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捐款支持事實查核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ENGLISH

Facebook X Instagram YouTube Apple Podcasts Threads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Account 登入
English
捐款支持
看見真實,才能打造美好台灣
健康

【部分錯誤】網傳文章標題宣稱「母乳…血液變成乳汁」?

事實查核報告#445

【部分錯誤】網傳文章標題宣稱「母乳…血液變成乳汁」?
發布日期/2020-05-01 03:46:24

一、專家表示,母乳並非由血液直接變成,而是透過血液輸送營養成分到泌乳細胞,再由泌乳細胞分泌乳汁。

二、專家表示,「母乳放置到第二天會變紅色」原因可能是擠母乳時,弄破皮膚或是乳腺管受傷,導致滲血絲至乳汁。

因此,網傳文章標題宣稱「母乳…血液變成乳汁」說法不準確,為「部分錯誤」訊息。

背景

網路流傳多篇文章標題宣稱,母乳是「血液變成乳汁」,文章內文更指稱:「把母乳放置到第二天,發現變紅色了…我餵奶的話,會不會被孩子給榨乾?」


圖1:網路文章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文章標題宣稱「血液變成乳汁」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諮詢北市聯醫和平院區婦幼院區小兒科醫生方麗容。她表示,網傳標題說,「母乳是由血液變成的」,這絕對是錯誤的說法。正確來說, 泌乳是哺乳類屬種特性,母乳是母親為孩子量身製作,因人、時、物不同而調整,母親的母乳成分最符合自己孩子的營養及免疫需求。乳房是一個相當忙碌且不停變化的器官,乳房會因育兒的需求而發育與改變狀態。乳腺功能的發育,要到婦女懷孕時才達到完全。

方麗容補充,乳腺泡是成熟乳腺泌乳的基本單位,其中乳腺細胞從相連於細胞的微血管獲取營養素、免疫球蛋白、賀爾蒙等,來製造分泌奶水。產後調控泌乳與排乳的關鍵賀爾蒙,主要是泌乳素及催產素。嬰兒有效吸允,是製造奶水的關鍵,乳汁製造視乳汁移出的頻率和移出量而定。泌乳機轉:奶水排出是情緒制約(催產素反應),泌乳是刺激-回饋機轉,有效吸允是最佳刺激。

(二)查核中心諮詢台灣母乳協會理事長黃秀瑛。她表示,從西方醫學觀點來看,身體很多腺體的分泌,是透過血液來傳送營養成分。所以媽媽的食物消化吸收之後,通過小腸,血液循環到全身,這些養分透過血液帶到乳房裡的泌乳細胞,才去分泌乳汁。

黃秀瑛補充,其實傳言的說法「母乳是由血液變成的」可能是從中醫而來的。中醫的觀點是說,「乳汁是由氣血化作而成」,但這裡的氣血不是單指血液,傳言可能就是從這裡沿延伸出來。

(三)查核中心諮詢長庚醫院中醫科內兒科主治醫生楊賢鴻。他表示,中醫說的「乳汁是由氣血化作而成」,當中的「氣血」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血液,而是指透過血液輸送的營養成分。所以「母乳由血液變成」的說法不精準。

爭議點二、網傳文章指出「母乳擱置到隔天,變血紅色,我餵母乳,會不會被孩子榨乾」。母乳是否會變紅色?可能原因為何?

(一)方麗容表示,有些時候媽媽擠出的乳汁會呈現血紅色,俗稱「草莓奶」,是因為有時擠母乳時,餵奶姿勢不對,不小心弄破皮膚或是乳腺管受傷,就會滲血絲至母乳;每個媽媽分泌的母乳顏色也不完全一樣,這跟成分有關。剛分泌出來叫做初乳,量很少。

方麗容表示,每種物種的奶水各有特性,人類的奶水可以分營養與非營養成分:營養成分包括:水、醣類、蛋白質、脂肪、非蛋白質之氮化合物、礦物質、水和脂溶性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非營養成分包括:免疫物質、Cytokines及抗發炎物質、細胞、賀爾蒙、生長因子,酵素、益生質,及超過100種以上尚未確認的物質。

方麗容補充,每個媽媽分泌的母乳顏色也不完全一樣,這跟成分有關。剛分泌出來叫做初乳,量少、色黃而濃稠,富含各種抗體。「過渡乳」是產後第二天至20天左右,介於初乳與成熟乳之間的奶水。「成熟乳」約在產後20天左右,母親的奶水開始轉變成淡乳白色,成分趨近穩定。然而,乳汁成分的轉換並無明確的區分點,因成分、比重差異,在單次哺乳或擠乳時間的延續而出現成分改變。即使單次哺乳期間,剛剛流出來的乳汁與哺乳到後半段的乳汁,樣態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單次哺乳或擠乳時頭幾分鐘出來的,稱之為前奶,其中含有較多蛋白質、乳醣、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單次哺乳或擠乳一陣子之後分泌的乳汁,謂之後奶,其中有較多脂肪及熱量,讓嬰兒有飽足感。

(二)黃秀瑛表示,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媽媽擠奶,擠出來呈現粉紅色。這可能是因為媽媽的乳腺管因擠奶而受傷,導致血絲混進乳汁,俗稱「草莓奶」。

黃秀瑛補充,過去有案例發現,放置一段時間的母乳呈現血紅色,那是因為乳汁被含有會發出血紅色素的菌或微生物感染,乳汁的生菌含量太高導致。

結論

一、專家表示,母乳並非由血液直接變成,而是透過血液輸送營養成分到泌乳細胞,再由泌乳細胞分泌乳汁。

二、專家表示,「母乳放置到第二天會變紅色」原因可能是擠母乳時,弄破皮膚或是乳腺管受傷,導致滲血絲至乳汁,俗稱草莓奶。

因此,網傳文章標題宣稱「母乳…血液變成乳汁」說法不準確,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錯誤

事實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查核結果說明:

錯誤

部分
錯誤

事實
釐清

正確

事實查核需要你的一份力量 捐款贊助我們

本中心查核作業獨立進行,不受捐助者影響。

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

假新聞與假資訊破壞人類溝通最根本的真實原則,傷害民主運作最基礎的信賴原則,必須加以遏止,以免斲喪公共生活的品質。

02-2501 7010

[email protected]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的認證與申訴
  • 媒體報導
  • QA
© 2024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 FactCheck Center 更正政策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Scroll to top
Invalid search form.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 — 成立宗旨
  • — 董事會
  • — 組織架構
  • — 查核團隊
  •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 QA

支持事實查核

  • — 捐款報告
  • — 年度報告
舉報與申訴

  • 最新消息
  • 查核報告
  • 謠言風向球
  • 議題觀察室
  • TOP10
  • 重點專區
  • 名家專欄
  • 國際視野
  • Podcast
  • 台灣事實查核學苑
  • 關於我們
    • 成立宗旨
    • 董事會
    • 組織架構
    • 查核團隊
    • 查核準則及說明
    • QA
    • 捐款報告
    • 年度報告
    • IFCN認證與申訴
Account