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新冠肺炎變種新疫情症狀為痠疼痛、結膜炎、咽喉痛、瀉肚子、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跟舊疫情不同?」

【錯誤】網傳「新冠肺炎變種新疫情症狀為痠疼痛、結膜炎、咽喉痛、瀉肚子、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跟舊疫情不同?」

事實查核報告#972
網傳「新冠肺炎變種新疫情症狀為痠疼痛、結膜炎、咽喉痛、瀉肚子、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跟舊疫情不同?」
發布日期/2021年5月20日

經查:

一、有研究指出,英國變種病毒B1.1.7與過去新冠症狀均相同,並無差異。

二、專家表示,痠痛、結膜炎、腹瀉、喉嚨痛、手指腳趾變色等症狀,在2020年確診新冠患者都曾出現,與病毒是否變種無關。

三、專家提醒,新冠肺炎症狀沒有新舊之分,民眾若出現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症狀,應就醫接受醫師評估。

因此,傳言稱新冠病毒因變種有新舊症狀之分,為錯誤訊息。

背景

近日社群平台和通訊軟體流傳一張圖片「新冠肺炎-注意這些症狀」,並將症狀區分為舊疫情症狀為發燒、失去嗅味覺、長久咳嗽;新變種疫情則是酸、疼痛、結膜炎、咽喉痛、瀉肚子、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現象。圖片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

圖1:網傳圖片擷圖


圖2:通訊軟體圖片擷圖

網路還有類似圖片流傳。


圖3:社群平台傳言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國際目前針對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的症狀,相關研究論述為何?

(一)查核中心搜尋近期關於變種病毒與症狀的研究,英國國王學院研究團隊在4月12日於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布研究文章〈英國變種病毒B1.1.7相關的症狀、再感染性與傳播力的改變:生態學研究〉,(Changes in symptomatology, reinfection, and transmissi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SARS-CoV-2 variant B1.1.7: an ecological study),研究數據顯示英國變種病毒B1.1.7(下簡稱B1.1.7)的症狀與過去新冠肺炎並無差異。

該研究主要擷取英國B1.1.7病例成長最快的時間段(2020年9月28日至12月27日共13週)與地區的確診病患36920人通報的症狀情況,與整體的新冠病毒病患症狀相比。研究結果發現B1.1.7.病患的症狀沒有任何變化。

研究中比較的症狀包括:嚴重疲憊、肚子痛、胸痛、喉嚨痛、嚴重呼吸急促、沒食慾、嗅覺改變或喪失、不尋常的肌肉痠痛、頭痛、聲音沙啞、精神混淆、腹瀉、發燒、咳嗽等14種症狀。

研究團隊解讀其研究發現指出,由於B1.1.7的症狀沒有改變,代表現有的測試方式與監控設施仍可以偵測出確診病患,不需要為了B1.1.7.而改變。

(二)查核中心檢索傳言中提到的症狀,找到美國梅奧診所醫學中心(Mayo Clinic)關於「較少見新冠病毒症狀」的解釋頁面,其指出新冠病毒最常見的症狀為發燒、乾咳與疲憊,其他常見的還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肌肉痠痛、發冷、喉嚨痛、流鼻水、頭痛或胸痛。但是也有一些相對少見的症狀,包括腸胃症狀(噁心、嘔吐、腹瀉)、失去嗅覺或味覺、皮膚狀況改變(皮疹、手指腳趾變色)、混淆、眼睛問題(結膜炎、紅眼)等。
 
傳言中提到的結膜炎、腹瀉、手指腳趾變色與皮疹現象,都被歸類在較少見的新冠病毒症狀,可能會在接觸病毒後2至14天出現,但並非與變種病毒有關。

(三)查核中心檢視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CDC)、美國霍普金斯醫學中心等機構對於變種病毒的說明,皆沒有提到感染變種病毒的患者會有不同的症狀。

在美國CDC的網頁上,關於新冠病毒的症狀包括發燒或發冷、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疲憊、身體或肌肉痠痛、頭痛、嗅覺喪失、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水、噁心嘔吐、腹瀉。

爭議點二、近期台灣新冠肺炎患者症狀為何?

(一)查核中心諮詢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他指出,傳言圖片中列在變種病毒疫情的那些症狀,在2020年的相關文獻報告多有提及,包含皮膚起疹子、手指腳趾會有會有類似凍傷的症狀,過去都有人注意到。隨著國際疫情延燒、病人愈來愈多,本來比較少引人注意的症狀,很可能因為疫情升溫而更為常見,但與病毒株的變化無關。

(二)查核中心採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他說,網傳圖片的症狀,都是過去新冠病人可能出現的症狀,與病毒是否變種無關。

(三)查核中心檢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疾管署在變種病毒尚未成為強勢威脅的2020年4月27之更新資料已指出,目前已知罹患COVID-19確診個案的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

(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0年4月5日發布的「致醫界通函」也指出,近期確診個案出現腹瀉症狀的比率明顯升高,因此在病例定義的臨床條件增列腹瀉症狀,當醫師臨床發現病人有不明原因腹瀉即符合通報條件,應予以通報。

(五)查核中心近期每日追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針對近期新冠肺炎新發個案,指揮中心2021年5月15日公布基因定序結果,與機師/旅館相關個案有17案、與案1203某社團相關11案、羅東遊藝場相關1案、萬華茶藝館相關5案,都是病毒序列彼此相同的英國變異株。指揮中心研判近期的本土感染可能是彼此有關連的大型群聚。

查核中心比對指揮中心在5月14日公布,與萬華群聚有關的個案症狀整理,包含頭痛、發燒、咳嗽、肌肉痠痛、骨頭痛、味覺喪失、腹瀉、流鼻水、胸痛、喉嚨癢、腹脹等。與過去新冠肺炎症狀並無明顯差異。

綜合以上,新冠變種病毒症狀與過去並無明顯差異。

爭議點三:民眾若出現如圖片相關症狀,應採取什麼措施?

呂俊毅表示,新冠病毒所引起的症狀,可能很輕微,如同一般感冒,也可能會變成重症,且病程變化可能很快速。過去台灣社區沒有新冠感染疑慮,醫療院所看到病人有類流感症狀,可以透過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以及是否曾有群聚(TOCC)來判斷是否需要採檢,但現在社區疫情警戒,TOCC已經不準確,確實會增加是否採檢的困擾。

呂俊毅表示,如果民眾出現發燒、乾咳、倦怠、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味嗅覺異常等症狀,且自知有相關接觸史(如親人朋友確診),就應該積極主動接受篩檢。如果是足跡曾與確診者在同一時段有所重疊,且可能接觸超過15分鐘,也可以考慮採檢。但不宜沒有症狀或僅經過確診者足跡,但時間不長或根本沒有重疊就跑去採檢,以免耗費採檢資源。

結論

一、有研究指出,英國變種病毒B1.1.7與過去新冠症狀均相同,並無差異。

二、專家表示,痠痛、結膜炎、腹瀉、喉嚨痛、手指腳趾變色等症狀,在2020年確診新冠患者都曾出現,與病毒是否變種無關。

三、專家提醒,新冠肺炎症狀沒有新舊之分,民眾若出現發燒、乾咳、倦怠、呼吸急促、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症狀,應就醫接受醫師評估。

因此,傳言稱新冠病毒因變種有新舊症狀之分,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Changes in symptomatology, reinfection, and transmissi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SARS-CoV-2 variant B1.1.7: an ec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2021.04.12

<Unusual coronavirus (COVID-19) symptoms: What are they> William F. Marshall, III M.D.. Mayo Clinic,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