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組合圖片宣稱「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牠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事實查核報告#485

【部分錯誤】網傳組合圖片宣稱「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牠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
發布日期/2020-05-28 08:26:44

一、隱翅蟲的體液會造成皮膚灼傷,傳言建議「隱翅蟲在身上不要打」、「用嘴巴輕輕吹走」,是正確的。

二、傳言中搭配的組合照片中,2、3號為隱翅蟲造成,但4號照片為毒漆藤造成,與隱翅蟲無關。

三、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炎不至於讓人死亡。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流傳一張組合圖片,搭配文字訊息宣稱:

「全球發出警示!請再傳出去!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她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如果每個收到這份信息的人,能夠分享給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條生命將會被挽救回來」

查核中心將組合照片編列1、2、3、4號。


圖1:社群平台流傳貼文擷圖,查核中心將貼文附上的組合照片分別編列為1-4號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宣稱「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她身上有毒液…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是否屬實?

台灣大學昆蟲系兼任教授石正人指出,隱翅蟲的體液會使皮膚發炎,所以如果隱翅蟲在皮膚上,建議不要去打牠,把牠輕輕撥開就好,避免體液沾到皮膚。因此,傳言提到「有隱翅蟲在身上絕對不要打」,是正確的。

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金益安指出,隱翅蟲的體液確實會造成皮膚灼傷,但基本上隱翅蟲不會叮咬人,體表也不會有毒液,要把牠打死、體內的毒液跑出來沾到皮膚,皮膚才會被牠的體液灼傷。所以傳言所述「用嘴巴輕輕吹走」是正確的,只要在不要弄破、捏碎牠的情況下把牠趕走就好了。

爭議點二、傳言搭配的圖片是否為隱翅蟲造成的皮膚病灶?

(一)金益安指出,1號照片中的蟲確實是隱翅蟲,2號、3號照片的皮膚病灶確實是隱翅蟲造成的,不過,4號照片應該不是。一般來說,隱翅蟲不會造成4號照片中大面積起水泡的狀況。

金益安說,通常醫師看到的隱翅蟲皮膚炎,是3號照片的狀況。從3號照片中可以看到在皺褶的地方有對稱的傷口,因為隱翅蟲剛好被手肘夾住、壓扁,沾到兩側皮膚造成灼傷;而2號照片可以看到液體噴濺的形狀,這是隱翅蟲被擠爆、體液噴濺到皮膚,造成線狀的灼傷。通常是病患沒有發現身上有隱翅蟲,下意識地去抓癢或移動身體,剛好把牠弄破。

(二)石正人指出,組合圖片中,2號、3號照片中的皮膚病灶,是隱翅蟲體液造成的典型狀況。至於4號照片,他沒有看過隱翅蟲造成這樣的病灶。

(三)查核中心檢索2、3、4號照片,結果如下:

查核中心在中國醫療網站《有來醫生》上,找到與2號照片相符的照片,文中標題說明這是隱翅蟲造成的皮膚發炎。


圖2:中國醫療網站《有來醫生》介紹隱翅蟲皮膚炎的照片,與2號照片相符。

查核中心在嘉義基督教醫院網站上,〈夏季雷陣雨隱翅蟲紛飛 當心「蟲蟲」的反撲〉一文中,找到與3號照片相符的照片,此文上架於2011年7月21日。


圖3:嘉義基督教醫院介紹隱翅蟲皮膚炎的照片,與3號照片相符。

查核中心在美國醫療網站《BOOM AND BLOOM》的文章〈毒漆藤及其相關〉(Poison Ivy And Its Relatives)中,找到與4號照片相同的照片。


圖4:美國醫療網站《BOOM AND BLOOM》指出毒漆藤造成的極端反應,與4號照片相符。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周映孜指出,毒漆藤全株植物都有漆酚(urushiol),對人類皮膚會造成過敏性皮膚炎。因為是藤蔓類,如果人類不小心碰到就是看接觸的面積影響,
嚴重的話會起水泡。

因此,網傳組合圖片中的2、3號照片確實為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病灶,但4號照片為毒漆藤(poison ivy)引起,並非隱翅蟲。

爭議點三、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病灶,會使人死亡嗎?

石正人說,隱翅蟲會引起皮膚發炎,但不至於讓人死亡。

金益安說,隱翅蟲基本上不會造成人死亡,牠只是造成皮膚灼傷、疼痛,比較嚴重一點可能後續發生細菌感染,不太可能需要截肢或造成身體上更大的危險。

結論

一、隱翅蟲的體液會造成皮膚灼傷,傳言建議「隱翅蟲在身上不要打」、「用嘴巴輕輕吹走」,是正確的。

二、傳言中搭配的組合照片,2、3號為隱翅蟲造成,但4號照片為毒漆藤造成,與隱翅蟲無關。

三、隱翅蟲引起的皮膚炎不至於讓人死亡。

因此,傳言為「部分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有來醫生〈隱翅蟲皮炎眼角圖片〉
嘉義基督教醫院〈夏季雷陣雨隱翅蟲紛飛 當心「蟲蟲」的反撲〉
BOOM AND BLOOM 〈Poison Ivy And Its Relatives〉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