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影片宣稱「鴨子身上有七個部位有毒不能吃,天冷吃薑母鴨要注意了」?
【錯誤】網傳影片宣稱「鴨子身上有七個部位有毒不能吃,天冷吃薑母鴨要注意了」?
經查:
一、網傳影片所稱的「毒素」,是籠統說法,無法判斷會累積在鴨子的哪一個部位。
二、畜產專家指出,傳言稱「腔上囊」在台灣叫「華氏囊」,其作用是將淋巴幹細胞轉為成熟的「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無法吞噬病原體。
三、專家說,健康的家禽會自然排出呼吸道的顆粒、細菌,傳言宣稱「灰塵顆粒和細菌會吸入肺部」為錯誤說法。此外,合法屠宰場僅接受健康家禽。
四、專家指出,鴨肉的內分泌物質經過烹煮,再進入人體腸道後,會被分解、代謝成不同的小分子,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可能性不高。
傳言宣稱「吃了鴨子腎上腺會干擾人體新陳代謝」、「吃了鴨子的甲狀腺容易罹患甲亢」為錯誤。
五、傳言宣稱「鴨頭重金屬含量最高」,專家指出,重金屬是累積在肝臟和腎臟,不是在腦部。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段影片,指出:「鴨身上有幾個有毒的位置不能吃...鴨屁股的腔上囊,是鴨身上最大的淋巴組織,會吞噬致癌物質...在腹腔有這樣一種白色的組織是鴨肺,一些比較細小的灰塵顆粒和細菌會吸入肺部...(腎上腺)吃了以後會干擾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引起中毒...鴨脖底下含有大量的淋巴...它(甲狀腺)位於鴨脖子的最底部,人吃了容易罹患甲亢...鴨頭是整個鴨身當中重金屬含量最高的一個部位...」
這則影片搭配文字訊息宣稱:「這是告訴我們鴨子有七個部位不可吃,台灣人到天冷時常吃薑母鴨,要特別注意了!」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影片中指出鴨屁股尾脂腺、腔上囊、鴨肺、腎上腺,以及鴨脖子下的淋巴、甲狀腺等部位。它指出的位置是正確的嗎?這幾個部位會沉積毒素嗎?
(一)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鄭明珠指出,影片中指著「腎臟」處,說是「腎上腺」,這是不對的,「腎臟」和「腎上腺」是不一樣的東西。至於其他臟器位置大部分是對的。
(二)國立虎尾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畜產保健科教師陳瑞楠說,傳言影片中指稱的鴨子部位大致是正確的,不過影片部分用詞為俗稱,例如鴨肺即為「肺臟」、腔上囊即為「華氏囊」。
陳瑞楠說,尾脂腺是鳥禽類皮膚的衍生物,為羽尾基背部的皮一種分泌腺;華氏囊與淋巴組織為鴨的免疫器官;肺臟為呼吸器官;甲狀腺與腎上腺為內分泌腺體,上述器官與組織主司各生理之運作。
陳瑞楠說,傳言宣稱的「毒素」太籠統,並未指明為沈積之毒素為細菌、病毒、重金屬、體內代謝廢物或藥物等,該等器官組織是否累積「毒素」因毒素種類及組織特異性而定。
(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分所長劉秀洲指出,傳言影片中指出的鴨子臟器的位置大致上是對的。正常情況下,不會在這些部位沉積毒素。
綜合以上,影片所指出的部位大致正確,其中,影片指的「腎上腺」應該是腎臟。至於傳言所稱的毒素很籠統,無法判斷是否累積在這些部位。
爭議點二、影片宣稱「鴨屁股的腔上囊,是鴨身上最大的淋巴組織,會吞噬致癌物質」,是正確的嗎?
