓生成並不一樣。新冠疫苗產生的血栓是因局部上皮細胞發炎、誘發自體免疫反應,活化血小板造成凝血功能異常,而一般血栓可能是堆積的斑塊破裂、回流到心臟或肺臟造成阻塞,兩者並不相同。
鍾飲文說,目前已知疫苗造成的血栓似乎與年輕人較為有關,老年人因免疫功能比較不好、免疫反應弱、副作用比較少,較不會有血栓的風險。
綜合以上,疫苗造成罕見副作用血栓以腺病毒載體疫苗(AZ、嬌生)為多,並沒有看到接種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罕見血栓的成因也尚未有定論,但主流認為跟免疫反應有關。傳言所提的「刺突蛋白造成血栓」,目前尚未有足夠科學證據。
爭議點六、傳言宣稱「當印度、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馬達加斯、辛巴威、墨⻄哥,的疫情受到控制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去知道伊維菌素的效用」,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在第1148號查核報告,採訪印度查核組織Boom查核記者沙琪.薩塔莉亞(Shachi Sutaria)和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均指出,印度4月到5月間的疫情暫時趨穩,主要是採取封鎖隔離和施打疫苗等防疫措施,並不是使用伊維菌素之故。
(二)至於伊維菌素是否能夠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目前仍屬科學研究範疇。
查核中心在第1148號查核報告中,採訪台灣實證醫學學會理事長紀景琪,並檢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網站,以及非營利組織《Meedan》成立的COVID-19資訊平台《Health Desk》。
紀景琪教授表示,伊維菌素的適應症為治療疥瘡和寄生蟲感染,有分為人用和動物用,劑量不同。近來國際對於使用老藥伊維菌素來治療新冠病毒,有相當熱烈的討論,但最新的實證研究顯示,現有證據並不建議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
紀景琪說,根據實證醫學標竿期刊《考科藍》系統性回顧資料庫(Cochrane Review)在7月28日發佈的最新研究,分析14篇隨機對照試驗、共1678名病人的資料,結果發現,沒有證據顯示伊維菌素能預防新冠肺炎感染,且伊維菌素也無法顯著改善新冠病人28天內死亡率、臨床病程惡化、症狀緩解及病毒清除率。
身為皮膚科醫師的紀景琪說,臨床會使用伊維菌素治療病人疥瘡,藥量以病人的體重計算,且一週僅吃一次,總共只吃二週。但目前關於伊維菌素的偏方甚至要求民眾吃來預防、或要天天服用,隨便服藥會增加健康風險,若過度服用伊維菌素,可能造成神經毒性。此外,人用的伊維菌素是處方藥物,民眾理應不好取得;有些人可能會購買寵物用伊維菌素,劑量濃度也與人用不同,不應隨便服用,以免高劑量引起副作用。
紀景琪教授提醒,目前最佳且有實證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還是接受疫苗注射、口罩戴好戴滿及做好手部衛生。
(三)根據《Meedan》成立的COVID-19資訊平台《Health Desk》,2021年8月3日對伊維菌素的討論指出,伊維菌素是否可用於治療COVID-19,科學界尚在評估中,中低收入國家曾使用此藥物,因其方便取得且便宜可負擔。
該文指出,目前正在進行中的評估與研究,旨在伊維菌素是否可治療新冠病毒。不過,現今還沒有任何研究比較伊維菌素對新冠病毒變異珠的影響,對於使用伊維菌素治療 COVID-19 患者的證據也還沒有定論,因此,包括 WHO 在內的衛生組織,僅建議在 COVID-19 的臨床試驗中使用伊維菌素。
綜合以上,傳言把印度等國家疫情受控,歸因於使用依維菌素,並不是事實。
至於伊維菌素是否可治療新冠病毒,科學界仍在研究、評估中,現有證據並不建議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專家更不建議民眾自行服用依維菌素。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3版】
一、傳言宣稱「人體對新冠病毒早已有抗體」;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是2019年被發現的新病毒,人體須感染過或接種過疫苗才會有抗體。
二、專家表示,傳言宣稱「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有效藥物治療有99.95%的痊癒率」,並無科學根據,且新冠病毒正在世界大流行,已造成數百萬人死亡。
三、傳言宣稱「新冠疫苗中含有石墨烯、汽車冷凍劑等」;查核中心檢索疫苗成分資料,並未有「石墨烯」。
四、傳言稱「印度等多國疫情受到控制,沒人願意知道伊維菌素的效用」,經查核,印度等國家疫情受控,主要是採取隔離措施和接種疫苗,並不是使用伊維菌素之故。
五、目前罕見副作用血栓主要發生在腺病毒載體疫苗,且機轉尚未完全明朗,主流意見認為罕見血栓與免疫反應有關。檢視全世界大規模施打疫苗後的監測數據,尚未看到mRNA疫苗產生大量血栓的現象。傳言稱「打疫苗讓刺突蛋白在體內產生大量血栓」,並未有足夠的科學依據。
傳言有「人體早有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疫苗有石墨烯」、「空氣中99%新冠病毒被免疫系統擋掉」等多處錯誤,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至於伊維菌素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之可能性,仍是科學界研究之議題。根據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尚未有足夠科學證據顯示伊維菌素能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專家呼籲,民眾不應自行服用此藥物。
參考資料
【錯誤】網傳「接種mRNA疫苗加強疾病發生可能性,還會變轉基因生物體」?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mRNA注射進入細胞後,產生S蛋白遊走在血液裡,血小板就會過來,碰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它馬上釋放它的功能,把它補洞,形成一個小小的血栓…」?
【錯誤】網傳「這幾天各大媒體都不討論印度疫情了,因為印度發現了廉價神奇的新冠特效藥伊維菌素」?
CDC〈Myths and Facts about COVID-19 Vaccines〉
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 EUA Fact Sheet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Fact Sheet for Health Care Providers
Janssen COVID-19 Vaccine EUA Letter of Authorization 06102021
Cochrane Library〈使用伊維菌素 (Ivermectin) 預防以及治療COVID‐19〉
NIH〈 COVID-19 Treatment Guidelines〉
Meedan Health Desk〈Is ivermectin a proven treatment for COVID-19?〉
Appendix C: Ingredients included in COVID-19 vaccines
Information for UK recipients on COVID-19 Vaccine AstraZeneca (Regulation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