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錯誤】網傳「台北三總用台灣冠清一號,專治任何武漢新冠病毒,可以網購」?

事實查核報告#994

【錯誤】網傳「台北三總用台灣冠清一號,專治任何武漢新冠病毒,可以網購」?
發布日期/2021-05-25 10:49:57

一、台北三軍總醫院指出,三總並未使用網傳處方。傳言是假借冠名三總。

二、專家指出,網傳「台灣冠清一號」,與「清冠一號」無關,但其宣傳文字卻剪貼自臺灣清冠一號介紹與相關媒體報導,易造成民眾誤解。

三、專家表示,網傳處方含有「附子」,若未經妥善處理含有劇毒,不適合民眾自行抓藥服用;還有非屬中藥且具強烈腐蝕性的生石灰,民眾誤用會傷身。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期社群平台流傳一則訊息指出:

「台北三軍總醫院用藥: 台灣冠清一號,專治任何武漢新冠病毒,與變異新冠都沒問題,平均連續服用9天後,就能三採陰,且不會產生肺部纖維化,只因礙於台灣醫療法規,中藥藥材需要驗證10年才能成為藥方,只好先搶賣毆美救人,並協助友邦史瓦濟蘭國王及眾王妃等在9天內康復,讓國王不敢想像台灣的醫療有如此的神藥..以下是冠清一號中藥藥方,用1000cc的水,煮到約300cc,然後飯後半小時服用各100c.c….隔天換新藥。
 ******冠清一號*****
五錢: 魚腥草,板藍 根,金瓜蔞。 
三錢: 荊芥,厚朴, 桑葉,黃芪, 薄荷。
二錢: 灸甘草,防風。
***若有持續性發燒(39.5度以上),上方10藥材,再加入
三錢: 玉竹,附子。
二錢:生石灰 以上共13味藥,煮法飲法相同。
…平常當作茶水飲用,當作保養,萬一真有事時,當作保命藥方,要收藏喔。 

另也有訊息加註:「這是海外台商傳回來, 我請教在三總的朋友, 這是真的三總中醫用藥。」


圖1: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圖2: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三軍總醫院用藥「冠清一號」,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採訪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黃怡嘉指出,三總並沒有使用「冠清一號」,網路傳言的說法與三總無關,此處方是有人惡意捏造,民眾應避免誤信。

因此,傳言的「冠清一號」,是假借三軍總醫院使用此處方,但三總並未使用此處方。

爭議點二、網傳「冠清一號」處方與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清冠一號」一樣嗎?

查核中心採訪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長蘇奕彰。蘇奕彰表示,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究團隊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2020年,研發出「臺灣清冠一號」中藥方劑,該製劑含10味中藥材,用藥的目標是對抗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致病機轉,是用於治療的處方用藥,並不是一般民眾用來養生的保健茶飲。

比對網路傳言,蘇奕彰說,網傳的「冠清一號」含13味藥材,並非「臺灣清冠一號」。比對「冠清一號」的相關組成與說明,是剪貼網路媒體對「清冠一號」的報導,再隨意組合網路上的資訊文字,可能會誤導民眾。

蘇奕彰指出,網傳的冠清一號的13味藥材,其中的「生石灰」,具強烈腐蝕性,不屬於中藥;「金」瓜蔞是「全」瓜蔞的錯字。此外,傳言所稱的「附子」在許多國家都是禁藥,因有烏頭鹼毒性,必須經過炮製,才能讓毒性大量減低。一般中醫師處方會寫成「製附子」或「炮附子」,避免民眾誤用。過去曾發生,民眾到中藥房購買附子,不幸買到未妥善處理的附子,結果吃了中毒、導致心律不整的嚴重後果。

爭議點三、民眾需要喝防疫茶「防疫」嗎?

(一)蘇奕彰說,健康、低感染風險民眾並不需要使用「清冠一號」,因清冠一號是積極治療性藥物,作用較強,對身體體質偏虛寒的民眾、兒童、老年人,以及腸胃比較敏感的人,還是可能出現輕度胃悶、腹瀉、乏力的現象,不宜將「清冠一號」改為「防疫茶」長期服用。

蘇奕彰表示,因國內疫情目前處於緊繃狀態,許多民眾擔心染疫而大量購買「臺灣清冠一號處方藥物」或其他清熱解毒消炎的中藥當作防疫茶,長期服用下恐怕會造成身體弱化、腸胃損傷的副作用。

如果民眾希望採用中藥「養生防疫」,蘇奕彰說,可採用「可供食品使用中藥材」,如黃耆、桂枝、桑葉、薄荷、魚腥草、生薑、紅棗、甘草,並尋求中醫師評估與指引。

(二)黃怡嘉說,中藥許多藥材是藥食同源,但儘管如此,民眾若要使用也必須一定要有中醫師協助評估、給藥,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藥材是否合適也不一定,不宜聽聞網路傳言就亂買亂喝,以免引起反效果。

結論

一、台北三軍總醫院指出,三總並未使用網傳處方。傳言是假借冠名三總。

二、專家指出,網傳「台灣冠清一號」,與「清冠一號」無關,但其宣傳文字卻剪貼自臺灣清冠一號介紹與相關媒體報導,易造成民眾誤解。

三、專家表示,網傳處方含有「附子」,若未經妥善處理含有劇毒,不適合民眾自行抓藥服用;還有非屬中藥且具強烈腐蝕性的生石灰,民眾誤用會傷身。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