(一)鄭明珠指出,家禽的淋巴組織裡,有兩個將未成熟的淋巴細胞訓練成熟的器官,一個是腔上囊(又稱華氏囊),負責B淋巴細胞;另一個是胸腺,負責T淋巴細胞。在這些淋巴細胞訓練成熟以前,它們都還沒有執行免疫的功能,而且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不具有吞噬作用,所以它們不可能去吞噬病原體。
鄭明珠補充,吞噬作用是巨噬細胞和一些淋巴球以外的白血球所進行。而淋巴細胞訓練成熟後,會送到身體的其他淋巴組織去,它們主要的功能是分泌細胞激素,去通知有吞噬作用的細胞過來參與免疫反應。B淋巴細胞還會分泌抗體,由抗體去消滅病原體。
(二)劉秀洲說,腔上囊的學術名稱叫「華氏囊」,它是「B淋巴細胞」的訓練場所, 訓練好的B淋巴細胞之後就會送到身體其他部位的淋巴組織。因此,華氏囊本身不是免疫細胞跟病菌打仗的地方,不會有細菌殘留,B淋巴細胞也不具有吞噬作用。
劉秀洲補充,華氏囊的位置靠近直腸和泄殖腔,如果處理過程不當,有可能會使糞便汙染到華氏囊。
(三)陳瑞楠指出,生物體的防禦系統具三道防線,第一道為皮膜,它會把病原體擋在生物體外;第二道防線為吞噬作用、發炎作用及抗微生物蛋白,其中吞噬細胞以「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為主,兩者具吞噬病原體之能力;第三道防線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用抗體去中和抗原。
陳瑞楠說,傳言影片提到的「腔上囊」,在台灣稱「華氏囊」,它是鳥禽類特有的器官,其功能主要為誘導淋巴幹細胞分化為成熟的B淋巴細胞,而B淋巴細胞的功能是產生抗體,再由抗體去進行專一性的免疫作用。鴨子在幼齡時其免疫系統尚未成熟,需要透過華氏囊來維持免疫力。B淋巴細胞不會吞噬致癌物質,因此,傳言說法是錯誤的。
綜合以上,傳言中鴨屁股的腔上囊,台灣叫做「華氏囊」,功能是誘導淋巴幹細胞分化為成熟的B淋巴細胞,但B淋巴細胞不會吞噬致癌物質,因此傳言為錯誤。
爭議點三、影片說「細小的灰塵顆粒和細菌會吸入肺部」,是正確的嗎?
(一)鄭明珠指出,灰塵顆粒、細菌是會透過呼吸道侵入肺臟,但呼吸道中有纖毛,會將這些灰塵顆粒和細菌排出。
鄭明珠說,有一些比例的養禽場,可能因為環境比較差,使一些免疫力較差的家禽肺臟被細菌感染。如果肺臟被細菌感染,會使家禽無法呼吸,在養禽場就死亡,而健康的鴨送到屠宰場,它的肺臟不應該有細菌。
鄭明珠說,在正式、合法的屠宰程序中,會有屠檢獸醫師把關家禽的健康狀況,健康的家禽才能進入屠宰程序。
(二)劉秀洲說,生物體本身有防禦機制,呼吸道有排除灰塵顆粒的功能,除非長期生活在空汙的環境,否則這些灰塵顆粒、細菌直接進入肺部的機率不高。
(三)陳瑞楠說明,生物體吸入的空氣中可能含有粉塵顆粒、水蒸氣、細菌、病毒或花粉等物質,但呼吸道黏膜的桿狀細胞分泌的黏液,可沾黏這些灰塵顆粒或病原體,再經由氣管壁上皮細胞延伸出來的纖毛,透過擺動將其推送至喉頭,藉由咳嗽排出。此外,黏液中有抗體和溶菌酶,抗體會去中和病原體,溶菌酶則會分解微生物。若有顆粒進入肺泡,在該處有巨噬細胞,會吞噬外來顆粒或微生物。
陳瑞楠出,健康的動物,這些灰塵、顆粒或細菌等在隨氣體吸入時,同時亦不斷被生體廓清與排出,故不會在肺臟累積到一個很高的量。
綜合以上,健康的禽類會把灰塵顆粒與細菌從呼吸道排出;在合法屠宰程序中,會有屠檢獸醫師把關家禽的健康狀況,只有健康的家禽才能進入屠宰程序。
爭議點四、影片說「吃了鴨子的腎上腺以後會干擾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鴨脖子最底部的甲狀腺,人吃了容易罹患甲亢」,是正確的嗎?
