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錯誤】網傳影片「戴口罩測試吹熄打火機…不合格的口罩能吹熄,合格的口罩吹不熄」?

事實查核報告#992

【錯誤】網傳影片「戴口罩測試吹熄打火機…不合格的口罩能吹熄,合格的口罩吹不熄」?
發布日期/2021-05-25 06:14:54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4/15 版】

一、專家表示,傳言影片用吹熄火苗的作法,不能用來測試口罩合格與否。

二、專家指出,透過口罩能吹得熄火苗,僅表示口罩透氣性好,但透氣性佳不等於過濾飛沫、微粒的效果差。口罩透氣性跟口罩抵擋病毒之效力沒有直接關係。

因此,傳言影片為「錯誤」訊息。

【更新聲明 2021/05/26 】本報告修改更新摘要「口罩過濾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相關文字,以求文意準確。特此感謝讀者的指正。

圖文版(可左右滑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_factcheckcenter)分享的貼文

背景

2021年5月23日開始,通訊軟體上流傳一則配有簡體字字幕的影片,影片中的女子宣稱:

「現在市面上口罩可以說是名目繁多…有些口罩戴了的話起不了多大作用,戴了也白戴…

你看我現在手上只有兩個外表都長得差不多的口罩,但是一個是合格的,一個是不合格的,我們做個小小的試驗」。

接著影片中的女子分別戴上兩個口罩,用打火機點火,嘗試吹熄打火機的火苗,戴著第一個口罩時成功吹熄,戴著第二個口罩時無法吹熄。

該女子宣稱:「合格的標準的醫用口罩…怎麼吹,這個火苗都不會滅,能不能起到作用,這個小小的試驗就顯而易見了吧」。


圖1: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圖2:網傳影片擷圖

在2022年4月15日起,通訊軟體流傳不同版本影片。影片內容與傳言相符,同樣宣稱「不合格的口罩能吹熄打火機火焰,合格的口罩無法吹熄。」

圖3:網傳影片截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影片中「戴口罩測試吹熄打火機」是否能夠測試口罩合格與否?

(一)查核中心採訪中山醫學大學職安系副教授賴全裕。賴全裕表示,傳言影片只是在測試口罩的透氣性,但是要測試口罩過濾帶有病毒的飛沫、微粒、微塵、細菌的效果,台灣有明訂檢測標準,應該用科學方法進行檢測。

賴全裕指出,戴口罩能否吹熄火苗,只代表口罩的透氣程度,但透氣性好不代表過濾效果差。一般的口罩如果過濾效果好,通常是因為濾材裡面纖維的總表面積大、充填密度高,會導致呼吸阻抗高,透氣程度就差,例如戴上N95口罩就相對較難呼吸;但口罩的「透氣性」與「過濾效果」不是絕對關係,因為有些口罩使用較好的濾材,可以達到過濾效果和透氣度都好的成果。

賴全裕補充,口罩過濾飛沫、微粒效果的好壞要用標準方法檢測,傳言影片僅用透氣度來判斷並不準確,例如最近很多廠商在研發「奈米纖維口罩」,它可以一併做到過濾效果好、呼吸阻抗低、透氣性好。口罩都有科學檢測標準,建議民眾儘量不要自創方法來檢驗。

(二)查核中心諮詢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不織布公會指出,傳言影片的方法沒有科學根據,不能用來測試口罩合格與否。

不織布公會表示,口罩的濾效和呼吸阻抗都受口罩材質和產品設計的影響,目前的改良材料也能兼顧呼吸舒服跟過濾微粒效果,並不是所有合格口罩都和傳言影片一樣,戴上就無法吹熄火苗。傳言影片的方法只能測試透氣性,跟口罩抵擋病毒的效力沒有直接關係。

爭議點二、民眾如何辨別合格口罩?

(一)賴全裕表示,以台灣為例,醫用口罩是用CNS14774檢測標準來評鑑,粉塵口罩則是用CNS14755檢測標準,N95口罩則是用美國42CFR84為標準進行檢測,口罩外盒包裝上都會註明。

(二)不織布公會說明,目前台灣的口罩檢驗要測試過濾微粒的濾效、呼吸阻抗,醫用手術口罩還要多測試防護血液噴濺的效果,檢測通過的口罩才能註明通過檢驗並販售。


圖4:合格醫用口罩外包裝/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攝影

結論

一、專家表示,傳言影片用吹熄火苗的作法,不能用來測試口罩合格與否。

二、專家指出,透過口罩能吹得熄火苗,僅表示口罩透氣性好,但透氣性佳不等於過濾飛沫、微粒的效果差。口罩透氣性跟口罩抵擋病毒之效力沒有直接關係。

因此,傳言影片為「錯誤」訊息。

【更新聲明2022/04/15】更新背景:4/15 起通訊軟體流傳影片擷圖。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