(一)鄭明珠指出,這些內分泌物質進入人體腸道後,會被分解、代謝成不同的小分子被吸收,以學理知識來來看,這些內分泌物質不會干擾人體的生理機制。
(二)劉秀洲說,傳言的邏輯是,鴨子的腎上腺、甲狀腺進入人體後還是有功能。但鴨子的腎上腺經過煮熟,人進食再經過咀嚼、進入消化系統,通常會分解成胺基酸或細小的分子,這時它已不再具有原本的內分泌功能,因此不會干擾到人體的新陳代謝。甲狀腺也是一樣的道理。
劉秀洲補充,鴨脖子兩側的淋巴組織,稱為「胸腺」,這是「T淋巴細胞」的訓練成熟組織,它的功能跟華氏囊很像。T細胞訓練成熟後也是送到其他淋巴組織,胸腺本身不會進行免疫反應。
(三)陳瑞楠指出,在不同物種之間,內泌素在結構上、生理功能上都有差異,相同之內泌素跨物種後不一定有相同的生物功能,即使具相同之生理活性,人吃了動物這些內泌腺體,經消化系統之分解作用後,有可能破壞這些內泌素。如果再考慮吸收率等變因,動物的內泌素於人體血漿中要達到干擾人體正常生理濃度,機率不高。
綜合以上,從學理知識來看,食用鴨肉之後,其內分泌素要影響人體,機率不高。
爭議點五、影片說「鴨頭重金屬含量最高」,是正確的嗎?
(一)鄭明珠指出,動物的代謝系統不是在腦部,最大的代謝器官是在肝臟和腎臟。如果要檢驗鴨子在放養的狀態下,是否有重金屬汙染,是去檢驗鴨子的肝臟和腎臟。所以「鴨頭重金屬含量最高」是錯誤的說法。
(二)劉秀洲說,如果攝入重金屬的量超過生物體代謝的量,一般容易累積在肝臟、腎臟等代謝器官,不會累積在腦部。
(三)陳瑞楠說明,如果鴨子飼養在有重金屬的環境,或是吃到含有重金屬的食物,吃進去後會進入消化道,應該是會累積在全身各部位。例如有機鉛是累積在脂肪組織裡,不會累積在頭部。
綜合以上,鴨子若有重金屬汙染,要去檢查肝臟和腎臟,「鴨頭重金屬最高」的說法是錯誤的。
結論
一、網傳影片所稱的「毒素」,是籠統說法,無法判斷會累積在鴨子的哪一個部位。
二、畜產專家指出,傳言稱「腔上囊」在台灣叫「華氏囊」,其作用是將淋巴幹細胞轉為成熟的「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無法吞噬病原體。
三、專家說,健康的家禽會自然排出呼吸道的顆粒、細菌,傳言宣稱「灰塵顆粒和細菌會吸入肺部」為錯誤說法。此外,合法屠宰場僅接受健康家禽。
四、專家指出,鴨肉的內分泌物質經過烹煮,再進入人體腸道後,會被分解、代謝成不同的小分子,影響人體內分泌的可能性不高。
傳言宣稱「吃了鴨子腎上腺會干擾人體新陳代謝」、「吃了鴨子的甲狀腺容易罹患甲亢」為錯誤。
五、傳言宣稱「鴨頭重金屬含量最高」,專家指出,重金屬是累積在肝臟和腎臟,不是在腦部。
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